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華是指多少歲

  古代人對年齡非常敏感,一般都不直接說自己幾歲,而用一些別的詞來代稱。特別是對於女子,女人的年齡是不能隨便亂說的,所以對於女子的年齡就有很多好聽的詞來代稱。 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豆蔻年華多少歲

  豆蔻年華是指少女十三四歲。代指少女的青春年華。該詞語出自杜牧的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為什麼用豆蔻形容少女

  不論是古代詩人或現在的文人,往往都喜歡用“豆蔻”來比喻少女。如宋朝陸游 《小園春思》詩:“小軒愁入丁香結,幽徑春生豆蔻梢。”及明朝許自昌《水滸記·聯姻》:“擁鴛衾夢繞巫山,但豆蔻含胎可憐。”豆蔻,是一種植物,其種類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三種。一般用來專稱白豆蔻。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葉厚,果實狀似葡萄,種子像石榴子,黃色,有辛辣香氣,可入藥。此外,豆蔻又作為白豆蔻種子的俗稱,可作為調味品、芳香劑、芳香興奮劑、驅風劑等。

  豆蔻約一丈多高,在初夏開花,秋季結成果實和種子。豆蔻花未大開時就顯的非常豐滿,故俗稱為“含胎花”,因此也就成為少女的象徵。豆蔻一詞,典出唐朝杜牧《贈別詩二首之一》:“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意思是說,姿態輕盈舉止優雅正是十三年華,就像二月初枝頭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看盡揚州城十里長街的青春佳人,捲起珠簾故作嬌俏的美女沒有人比得上她。這是杜牧在揚州期間,寫下了這首詩贈給一位歌女。詩中用早春二月初樹梢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來比喻十三歲的少女。因此,豆蔻後來就被用來專以形容十三、四歲的年輕美少女。豆蔻,也可寫作“豆蔻”。

  女子不同年齡該稱什麼

  女子十三、四歲稱為“豆蔻年華”,典出唐朝杜牧詩中之意。十五歲稱為“及笄”,古代女子年滿十五歲而束髮加笄,表示成年,又稱笄年。據《禮記·曲禮上》載∶“女子許嫁,笄而字。”女子十六歲稱為“二八年華”、“破瓜”、“瓜字初分”。女子二十歲稱為“雙十年華”、“桃李年華”。

  這些對女子年齡的代稱都很好聽,但是女子嫁了人之後,就花期不再。對於古代女子來說,過了桃李年華,就直接到了中年婦女的階段了,這也是對女性的一種歧視和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