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人唐淮源_唐淮源事蹟介紹

  唐淮源是在中國抗日戰場上犧牲的國民黨革命軍人,他是國民革命軍的第三軍的軍長,是個愛國色彩濃厚之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革命軍人唐淮源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革命軍人唐淮源

  唐淮源出生時間是18886年,他是雲南江川縣的翠峰鄉麻慄園村的人,字為佛川。在他不滿週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離開了他們母子倆,由於家中沒有什麼特別的親人存在,所以他從小就過得比較辛苦,但是懂事得很早,對母親唐氏很是孝順,由於他聰明愛學,所以他的老師很是照顧他。

  在1909年的時候,他考入了雲南陸軍講武堂。在讀書期間,也就是1911年的十月三十日,參加了雲南的重九起義。後來於1911年的十一月一日,被選編為特別班,提前八個月畢業,畢業之後從基層,也就是排長做起,然後慢慢遷升。

  1915年的時候,由於袁世凱想要復辟,就參加了護國第一軍,並且跟著他們一起到了四川,由於他表現比較突出,所以升任營長。1918年,他又被升為步兵第五團團長,後又任宜賓縣的縣長,由於他重人民,所以人們對他的反響很不錯。之後又成為了第十五旅的旅長。於1922年的時候見了孫先生,開始加入第三軍,轉戰江西。

  之後的幾年又受到幾次遷升,1933年成為十二師師長,1937年升為第三軍軍長,並領命開始抗戰。他的軍隊軍紀很嚴格,每到一處都很照顧老百姓,要求自己的弟兄們不得對老百姓造成困擾,否則要嚴懲。這或許和他自己小時候的經歷以及自己農民的身份有關。可惜後來他在抗戰的過程中陣亡了。

  唐淮源事蹟介紹

  唐淮源於1886年出生在雲南省江川縣,在1909年的時候和朱德、金漢鼎等同學被錄取到雲南陸軍講武堂成為同班同學。由於唐淮源受到小時候艱苦生活和一些磨難的影響,他一般都是很內向的,平時學習努力刻苦,做事踏實上進,為人也是忠厚老實的。所以人緣特別好,得到了同學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當時的私塾先生胡岐山特別憐愛他,多次資助他。

  之後,唐淮源參加了雲南“重九”起義,辛亥革命等活動,表現出眾,開始擔任一些領導職位。在很多戰役中,他都完美的表現出了他的有勇有謀和英勇善戰,並且屢建奇功,受到了器重,多次被提拔。唐淮源事蹟有哪些呢?

  抗戰時期,唐淮源被升為第三軍的軍長,他治軍有方,隊伍裡特別有紀律。他要求部隊不管到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得打擾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更不能惹是生非,否則嚴懲不貸。他所帶領的軍隊打了無數的勝仗,挽救了很多危局。不幸的是在1941年的戰場中,年僅55歲的唐淮源以身殉國。當時唐淮源率領部隊邊走邊戰,可惜陷入了絕境,到最後身邊的同志已經所剩無幾。在這種無力挽回的情況下,唐淮源選擇寧死不屈,最終自殺殉職,上述內容就是唐淮源的事蹟了。

  他曾經寫過一首詩,大概要表達的感情就是,不忍心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支離破碎,只是借酒消愁或者無力的哭泣是沒有用的,只有靠群才願意拋頭顱灑熱血才能夠真正救得了國家。他這種誓死保衛國家的奉獻精神值得每個人欽佩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