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的功效及醫用附方

  甘蔗是許多人喜愛的水果,它有什麼功效與作用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甘蔗的功效。

  甘蔗的功效

  甘蔗含糖多,甘蔗糖類有抑制癌細胞的作用。我國古代醫學家還將甘蔗列入“補益藥”。中醫認為,甘蔗入肺、胃二經,具有清熱、生津、下氣、潤燥、補肺益胃的特殊效果。

  摺疊嘔吐反胃對於嘔吐反胃,我們可用甘蔗汁50毫克***大約1兩***溫服,一日三次。加少量薑汁效果更好。止虛熱咳嗽:以甘蔗汁700毫升左右與高粱米約半斤煮粥,每日食用2次,有潤心肺,止虛熱咳嗽之功效。摺疊潔牙防蛀牙甘蔗纖維多,在反覆咀嚼時就像用牙刷刷牙一樣,把殘留在口腔及牙縫中的垢物一掃而淨,從而能提高牙齒的自潔和抗齲能力。因此甘蔗還是口腔的清潔工。摺疊美容臉部同時咀嚼甘蔗,對牙齒和口腔肌肉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有美容臉部的作用。

  甘蔗的醫用附方

  1、甘蔗萊菔湯:甘蔗200g,鮮蘿蔔150g。切碎,加水煮至蘿蔔爛熟,去渣取汁,隨量服用。

  源於《山清家供》。本方取其“蔗能化酒、蘆菔能化食也。”二者同用,可奏清熱除煩、解酒毒和化食下氣之效。用於酒食過度,煩熱面赤,嘔逆少食。

  2、甘蔗生薑汁:甘蔗250~500g,生薑15~30g。分別切碎,略搗絞汁,和勻服用,或煎熱服。可分3~4次服。

  源於《梅師集驗方》。本方用蔗汁益胃和中,生薑下氣止嘔。蔗汁雖寒,薑汁雖溫,但合用則性較平和。用於陰液不足,胃氣上逆,反胃嘔吐,或噎膈飲食不下。

  3、蔗漿粱米粥:甘蔗500g,切碎略搗,絞取汁液,加粟米***青粱米***60g,加水適量,煮成稀粥食。

  源於《董氏方》。本方取甘蔗汁益胃生津、潤肺燥,取粟米益脾胃;二者又皆能除熱。用於脾肺不足,陰虛肺燥,煩熱咳嗽,咽喉不利。

  用藥忌宜

  脾胃虛寒者慎服。

  ①《本草經疏》:“胃寒嘔吐,中滿滑洩者忌之。”

  ②《本草匯言》:“多食久食,善發溼火,為痰、脹、嘔、嗽之疾。”

  皮色青黃的黃皮蔗,俗稱黃皮果蔗,則味甘而性涼,有清熱之效,能解肺熱和腸胃熱肺熱咳嗽,痰多且痰色黃稠濃濁的人士,大可用竹蔗汁配梨子汁,增強潤燥清肺熱的功效。竹蔗加生蓮藕榨汁也有同效。至於肺熱咳,咳至吐血之人,飲用後可得以舒緩。此外,據說此方對於泌尿系統受感染,俗稱***赤尿***也有療效。

  皮色深紫近黑的甘蔗,俗稱黑皮蔗,性質溫火,喉痛熱盛者不宜。

  蔗汁本身帶涼,體質虛寒人士不宜多飲,若寒咳***痰白而稀***者誤飲,病情有可能實時加重。相傳將蔗蒸熟後才榨汁可免此弊端,但確實功效如何,仍有待驗證。倒是竹蔗配白茅根、紅蘿蔔煮水確有清熱的功效,小朋友多眼屎兼脾氣暴躁時最適宜。若再加荸薺***馬蹄***,可於小兒出水痘或麻疹時,當水常飲,清熱解毒,既可幫助病毒透發,亦可加快痊癒。作為食糖的主要來源,甘蔗營養價值之豐富,實在毋須置疑。若嫌蔗汁單調,可用蔗汁煮飯,能夠和胃寬中,令你胃口大開。

  好處,敗火鍵脾。

  壞處,如果吃到瓤紅色的甘蔗,會中毒。

  如果是很好的甘蔗,吃吧,沒問題的。

  甘蔗的營養價值很高,它含有水分比較多,水分佔甘蔗的84%。甘蔗含糖量最為豐富,其中的蔗糖、葡萄糖及果糖,含量達12%。此外,經科學分析,甘蔗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其他物質,如蛋白質0.2克、脂肪0.5克、鈣8毫克、磷4毫克、鐵1.3毫克。另外,甘蔗還含有天門冬氨酸、穀氨酸、絲氨酸、丙氨酸等多種有利於人體的氨基酸,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和維生素C等等。甘蔗的含鐵量在各種水果中,雄踞“冠軍”寶座。

  中國古代醫學家還將甘蔗列入“補益藥”。中醫認為,甘蔗入肺、胃二經,具有清熱、生津、下氣、潤燥、補肺益胃的特殊效果。甘蔗可治療因熱病引起的傷津,心煩口渴,反胃嘔吐,肺燥引發的咳嗽氣喘。引外,甘蔗還可以通便解結,飲其汁還可緩解酒精中毒。

  甘蔗雖是果中佳品,但亦有不適合它的人群,比如患有胃寒、嘔吐、便洩、咳嗽、痰多等症的病人,暫時不吃或少吃甘蔗,以免加重病情。另外還必須注意:若保管欠妥易於黴變。那種表面帶“死色”的甘蔗,切開甘蔗,其斷面呈黃色或豬肝色,聞之有黴味,咬一口帶酸味、酒糟味的甘蔗誤食後容易引起黴菌中毒,導致視神經或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損害,嚴重者還會使人雙目失明,患全身痙攣性癱瘓等難以治癒疾病。甘蔗渣屬於粗纖維質,人類的腸胃並無法消化這種纖維,還有可能會造成消化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