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之戰的歷史意義有哪些

  宜陽之戰,秦軍依靠強大實力,連續作戰,最終攻佔中原重鎮宜陽,取得一個大勝利。從此,秦的疆域擴充套件到了中原,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險。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宜陽之戰的歷史意義

  秦拔宜陽之戰,在秦的統一過程中有重大意義。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秦國大治。周顯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孝公死,子駟立。商鞅被誅,但秦法未敗。駟即位的第十三年,秦繼齊、魏之後,始稱王,是為秦惠王。《史記》說:“其後諸侯皆為王。”秦惠王雄才大略,廣攬各國賢才為己用,張儀入秦為相。張儀向秦惠王獻計,力主伐韓。“下兵三川***黃河、洛水、伊水一帶***,以臨二週之郊,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建王業。大臣司馬錯力主伐蜀,惠王從之。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國益富強。然後,秦大舉攻趙,取中都***今山西平遙西南***、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攻楚,取漢中。至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死時,秦已東擴至今宜陽、澠池西部。

  秦惠王之子蕩即位,是為秦武王。秦武王不悅張儀,張儀離秦去魏,相魏一年而卒。秦以樗裡疾為右丞相,甘茂為左丞相。秦武王思張儀之言,謂樗裡疾道:“寡人生於西戎,未睹中原之盛。若得通三川,一遊鞏、洛之間,雖死無恨。”樗裡疾道:“王之伐韓,欲取宜陽以通三川之道。然而宜陽路遠而險,勞師費財,魏趙必出兵助韓,因此,此事斷然不可。”秦武王復問於甘茂,甘茂道:“請讓我出使大梁,約魏相助。”武王大悅,使甘茂出使魏國,魏王許諾助秦。

  甘茂與樗裡疾素來不和,恐樗裡疾從中阻撓,先遣副使向壽回奏秦王,而甘茂自己滯留於息壤。秦武王至息壤,甘茂道:“宜陽為縣名,其實是個郡。攻伐宜陽,山高路遠,必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過去有個與曾參同名同姓的人,他殺了人,先後有三個人告訴曾參之母其子殺人,最後曾母不得不信,逾牆走匿。我沒有曾參之賢,大王對我的信任沒有曾母對曾參的信任度高。如果我率軍攻宜陽,久攻不克,而朝中大臣詆譭我,大王也必然對我生疑。”武王道:“寡人不聽人言,請與你結盟。”於是,君臣歃血為盟,藏誓書於息壤,遂發兵五萬,使甘茂為大將,向壽副之。

  宜陽是韓國西部屏障。韓國中後期領土由三部分組成,即上黨***今山西南部***、南陽***今濟源、焦作***、新鄭,宜陽是聯結三地的樞紐。宜陽也是二週的門戶,宜陽與東、西周一起成為秦東進的障礙,時人蘇秦曾說過:“韓東有鞏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陽、長阪之塞。”故韓國在宜陽佈下了重兵,周王室也暗中相助。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即秦武王三年冬,甘茂兵臨宜陽城下,宜陽守軍頑強抵抗,秦兵圍城五個月,無法攻下該城。右丞相樗裡疾進言於秦武王道:“秦師老矣,不撤回,恐有變。”武王召甘茂班師。甘茂乃作書一封,使人送達武王,武王啟函視之,書中惟有“息壤”二字。武王大悟,命令大將烏獲率兵五萬,以助甘茂。韓王亦使大將公叔嬰率軍救宜陽。甘茂、烏獲兩軍會合,大破公叔嬰於宜陽城下,然後,乘勝攻佔宜陽,斬殺韓兵六萬,降者無數。韓王恐懼,使相國公仲侈持寶器入秦乞和。秦武王大喜,許之。詔甘茂班師,留向壽安撫宜陽地方。

  秦取宜陽,韓國斷為三,國力大衰。對山東各國而言,宜陽其實也是門戶。秦得此城,可以挾二週北攻燕趙,東伐魏齊,南伐宛楚,實施大規模兼併戰爭。秦對宜陽城進行加固,成為東擴的橋頭堡。從此以後,山東六國轉入戰略防守階段,直至滅亡。從這個意義上說,秦拔宜陽之戰是秦統一六國的里程碑。

  宜陽之戰簡介

  秦武王欲“車通三川***三川郡***,窺周室”,向中原發展,派左丞相甘茂去魏相約攻韓宜陽。魏從約,武王至息壤***秦邑***迎接甘茂。甘茂以宜陽是大縣,頗有實力,路途又艱險遙遠,難於攻取,勸武王勿攻。武王不聽,與之定下息壤之盟,約其決不中途退兵;令甘茂與庶長封率軍攻打。至八年***前307年***,歷經五個月不能攻破,武王召甘茂打算退兵。甘茂提出息壤之盟,說服秦武王盡起大軍增援。甘茂指揮秦軍終於擊敗韓軍,斬首6萬,攻佔宜陽。接著,秦軍渡黃河奪取武遂***今山西垣曲東南***,並築城駐守。韓國被迫派丞相公仲侈入秦求和。

  攻韓、窺周,是秦國控制中原的戰略目標,奪取宜陽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的重要步驟。秦武王三年***前308***派大將甘茂,實施宜陽計劃。

  戰役開始時,楚國曾經與韓國聯合,楚懷王拍大將景翠救韓,對秦軍形成壓力。但楚、韓雖然聯合,但是都心存疑慮互相觀望。果然,馮章出使楚國謊稱贈以漢中之地,楚、韓聯盟瓦解。

  秦軍的這場攻堅戰進展的並不順利。戰事經歷五月,未能奏效,損兵折將,士氣大受影響。主將甘茂一度信心動搖想半途而廢。但自身客居秦國為相,在國內受樗裡疾、公孫郝攻擊,在國外與韓相公仲倗結緣,只能背水一戰。

  最後甘茂將個人錢財全部用於公賞裡,重賞之下,一鼓作氣,終於拔掉益陽。

  此戰秦軍依靠強大實力,連續作戰,最終攻佔中原重鎮宜陽,取得一個大勝利。從此,秦的疆域擴充套件到了中原,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險。

  宜陽之戰的點評

  此戰秦軍依靠強大實力,連續作戰,最終攻佔中原重鎮宜陽,取得一個大勝利。從此,秦的疆域擴充套件到了 中原,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