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工藝美術論文

  工藝美術是我國文化產業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規模性較大,同時也是文化事業的體現,在整個文化產業執行的過程中承載著中國人民的文化價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傳統工藝美術吉祥圖案文化意蘊研究

  【摘要】中國是個有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國家,其中,吉祥圖案就是傳統文化精髓之一,吉祥圖案本身所具備的吉祥寓意使其具有濃厚的文化藝術價值,將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歷史展現出來。本文主要就吉祥圖案的產生和發展展開討論,簡單的闡述了傳統工藝美術中吉祥圖案的文化意蘊。

  【關鍵詞】工藝美術; 傳統; 文化意蘊; 吉祥圖案

  吉祥圖案是將中國曆代能人的創作設計及智慧融合在一起,並不斷完善其政治理論、道教和民情風俗,使其成為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種設計體系。該吉祥圖案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1吉祥圖案的產生和發展

  人們對圖騰的崇拜之情造就了吉祥圖案,原始社會初期,人們將自己的美好願望和圖騰觀念在雕塑中體現出來,用以寄託其美好的願望,理論上這是最早的吉祥圖案。自華夏民族產生後,龍鳳便替代了原來的圖案成為了華夏的圖騰,在人們心中,龍鳳是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守護神,直至今日,人們仍然自豪的稱自己為龍的傳人,龍與鳳是封建社會最尊貴的吉祥圖案,後來逐漸被寓意為尊貴身份的男女。至堯舜時期,先民開始以山河為神靈,崇拜天文,各類祭祀活動也由此演變而來。頗具代表性的有星辰、日、月、龍等吉祥圖案,後來被帝王之家繡在朝服上,以示身份尊貴,該習俗一直延續至清朝末期。商周奴隸時期一直沿用的是自然崇拜,並不斷被神化,在商朝的青銅器上開始流行龍紋、豹紋、魚紋和鳥紋等,西周後,敬天保民的思想逐漸取代了侍奉神靈的觀念,具體表現在青銅器上的豹紋等逐漸被夔鳳紋所取代,同時,四瓣花紋、雲雷紋等吉祥圖案也應運而生。自秦漢時期,各類民間藝術,包括雕塑、建築和繪畫圖案的出現逐漸被賦予確實的意義。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思想的發展,以宗教內容為主的吉祥圖案逐漸演變出來,例如蓮花紋。隋唐時期,吉祥圖案逐漸被世俗化,各階層的人民開始將美好願望寄託在吉祥圖案中。吉祥圖案發展到鼎盛時期是在明清時期,加上各類綢緞樣式的多樣化,使得吉祥圖案以各種不同的樣式表現出來,其應用範圍也逐漸趨於廣泛。

  2吉祥圖案的文化意蘊

  2.1信仰的意蘊

  所謂意蘊,就是將社會意義和生活意義以藝術形態的方式表現出來,並在思想上進行不斷延伸。過去,吉祥圖案就是信仰的代表物,不管是祖先崇拜,圖騰崇拜,還是自然崇拜,甚至包括宗教崇拜,都屬於信仰,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趨吉避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龍鳳圖案,不僅表現了中華民族對大自然的讚美,更凝聚了各民族對祖先的崇拜之情。龍的文化意識滲透到中華民族的骨髓裡。作為代表圖騰和神話意象的動物,賦予了中華民族偉大的生命力。鳳也是一種神鳥,傳聞中對於鳳的描述是,只要鳳凰出現了,世界就太平了。龍和鳳的吉祥圖案是自原始社會就開始沿用的,經過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一直延續至今,歷經上千年曆史,龍鳳圖案一直帶著吉祥色彩和政治色彩,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文化圖案。

  2.2思想的意蘊

  儒、道、佛三家造就了我國的傳統思想觀念,社會的維護和運轉主要以此為哲學思想,因此,這一思想觀念也避免不了在傳統吉祥圖案中體現出來。儒家學派的基本觀念講究的是用倫理道德對倫理道德進行維護,講究老幼尊卑。傳統吉祥圖案中的五翎***燕子、鴛鴦、白頭、白鶴、鳳凰***就象徵著儒家學派等級制度的朋友、夫妻、兄弟、父子、君臣。儒家學派比較重視修身養性,因此大多文人學士均將梅蘭竹菊四君子或松竹梅三友作為高潔情操的禮讚。而道家思想傾向於追求長生,因此“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樣的吉祥字眼也就衍生出來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比較盛行佛家思想,並直接影響著我國的文化思想。佛教的發展和盛行直接關係到吉祥圖案的形成。例如佛堂中所供奉的菩薩,不僅僅侷限於供佛教所用,還在日常生活中可見。吉祥圖案反映了幾千年的文化歷史,並經久不衰,使人們更樂於接受該類藝術性的語言。

  2.3民俗的意蘊

  工藝美術主要來源於生活,對生活和社會的闡述,我國傳統的工藝以裝飾的吉祥圖案將民俗意蘊充分的表現出來了。中國是個比較重視家庭延續的國家,比較看重對子嗣的傳承,為了能夠將這種美好的願望表達出來,吉祥圖案中就出現了象徵“望子成龍”或“榴開百子”的圖案,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我國勞動人民比較重視對生活的熱愛,因此,勞動人民祈禱有美好的現實生活,並期望能夠延續這種美好現實,這種觀念在吉祥圖案中的表現形式就多種多樣,千姿百態了,這是勞動人民最樸實的生活願望的表達方式,將民族品德和性格直接的反映出來了,並自發的形成凝聚力。

  3結語

  吉祥圖案是數千年傳統文化的重要支流。不僅凝聚著國人的審美情趣、倫理情感和宗教情懷,更多的是幫助人們更好的去生活,將人們追求吉祥和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在吉祥圖案中體現出來,把人們的美好願望藝術化、象徵化、社會化,讓其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構建吉祥的美好畫面。

  參考文獻

  [1]段建華.中國吉祥裝飾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2]卞宗舜,周旭,史玉琢.中國工藝美術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

  [3]王園,許雲,尹雅琪.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工業設計的融合——關於形成中國風格的思考[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12***.

  [4]李霞.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產生的文化意蘊[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05***.

  範文二: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摘要: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在現代設計中應用傳統工藝美術,可以使現代設計作品既具有傳統性又具有現代性,滿足現代人對高雅藝術的追求。文章首先簡要介紹傳統工藝美術的內涵和特殊價值,然後重點闡述傳統工藝美術和現代設計的融合以及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關鍵詞:傳統工藝美術;現代設計;融合創新;發展理念

  傳統工藝美術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藝術,在現代設計中應用傳統工藝美術,可以使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設計理念下得到不斷改進與更新,在現代文化藝術百花園中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從而有力地推動中華民族傳統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很多現代設計師從傳統工藝美術中找到創作靈感,使現代藝術設計作品蘊含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和濃厚的審美藝術情趣,使現代藝術設計作品更好地走向世界。

  一、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內涵和特殊價值

  1.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內涵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是運用各種材料和工藝設計製作出的能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需要的人工造型的統稱。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是中國造型藝術的核心,具有實用性和審美性。傳統工藝美術作品能體現創作者的個人情感和情趣愛好,在視覺上能引起受眾的情感共鳴和獨特感受,是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統一體。現代服裝設計、室內裝飾設計、商業招貼廣告設計都注重增強設計的實用性和藝術性,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2.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特殊價值

  其一,文化的標誌性。

  一些傳統工藝美術作品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中國傳統的青銅工藝,其冶鑄技術之先進、裝飾雕刻之精美、文化內涵之豐富,是舉世無雙的,它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

  其二,技藝的特殊性。

  傳統工藝美術技藝是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如漆藝,有史料記載的就達數百種,但如今很多已經失傳,現存的漆藝水平普遍達不到歷史的高度。

  其三,經濟的無價性。

  無論是彩陶藝術還是佛雕藝術,其精品的藝術價值與經濟價值難以估算,可以說價值連城。如,中國元代瓷器《鬼谷子下山圖》青花罐、南京雲錦、成都蜀錦、蘇州宋錦、廣西壯錦與喬家大院、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等都是我國傳統工藝美術的無價之寶。其四,精神的凝結性。我國傳統工藝美術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智慧結晶,其物質實體反映了當時的物質生產和文化水平,其造型、色彩、裝飾等視覺形象體現了當時的審美觀和價值觀。所以,我國傳統工藝美術具有亟須傳承的精神價值。

  二、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和現代設計的融合

  當代,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的融合是必然趨勢,現代設計需要傳統工藝美術來充實、豐富,使作品既有民族感又具現代感。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創新發展需要遵循市場規律。現代社會已步入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經濟要想在世界經濟中獨領風騷,現代設計必須引領社會時尚潮流,必須更多地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使設計作品底蘊更深厚、底氣更充足,呈現出獨特的東方文化魅力,讓世界瞭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如,在現代平面設計中應用剪紙藝術、皮影藝術、年畫藝術,能使作品更具靈活性、更富有生命力。此外,這些傳統藝術元素還直接推動了中國動畫的發展。鳳翔的泥塑藝術和景德鎮的陶瓷藝術都具有較高的審美觀賞價值。在現代包裝設計中運用泥塑和陶瓷器皿上的花紋,可以使現代包裝呈現出傳統文化特色和民間藝術風格。

  三、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1.設計思想的創新

  在現代設計中應用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而是要把儒、釋、道的思想融入產品的形態、色彩、功能設計,以現代審美觀念改造、提煉和運用中國傳統元素,追求天人合一、自然無為的思想境界,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使設計富有鮮明的時代性和民族性。

  2.設計形態的創新

  中國古人一向認為天圓地方,所以在鐘鼎、器皿的形態設計中都運用了方與圓的元素,並賦予其特定的含義。現代產品設計者要結合產品的使用功能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對傳統精神與傳統造型進行深度加工提煉,使設計契合現代美學思想,實現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的高度融合。

  3.設計色彩的創新

  中國古人運用的色彩蘊含了陰陽、五行、中庸的精神內涵,貫穿了生動傳神的美學理念。現代設計師應該先對傳統色彩進行深刻感悟,然後進行再加工、再提煉、再昇華,要符合現代社會的時尚潮流,以此表達人們對美的嚮往和追求,使設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藝術活力。

  結語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現代設計在理念、形態、色彩等方面,要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不斷地注入民族血液、融入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使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美學理念相結合,創造出富有東方韻味的現代設計作品,使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永葆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趙娜.淺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設計的發展.現代園藝,2011***5***.

  [2]王利達.淺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設計的發展和創新.中國電子商務,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