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生平簡介

  奢香夫人,彝族名舍茲,又名樸婁奢恆。是彝族土司隴贊·藹翠之妻,婚後常輔佐丈夫處理政事。奢香攝理貴州宣慰使職後,築道路,設驛站,溝通了內地與西南邊陲的交通,鞏固了邊疆政權,促進了水西及貴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奢香夫人簡介

  奢香夫人為彝族女子,乃是彝族恆部扯勒君長奢氏之女。在奢香夫人十四歲之事,嫁與了貴州彝族默部水西***今大方***的君長,貴州宣慰使靄翠為妻。

  奢香夫人自小聰明伶俐,喜歡思考;而在與丈夫結婚後,更是幫助丈夫處理內務。因為奢香夫人的聰慧能幹,頗受族人愛戴,被尊稱為“苴慕”。

  而這時卻正直亂世,元朝的敗落與明朝的興起。在明洪武十四年,奢香夫人的丈夫藹翠也因病去世,獨留下了奢香夫人與尚且年幼的孩子。

  奢香夫人代替年幼的兒子繼承了丈夫的職位,隨後帶領著族人修整驛站、傳播文化。正值奢香夫人當職時期,明太祖朱元璋正在攻打元樑王。

  在其他勢力暗中勾結,阻礙明太祖之時,奢香夫人卻反其道而行之,暗中幫助明太祖朱元璋屯糧偷渡。

  從這裡也就可以看出,奢香夫人是一個優秀的政客,並且擅長看人與審時渡事。而後,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奢香夫人也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隨後奢香夫人把自己的兒子派去了京師太學讀書,而朱元璋特地叫來了國子監囑咐道,莫要叫不遠千里前來求學的人失望。同時奢香夫人也廣泛招收有才之士,在自己的族內傳播漢族文化,修整驛道以便運送各種器皿糧食,以加強與元朝中央的聯絡。

  奢香夫人怎麼死的

  奢香夫人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政客,她的眼界開闊,識大體,為彝族與漢子之間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出色的貢獻。

  奢香夫人生前為彝族與明朝之間的關係做出了許多的貢獻。

  在奢香夫人掌權時期,正巧是元末與明初的交替之時;當時的明太祖朱元璋準備討伐元樑王的殘餘勢力時,其他勢力均在暗中抵抗,只有奢香夫人看清了形式而暗中幫助明太祖,並且遊說其他勢力。修建棧道,以便車馬經過,使元朝與彝族之間的關係更加的緊密。

  而後奢香夫人又廣招才學之士,學習漢族文化;使得漢族與彝族之間的文化得以互相交流,甚至把自己的兒子派到了京師太學學習漢族的文化。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偉大的女子,最終卻因病逝世。

  奢香夫人的一生稱不上如何的波瀾壯闊,與有名的女強人武則天相比甚至有些平淡。然而奢香夫人的一生卻一直在為彝族與元朝的友好而努力,正是豆蔻年華的奢香夫人嫁給了自己的丈夫,隨後便一直幫助自己的丈夫處理事務。

  在自己的丈夫死後,她卻沒有一蹶不振;反而堅強的撫養自己尚且年幼的兒子,並且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來整個彝族的興旺。

  就是這樣一位令人欽佩的女子,最後也終究抵不過病魔纏身,死於病榻。而在奢香夫人死後,明太祖朱元璋特地派遣使臣前往為奢香夫人弔喪,並且追加奢香夫人為大明順德夫人!

  奢香夫人成就

  我國古時便是男尊女卑,在那個女子只能溫柔賢淑的年代,女人若是想要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實在是難上加難,然而奢香夫人卻做到了。

  雖然奢香夫人沒有我國第一位官方承認並且擁有實權的女皇武則天那樣的名垂千古,家喻戶曉,甚至許多人對她知之甚少。可是當初奢香夫人為彝族所做出的貢獻卻是不可忽視的。

  奢香夫人眼界開闊,審時渡事;在當初明太祖朱元璋攻打元樑王時,許多的勢力都在暗中勾結,阻礙明太祖。而奢香夫人卻冷靜的分析局勢,並不盲目從眾,反其道而行之的幫助明太祖朱元璋。

  在元朝建成初期,馬曄曾因記恨奢香夫人而在彝族爛殺無辜,加重賦稅,並且當眾侮辱奢香夫人。

  因為戰亂剛過,一切皆是百廢待興,百姓根本負擔不起沉重的賦稅,所有奢香夫人的下屬本就不滿馬曄;然而當眾人聽說奢香夫人被褥,更是群情激憤,勢要將馬曄除之而後快。然而奢香夫人卻冷靜的阻止了眾人,並且揭露了馬曄意圖逼迫他們造反的陰謀。最後奢香夫人得以被人引薦到明太祖的面前,程訴了馬曄的陰謀。

  可想而知,若是當時受辱的不是奢香夫人,而是另外一個人;無論是男子或女子,相必都無法忍受這種當眾被剝光衣服鞭刑的奇恥大辱吧!而一旦衝動的話,無論對彝族還是剛剛建成的元朝想必都是不小的損失。

  除此之外,奢香夫人還積極促進彝族與漢族的文化交流,廣修驛道,運輸貨物,加強了彝族與元朝中央的臣屬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