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會戰有什麼失敗的原因

  南昌會戰,中國方面傷亡五萬餘人,依舊未能阻止日軍的瘋狂進攻。此戰一敗,南昌失守,第3戰區與大後方的聯絡陷於困境。那麼此戰是為何失敗的呢?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南昌會戰失敗的原因,希望你喜歡。

  南昌會戰失敗的原因

  作戰方針相抵

  蔣介石在口頭上一再聲稱“不復與敵人作一點一線之爭奪”,“我軍作戰之方略在消耗敵人而不被敵人消耗,避實擊虛,造成持久抗戰之目的”等等,但是在反攻南昌的作戰中,當奇襲未能成功、已形成以弱我向強敵進行陣地攻堅戰時,不顧戰場的實際情況,仍限令於5月5日前攻下南昌,以致不僅南昌未能按其主觀願望攻克,而且部隊遭到大量不必要的傷亡。

  指揮判斷錯誤

  第九戰區保衛南昌選定的主要防禦方向為南潯鐵路方面,而日軍的主突方向則在修水以西,相差甚遠。有些擔任防禦的軍隊***第79、第49軍等***僅部署1個師在第一線,正面長達15公里,而軍的主力卻部署在第一線後方1日行程之處,這在當時的機動條件下不僅策應困難,而且也違反了以軍為基本戰略單位、軍長應直接指揮戰鬥的原則,致一點被突破,即全線陷於被動,不能有效地遏止、遲滯敵人。

  部隊執行不力

  反攻南昌作戰計劃的主要內容是以主力進攻南潯路沿線之敵,徹底破壞交通,切斷日軍的增援及聯絡,以一部攻南昌。而擔任這一主要任務的第1集團軍和第74軍為相隔甚遠的幾個日軍獨立據點所阻,無一點兵力進至南潯路上,對戰役產生極不利的影響。

  遭受毒氣攻擊

  這也是修水防線被迅速突破和中國軍隊在戰鬥中傷亡慘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日軍在強渡修水前進行炮火準備時,使用了全部能夠發射毒氣彈的火炮進行急襲,使守軍傷亡極重。部隊缺乏防毒手段及措施,處於驚慌之中,指揮失靈,致戰鬥力接近喪失,日軍得以順利渡過修水河。與此同時,日軍第6師團在進攻武寧陣地時,也使用了大量含有窒息性毒氣的特殊發煙筒12個,致守軍官兵500人遭烈性毒氣傷害,陣地被攻佔。由於日軍規定“對特種煙實施地區,務期殲滅華軍,希圖滅口”,所以以後在高安附近戰鬥及強渡錦江等作戰時,日軍均使用了大量的毒氣彈和毒氣筒。

  南昌會戰日軍坦克細菌戰齊上戰場

  1939年3月17日,由星子南下日第116師對吳城發起進攻,與守軍第32軍預5、第141師激戰。 為配合第116師,日第101師於21、22日在吉山、鬆門、葉家洲等地登陸,三面圍攻吳城,24日吳城失陷。3月20日,日第6師及第106師一部,由箬溪、大橋一帶向武寧進攻,李玉堂第8軍、彭位仁第73軍與敵展開拉鋸戰,日軍除飛機大炮狂轟濫炸,還施放毒氣。29日,武寧陷落。 日第6師一部於3月21日由巾口渡修水,佔領亭子下、羅坪、南衝等地。 德安以南日第106師主力率大批偽軍向虯津、永修進犯,20日與中國第79軍第36師、第49軍第105師激戰,22日突破守軍防線後分作兩路,一路會同第101師從正面進攻南昌,一路佔領灘溪後,以快速部隊佔領萬家埠、安義後,又分兩路分別攻陷靖安、奉新。 其後續部隊佔高安,控制了湘贛公路。3月25日,日軍突破樂化,次日佔領長頭嶺,直逼南昌市區。另一路日軍在生米街以北渡贛江,進至南昌,一部突入市區,與中國守軍第32軍、保安隊、警備隊發生激戰。27日,日軍飛機大炮對市區進行轟擊,全城頓時成為火海。中國軍隊與日軍巷戰,終因傷亡過半,奉命撤出南昌,向進賢方向轉移。4月21日,第19集團軍開始攻擊前進,以第49、第74軍分別從高安西部和故縣向高安、奉新、大城、西山萬壽宮、生米街攻擊日軍,23日收復高安,26日攻克祥符觀、大城、生米街等地。第1集團軍沿贛江撫河中間地區進攻,23日收復市汊街。5月1日,3戰區第29軍第26師攻佔璜溪。5月5日,中國軍隊攻克飛機場、南昌車站,與日軍展開白刃戰。此時,日本援軍到達,堅守南昌外圍,並不斷反撲。中國軍隊傷亡嚴重,第29軍陳安寶軍長在戰鬥中壯烈殉國。5月9日,中國軍隊停止反擊,10 日撤至贛江以東及撫河兩岸地區與日軍對峙,南昌戰役至此結束。

  為了提高進攻的強度和速度。岡村寧次苦思冥想了許多天。最後,這個諳熟中國軍隊情況的“中國通”作出了集中使用坦克部隊的決定。本來,這是岡村寧次企圖使這兩個戰鬥力較弱的師團,取得預期作戰結果的無奈做法,沒想到他的這個決定,卻創造了日軍歷史上首次使用坦克叢集作戰的先例。

  岡村寧次集中了第101、106師團和第11軍直屬的大部分坦克。組成了一支擁有135輛坦克、若干保障車輛的坦克叢集部隊,由軍直屬第5坦克大隊大隊長石井廣吉大佐任指揮官。坦克叢集共編為2個坦克群和1個預備隊。其任務是從艾城、虯津地區渡過修水後,突破國民黨守軍的防禦,為第101、第106師團開闢進攻道路,掃清進攻之障礙;在第一線師團的前方與步兵保持兩日行程的距離,由第3飛行團配合向前挺進,迂迴、突破國民黨軍的防守要地和阻止其增援;追擊撤退的國民黨守軍,參加對南昌的攻擊。

  第106師團沒想到坦克叢集會落在自己的後面,所以當其渡過修水後,遭到了五穀嶺中國軍隊密集火力的打擊,該師團傷亡人數大增。直到坦克叢集跟上來以後,106師團才又打起精神,隨同坦克部隊再次對國民黨守軍發起了進攻。大量坦克部隊突然出現,使國民黨軍隊一時抵擋不住,被迫撤出了陣地。

  看到守軍已全部撤離修水南岸陣地,岡村寧次立即命令坦克叢集快速經嶺下橋、安義、乾洲攻佔奉新,保護奉新城南的大橋,免遭國民黨撤退部隊的破壞。同時令第101、第106兩個師團快速向南昌推進。

  坦克叢集的先頭部隊於22日晚到達奉新,隨即出其不意地佔領了南門外潦水河上的大橋。國民黨奉新守軍措手不及,紛紛潰退,致使大量輜重和裝備落入日軍手中,同時也使南昌的翼側暴露在日軍面前。

  南昌會戰參戰部隊

  中國部隊

  南昌會戰共投入國民軍共有四個集團軍,第九戰區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集團軍、國民革命軍第三十集團軍、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軍和第三戰區的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二集團軍。

  日軍部隊

  岡村寧次一共呼叫三個師團和一個混成旅團。一零一師團和一零六師團是南昌正面攻擊的主力,第六師團單獨攻擊武寧,第十四混成旅團為佔領軍。在傳統步兵兵力之外,岡村寧次別出心裁地集中使用了戰車部隊與炮兵部隊,組建了一支強大的機械化攻擊縱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