端午節門上掛什麼_端午節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民間有在門上掛東西的習俗,那麼你瞭解端午節門上掛什麼嗎?本文是關於端午節的資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端午節門上掛什麼

  1、掛艾草

  端午節有一個習俗是在門上掛艾草,掛艾草的源於古代黃巢軍隊對老進姓的屠殺,人們認為在門上掛上艾草就可以規避這個風險,於是這個習俗流傳了下來。

  曾有記載,艾草能芳香通竅,常聞能令人頭腦清晰、耳聰目明、記憶力增強,可預防感冒,還能活絡通筋。同時,還可以燃點艾條用作治病,稱為艾灸法,是我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2、掛菖蒲

  端午節天一亮,家家戶戶的門窗上,都要插兩棵艾草和兩棵草蒲。艾草能避各種邪氣,“蒲劍”是“斬妖劍”。傳說唐代的魏徵夢中斬蛟龍,用的就是草蒲劍。從此以後,各種瘟神惡鬼妖魔邪怪,見了草蒲就害怕。

  端午節掛艾蒿,是因為端午前後的艾蒿藥性最好,能散發出芳香之氣,使蚊蟲不能靠近。除了掛艾蒿外,把艾葉做成香包,戴在身上,也可以起到防蚊蟲的作用。

  3、掛石榴花

  有些地方是把石榴花插在門前。傳說唐時黃巢起義,某次經過一個村落,看到一個婦女背上揹著一個大孩子,手上牽著一個小的。黃巢很好奇為何背大的牽小的,就上前詢問。婦人不知道這是黃巢,乃說因為黃巢殺了叔叔全家,只剩下一根命脈,就是背上的這個大孩子。如果萬一無法兼顧,只好犧牲自己的孩子,保全叔叔的骨肉。黃巢聽了很感動,告訴婦人只要門上懸掛石榴花,就可以避黃巢之禍。

  沒多久,黃巢的軍隊攻進城裡,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著石榴花。為了遵守對那位婦人的承諾,黃巢只得率兵離去,而端午在門上掛石榴花的習俗也就這麼流傳下來了。

  4、掛“艾虎”

  老南京們要在房門特別是新生兒的房門上掛“艾虎”。就是用兩個空雞蛋殼粘在一起,蛋殼上粘些毛髮,畫成虎形,用線系起,下邊再系一串用彩紙剪成的“五毒”形象,象徵五毒踩在虎的腳下。

  或用一個獨頭蒜系以彩色線,下掛一串“五毒”,叫“蒜艾虎”;或用剛收割的新麥秸編成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金瓜形,下垂七縷彩穗,叫“麥秸艾虎”。這些艾虎掛在房門上,既是節日點綴,又能辟邪。

  5、貼畫符

  畫符貼門上,用紅筆黃紙畫些闢鬼符咒貼在門上。如:用紅筆在黃紙上畫一個“聻”***音吉***字。也有的畫“五雷鎮宅”符貼在門楣的正上方。

  另外,家家要在堂屋當門的屋頂上***一般在第二路桁條***懸掛一張鍾馗畫像,用以攆鬼辟邪。

  6、掛葛藤

  每年的端午節,在廣東梅州,除了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等習俗外,還有一個獨有的習俗——掛黃葛藤。鄉人們在家門前懸掛黃葛藤以祈求一切平安、順利,驅災辟邪。

  葛藤是驅邪之物,這還緣於一個客家民間傳說。唐末黃巢帶起義軍進入粵閩贛地區,客家人為了躲避戰亂,進行第二次南遷。因為黃葛藤又名黃斤,有人在門前掛上黃葛藤,黃巢軍沒有燒殺百姓。此事一傳十、十傳百,許多難民也掛上黃葛藤倖免於禍。於是,這種傳統流傳下來,客家人每年的端午節都會在門前掛上黃葛藤祈求一切平安、順利,驅災辟邪。

  7、掛布猴子

  在乳山,端午時村民還會在門上掛一個布做的猴子,也可以叫做“孫悟空”,據說這隻猴子是專門掛在老百姓門前用來鎮妖的。過端午時,人們會用布條縫製猴子,布猴手拿掃把,寓意將一切及不祥之物全部掃地出門。

  端午節的習俗

  1.吃粽子

  粽子也是藥膳的一種。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和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如: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溼、和胃寧神。總的說來,粽子具有清熱解暑、益氣生津、養血安神的功效。

  同時也要強調一下,粽子清香糯滑,黏度高、不易消化,吃多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脾胃不好的人尤其注意控制食量。

  2.掛艾葉菖蒲

  端午過後,邪氣主要是溼熱、穢濁,所以要芳香化溼,芳香化濁,端午節的習俗中總離不開芳香。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3.佩戴香包

  端午節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佩香囊,聚香凝神、避邪驅瘟、襟頭點綴。

  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拴五色絲線。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藥物,能散發出天然的香氣,這種香氣屬中藥學理論中的五臭範疇,具有開竅醒神、化溼醒脾、闢穢悅神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這些藥物之所以有芳香氣味,是由於其含有大量揮發物質,這些揮發物質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端午節傳統香囊中的中草藥還可以預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對防蚊驅蟲有很好的作用。

  點選下頁檢視>>>端午節的禁忌和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