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特將軍回憶錄簡介

  格蘭特是美國南北戰爭後期任聯邦軍總司令,《格蘭特將軍回憶錄》講述了格蘭特將軍1843年畢業於西點軍校後直至當選總統的傳奇人生。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格蘭特將軍回憶錄,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基本內容

  《格蘭特將軍回憶錄》講述了: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美國南北戰爭後期任聯邦軍總司令,美國第18任總統,1843年畢業於西點軍校。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格蘭特率部遠征,先後奪取亨利堡及多納爾森堡,這是聯邦軍隊自戰爭爆發以來所取得的最主要的勝利。隨後,他指揮夏洛戰役攻克維克斯堡,粉碎了南方軍對密西西比河的控制。在取得鐵路樞紐查塔努加戰役勝利之後,林肯總統提升格蘭特為中將,任命他為聯邦軍總司令。在里士滿周邊進行的旨在瓦解羅伯特·李的荒原戰役中。格蘭特最終摧毀敵軍,於1865年4月9日在阿波馬托克斯接受羅伯特·李的投降。

  1868年,共和黨提名這位備受尊敬的戰爭英雄作為本黨的總統候選人並當選總統,在1872年又贏得了總統連任。

  1877年離開白宮後,格蘭特開始了他環遊世界的旅程,曾到過中國受到當時李鴻章的接見。後來格蘭特在紐約定居,在這裡,他與人合夥開辦一家投資公司。結果被合夥人騙得傾家蕩產。1884年始,格蘭特為《世紀雜誌》撰寫戰爭回憶錄。儘管遭受著喉癌病痛的折磨,格蘭特仍然與馬克.吐溫簽訂協議,公開出版他的回憶錄。格蘭特用他生命中的最後幾個月,描述了那場他本人發揮著重要作用的戰爭。

  1885年7月23日,就在完成個人回憶錄最後清樣校對不到一週的時間內,格蘭特病逝於紐約避暑勝地阿迪朗達克的麥克雷格山。他的書公開出版後即成為暢銷書,當時銷售達三十餘萬冊,為格蘭特的遺孀賺得大約四十五萬美元的版稅

  《格蘭特將軍回憶錄》是在作者忍受極度痛苦煎熬的情況下創作完成的。而此書從最初的構思,再到後來的編輯、付梓,都是在馬克·吐溫先生的鼓勵下所完成的。這部書的面世,可以說是自傳藝術的一次昇華。“***格蘭特***是對美國民族性格最獨特的詮釋……***格蘭特***向所有堅信聯邦事業的人拉,包括他本人以及他及他所率領的軍隊,傳遞出一串串懸念……每位讀者的心都緊緊被美國內戰的進展所牽動。”

  在偉大的軍事將領的自傳中,格蘭特回憶錄無疑是最精彩的作品之一,曾被譽為美國總統最卓著的文學作品,最忠實地記錄著戰爭的得失與勝敗。作品大膽、真實地給讀者描繪出一個出色的人物:從頗具冒險精神的少年,到戰爭英勇善戰的青年,再到後來捉襟見肘的平民生活。而頗有些詼諧色彩的是,接下來所發生的內戰讓他“脫了貧”。作品忠實地折射出他的人生與性格。《格蘭特將軍回憶錄》曾被評為影響美國曆史的50《格蘭特將軍回憶錄》之一。

  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美國內戰後期任聯邦軍總司令,後任美國第18任總統。格蘭特生於1822年4月27日,卒於1885年7月23日。在他離開人世時,他的回憶錄脫稿還不到一個星期。

  ——美國文藝評論家及散文作家埃德蒙·威爾遜***Edmund Wilson,1895-1972,作《為國家流血》***Patriotic Gore******

  自愷撒***《高盧戰記》***以來,最經典的一部將軍回憶錄。

  ——馬克·吐溫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 譯者:王宗華

  尤利西斯·辛普森·格蘭特,美國南北戰爭後期任聯邦軍總司令,美國第18任總統,1843年畢業於西點軍校。

  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格蘭特率部遠征,先後奪取亨利堡及多納爾森堡,這是聯邦軍隊自戰爭爆發以來所取得的最主要的勝利。隨後,他指揮夏洛戰役攻克維克斯堡,粉碎了南方軍對密西西比河的控制。在取得鐵路樞紐查塔努加戰役勝利之後,林肯總統提升格蘭特為中將,任命他為聯邦軍總司令。在里士滿周邊進行的旨在瓦解羅伯特·李的荒原戰役中。格蘭特最終摧毀敵軍,於1865年4月9日在阿波馬托克斯接受羅伯特·李的投降。

  1868年,共和黨提名這位備受尊敬的戰爭英雄作為本黨的總統候選人並當選總統,在1872年又贏得了總統連任。

  1877年離開白宮後,格蘭特開始了他環遊世界的旅程,曾到過中國受到當時李鴻章的接見。後來格蘭特在紐約定居,在這裡,他與人合夥開辦一家投資公司。結果被合夥人騙得傾家蕩產。1884年始,格蘭特為《世紀雜誌》撰寫戰爭回憶錄。儘管遭受著喉癌病痛的折磨,格蘭特仍然與馬克.吐溫簽訂協議,公開出版他的回憶錄。格蘭特用他生命中的最後幾個月,描述了那場他本人發揮著重要作用的戰爭。

  1885年7月23日,就在完成個人回憶錄最後清樣校對不到一週的時間內,格蘭特病逝於紐約避暑勝地阿迪朗達克的麥克雷格山。他的書公開出版後即成為暢銷書,當時銷售達三十餘萬冊,為格蘭特的遺孀賺得大約四十五萬美元的版稅。

  回憶錄摘選

  第1章 童年時光

  我們家是美國人。幾代人都是,不管是直系還是旁系。

  最初移民美國的我的始祖叫馬修?格蘭特,於l630年5月抵達馬薩諸塞的道徹斯特。1635年,遷到現在的康涅狄格的溫莎,在當地任督察員四十年,還擔任過許多年的鎮政府職員。馬修?格蘭特到達道徹斯特時已經結婚,但他的子女全出生在美國。他的大兒子叫塞繆爾,取得了康涅狄格河東岸、溫莎對面的一些土地。至今,這些土地仍然由他的後裔所擁有。

  我是馬修?格蘭特的第八代孫,也就是塞繆爾的第七代孫。在馬修?格蘭特定居溫莎幾年後,他的第一任妻子去世,不久他便與守寡的洛德威爾結婚。洛德威爾和她的第一任丈夫是與馬修?格蘭特及其第一任妻子同乘“瑪麗和約翰”號於l630年從英格蘭來到美國的。洛德威爾夫人有幾個孩子是第一次婚姻時所生,其他的是第二次婚姻時所生。這樣,經過兩三代人的雜婚,我已經是馬修?格蘭特兩任妻子的後代了。

  在第五代上,我的曾祖父諾亞?格蘭特及其弟弟所羅門於1756年在英軍服役,參加了對法國及對印第安人的戰爭。兩人於同年戰死疆場。

  格蘭特將軍的陵墓

  在紐約的河邊公園裡矗立著“南北戰爭陣亡戰士紀念碑”,每年有許多遊人來祭奠亡靈。美國十八屆總統、南北戰爭時期擔任北方軍統帥的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坐落在公園的北部。陵墓高大雄偉、莊嚴簡樸。陵墓後方,是一大片碧綠的草坪,一直綿延到公園的邊界、陡峭的懸崖邊上。

  格蘭特將軍的陵墓後邊,更靠近懸崖邊的地方,還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極小極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會忽略它的存在。它的絕大多數美國人的陵墓一樣,只有一塊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邊的一塊木牌上,卻記載著一個感人至深的關於誠信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兩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這一年,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歲時,不慎從這裡的懸崖上墜落身亡。其父傷心欲絕,將他埋葬於此,並修建了這樣一個小小的陵墓,以作紀念。數年後,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將這片土地轉讓。出於對兒子的愛心,他對今後的土地主人提出一個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為土地的一部分,永遠不要毀壞它。新主人答應了,並把這個條件寫進了契約。這樣,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來。

  滄海桑田,一百年過去了。這片土地不知道輾轉賣過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換過了多少個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卻,但孩子的陵墓仍然還在那裡,它依據一個又一個的買賣契約,被完整無損地儲存下來。到了1897年,這片風水寶地被選中作為格蘭特將軍陵園。政府成了這塊土地的主人,無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無損地保留下來,成了格蘭特將軍陵墓的鄰居。一個偉大的歷史締造者之墓,和一個無名孩童之墓毗鄰之墓,這可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觀。

  又一個一百年以後,1997年的時候,為了緬懷格蘭特將軍,當時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來到這裡。那時,剛好是格蘭特將軍陵墓建立一百週年,也是小孩去世兩百週年的時間,朱利安尼市長親自撰寫了這個動人的故事,並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無名小孩陵墓的旁邊,讓這個關於誠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