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初中美術論文

  初中美術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其綜合素養髮揮著重要作用,初中美術教育也因此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初中美術教學實施“學講計劃”思考

  摘要: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美術課程沒有得到人們足夠的重視,導致一些學校的美術課堂出現教師厭教、學生厭學的現象,學生美育發展缺失。長此以往,會使美術教學偏離應有的軌道,一味地追求授課的結果,而忽略了充滿活力的教學過程,使一些學生失去鍛鍊的機會,課堂逐漸僵化,失去了初中美術課堂應有的活力。怎樣運用“學講計劃”的教學理念進行高效教學,激發初中生的美術學習潛能,便是文章探索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學講計劃;初中美術;激發潛能

  一、“學講計劃”概述

  “學講計劃”是指以“學講方式”進行教學。“學講方式”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全程自主學習,落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以自主學、合作學、質疑學、“講出來”和“教別人”的學習方式,邊學邊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著力教授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實施“學講計劃”的目的是促進教師向專業化的方向成長,追求最佳的教學效果,實現“和諧、高效、開放”的高效課堂,促進學生的成長。“學講計劃”不僅能讓教師體會到傳道授業解惑的成就感,更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二、實施“學講計劃”美術課堂的原因

  以往的初中美術課堂大多采用講授法,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一些學生不重視美術課,不聽、不想、不說、不畫,一些學生應付了事,感興趣的課就多聽點、多做點,反之就少做點。總體來說,在初中美術課上,學生思想較為拘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的學生較少且聲音較小,學生的美術作業構圖小、用筆輕,教師的作業評價大多隻看到學生作業的缺點,很少看到優點。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美術學科知識的熱情不高。這樣的美術課堂是低效的,不利於美術教學。雖然每種教學模式都有一定的弊端,但筆者認為“學講方式”的教學模式利大於弊,十分欣賞這種教學模式。“學講方式”的教學模式不僅要求學生學進去,還要能夠講出來,它能喚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講方式”的教學模式以掌握重點、突破難點為目的,以小組合作為手段,學生在自講、對講、互講、演講、評講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從知識到能力的轉化,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三、在“動”中激發學生的潛能

  為了上好學講課,筆者更新了自己的教學理念,積極且認真地備課。一開始筆者教授的是自編課《在砂紙上畫柳樹》,現在想來,當時的想法很有創意,但教學設計有點“花”“大”“空”,不切合實際,沒有重點,未能帶領學生深入地探究在砂紙上畫柳樹的方法,接著筆者又用學講模式上這節課,教學效果較好。

  1.創設情境

  要想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美術的積極性,課前情境創設很重要,適當的情境創設能夠讓學生內心有所觸動,從而迅速進入美術課學習狀態。這裡的“情境”包括物理情境和心理情境。為了上好《人物動態速寫》一課,筆者課前在教室牆壁上貼出了不同性別、不同角度、不同姿態的人物動態速寫作品,學生以後,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也想擁有教師的繪畫本領。筆者提前把教室課桌排列成適合學生進行小組互動的形狀,整堂課上,筆者一直面帶微笑,以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美術知識,學生的心情更加放鬆,更加勇於表現自己。

  2.引入課題

  引入課題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想第一時間參與新課學習活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被調動起來,便會精神抖擻地進行學習。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課應是“鳳頭,豬肚,豹尾”,即一堂好課的引入就像“鳳頭”,一定要能夠吸引學生。這個“鳳頭”至少兩方面都要十分精美。一方面,教師的形象、語言等要美。肖林元說:“一個老師打扮最漂亮的時候,就是上課的時候,想讓學生上課精神抖擻,教師得先精神抖擻,教師走進教室要神采奕奕,心胸寬廣。”另一方面,引入設計要巧妙。除了緊扣主題外,還要能夠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因為只有學生有了好奇心,才能夠對知識產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探究的慾望,才能夠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效率。

  結語

  通過實施“學講計劃”,筆者發現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每位教師都應該站在學生的身後引導、指導、服務學生。每位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他們是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教師要幫助學生將其潛能挖掘出來。因此,筆者決定繼續在“學講計劃”的道路上探索,爭取讓美術學科成為學生成長與發展的助力。

  範文二:提升初中美術課程有效教學水平策略

  【摘要】有效教學已經成為目前教學的熱潮,初中階段的美術教學也需要運用有效教學來提高教學的質量,本文針對目前初中美術教學的不足之處,找出解決的措施,希望通過教學改革來完善初中的美術學科教學。

  【關鍵詞】初中美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

  初中的美術學科,是一門藝術的學科,可以讓初中生在學習美術知識時可以提高學生欣賞美的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昇華,不管是對學生的學習還是學生以後的生活都是很有幫助的。教師採取有效教學的方法在減少時間和精力投入的基礎上保證教學質量完整的被吸收,所以有效教學是實現效率最大化的教學方法。

  一、當前中學美術課程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缺乏針對性

  作為初中的美術教師在教學時通常都是依照課本而來,並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接收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教師如果只是死般課本來教學這樣的教學效率是不會高的。有些教師在教學前沒有仔細的去研究課本,導致把握不好課本中的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在教學時可能會造成主次不分或者難點沒有突出的情況。有些教師在美術課上只是很機械的將知識點講完,這樣的課堂就會死氣沉沉學生也會沒有更多的熱情,所以這樣的課堂效率就會降低。

  2.教學形式單一

  通常在教學時教師都是採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基本都是採取課堂的教學,學生在臺下聽教師在臺上講課,但是這種模式一般學生的積極性都不會太高,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所教授的內容是很有侷限性的,體現出的形式也很單一,而且教師在課堂上一味的講課,與學生之間就缺乏溝通與交流,而且學校對美術課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在美術課的設定以及課堂安排上都有欠缺,其他課程的安排都明顯的多過美術學科,而且初中生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其他課程的學習任務和作業佈置都較繁重,讓學生也難以抽出時間再來學習美術學科。

  3.初中學生普遍對美術學習的目的以及美術學科的價值缺乏足夠的瞭解

  大部分的初中生認為美術學科雖然可以提高自己的審美和對美的欣賞的能力,但是他們並沒有將美術學科引起重視,他們只是將美術學科放在一個副科的位置上,所以在美術學科上學生也不會花太多的時間進去,雖然他們認為美術學科是有一定價值意義的,但是並沒有對美術學科有進一步的分析與實際行動。

  二、提升課堂有效教學水平的策略

  1.在教學的方法上,應突出教學的針對性

  教師為了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應當採取有效教學的方法來改善目前的教學現狀,教師注重的應當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主,在此基礎上開展有效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學習美術知識,推動學生主動去學習的除了學生的熱愛學習的激情對美術學科的興趣之外,還有學生對美術學科的體驗學習的一種樂趣,所以教師應當多鼓勵學生去主動地學習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課本知識。懂得自主學習的學生通常他們會在學習上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而且他們掌握了良好的學習的技能,所以總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多主動去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讓學生從多個方面接受美術知識,改變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除了課堂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一邊學習一邊去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知識,另外教師在教學時還需要把好教學的度,儘量讓課堂效率達到最大,充分利用上課堂時間。

  2.研究性學習體驗的教學模式

  教師在美術學科教學時可以利用起當地的美術文化,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美術館,或者有價值的博物館,有美術氣息的藝術館等,也可以組織學生去到生活中考察美術現象,在有能力的基礎上寫出有關的總結或者報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美術與資訊系統連線起來,將多媒體與美術文化相掛鉤充分的融合,教師可以讓多媒體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和氣息,讓學生更加的具有美術文化的潛在意識,讓學生在美術文化的基礎上更加的具有欣賞美的能力。

  3.初中學校和教師必須首先意識到美術教學的重要性

  教師需要將美術學科的教學進行擴大與細緻,學校與教師需要從根本上重視美術學科,讓美術學科與其他的學科一樣引起足夠的重視,給美術學科也展開檢查的方式,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從心理上認可美術學科,將美術學科放在一個應有的位置上。這樣學生才會在學習時更加的投入,將學習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給美術學科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初中生學習美術學科,自然少不了美術器材等的消費,所以家長也應當擺正心態,將美術學科作為孩子學習的重要學科之一,在學習美術學科時家長需要支援孩子的美術學習。結語教師要想讓學生的美術學科知識得到提高,首先需要嚴格的按照課本而來,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將教學的目標和具體的方案進行改革,爭取讓學生能夠對美術學科產生學習的興趣,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入手,從最基本的美術專業知識教起,讓學生學會學習美術學科的方法是關鍵,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很好地學習。

  參考文獻:

  [1]李成思.提升中學美術課程課堂有效教學水平的策略[J].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10***02***.

  [2]魯泓群.提升中學美術課程有效教學水平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08***.


初中美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