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呂之亂有哪些背景

  諸呂之亂是中國西漢初期,在朝的呂氏一黨所謂的擾亂朝政行為及由此引發的眾大臣帶兵反攻的一系列事件。諸呂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處死,呂氏集團徹底被消滅。諸呂之亂的結束實際上迎來了後來西漢的文景之治這一穩定時期。而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諸呂之亂背景介紹

  公元前195年,劉邦在長樂宮病死,同年,他的兒子劉盈即位,即為漢惠帝。劉盈即位時,只有17歲,加上生性仁弱,加過朝中大權都被太后呂雉把持了。公元前188年,年僅23歲的劉盈病死。於是劉盈的母親呂后立少帝,並由呂后臨朝稱制。四年後,少帝被廢,呂后開始立恆山王劉弘為帝。

  呂后臨朝,極力培植呂家勢力,削除劉家勢力,先是殺了劉邦的兒子趙王劉友,後讓自己的兄弟做了各地的藩王。呂臺、呂產、呂祿及呂通都封了王,呂家勢力不斷壯大,劉邦“非劉不王”的限制被打破。

  諸呂之亂結局

  周勃命令朱虛侯劉章率兵千人以進宮護衛皇帝為名,伺機捕殺了統率南軍的相國呂產。後又捕殺呂祿,並分派人手去捕殺諸呂,不論老少呂氏一族不管男女老幼全部族誅。至此,呂氏集團被剿滅,統治大權又回到劉氏集團手中。

  諸呂之亂平定後,周勃、陳平等大臣密商選立皇帝。劉澤假意向劉襄提出,前往長安,遊說眾臣立劉襄為天子,但他到了長安後卻說:劉襄的舅舅駟鈞不是善類,如果立了劉襄,等於又要讓“呂氏當國”這劇本重演一次。大臣們非常畏懼外戚勢力再度發生,經討論,大臣們一致認為,代王劉恆適合即帝位。因為現即帝位的少帝和各位王子都不是惠帝親生***此論現存爭議***,代王卻是漢高祖的兒子,而且為人寬厚,待人仁慈,其母薄氏也很善良,不會出現擁尊自立的現象。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代王年齡最大,全國上下無可爭議。於是,周勃、陳平等人親迎代王人長安而即帝位。閏九月,代王劉恆一行由代到長安,在群臣擁戴下即皇帝位,是為太宗孝文皇帝。劉恆即位後,大赦天下,積極推行休養生息政策,開創了漢朝盛世。

  諸呂之亂概述

  漢,劉邦死後,呂后把持朝政,極力培養呂氏勢力。呂后死後,諸呂試圖武力奪取天下。最終為齊王劉襄、太尉周勃和右丞相陳平,以及大將灌嬰所擊敗。諸呂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被處死,呂氏集團徹底被消滅。史稱“諸呂之亂”。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呂祿家中祕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絡,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諸呂之亂軼事

  元宵節的起源說法之一

  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雉***臨朝稱政,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呂雉死後,周勃、陳平等人平叛諸呂,擁立劉恆為帝,稱漢文帝。因平叛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是夜,漢文帝都要微服出訪,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元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