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茶文化的論文賞析

  如今,喝茶已不僅僅是中國人的生活需求,更是一種意味深長的生活情趣,是人們寄託情感的一種手段,一種生活化的藝術,一種人生的享受。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茶文化與茶具設計關係研究

  摘要:陶瓷茶具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茶文化內涵。本文通過對陶瓷茶具造型設計的發展研究,對中國的飲茶之風與茶具設計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論述,以期對我國的茶文化傳承發展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茶文化;陶瓷茶具;造型設計

  1茶文化發展概述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也是世界文化的寶貴財富。茶文化與歷史發展背景與風俗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以茶文化為代表的民俗民風也成為中華民族最亮麗的風景。陶瓷茶具是茶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茶文化內涵。陶瓷茶具不僅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觀賞性,同時也被賦予了深刻的精神內涵,充分展現了現代科學技術特性。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人類審美觀念的不斷變化,陶瓷茶具也顯現出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和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通過對茶文化習俗的介紹,以及陶瓷茶具造型設計的分析探索,能夠對中國傳統茶具設計有更深入的瞭解和認知。我國是茶的故鄉和發源地,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從種茶、製茶到飲茶,與茶相關的每個環節都展現了豐富的茶文化特色,體現著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和民俗特色。我國茶葉種植面廣,茶葉種類豐富,有紅茶、綠茶、白茶、黃茶、黑茶、烏龍茶和再加工的花茶、速溶茶、茶飲料、保健茶、花草茶等,不僅飲茶方式豐富多樣,而且不同茶類表現出不同的茶性特點,傳達出深刻的思想內涵。茶葉有色澤翠綠、味道醇香等特點。在古代,人們最早將茶看作藥用材料,古籍有神農嘗百草的傳說,神農嚐遍百草,在遭遇七十二毒後以茶解毒。隨著人們對茶的研究範圍逐漸擴大,飲茶的好處也不斷被開發出來。茶也從最早的藥用逐漸轉變為飲用。茶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既能清熱化痰,提神醒腦,也可延年益壽。據研究證明,茶葉中含有五百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主要有氨基酸、維生素、茶多酚等物質,能夠起到降血脂、降血糖、抑制腫瘤的作用,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一些愛茶之人,更對茶葉愛不釋手。茶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底蘊。我國茶葉種植面積較廣,因此,茶也帶有了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氣息。從古至今,歷代文人都與茶有著不可言說的微妙關係,對茶的喜愛不言自明。唐代李白、蘇軾等文學大家都是愛茶之人,他們將對茶的喜愛滲透到文學創作中,先後創作了大量關於茶的詩詞作品,為後人所傳誦。現代作家魯訊、郭沫若等大家也以茶為題創作了不少的文化佳品,為世人貢獻了大量的茶文化精品。此外,民間還流傳著許多豐富多彩的茶歌茶舞,使茶文化的表現形式更加靈活多樣。飲茶是中國人最喜愛的休閒活動之一,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民眾,都對飲茶十分喜愛。中國地大物博,各個地區有著不同的飲茶風俗和習慣,茶與茶具種類也各不相同。例如廣東福建地區喜歡飲功夫茶,即茶具較小,茶汁較濃,用小火烹製,慢慢品嚐,細細感受茶的清香以及茶具的精美,以感受飲茶的閒情逸致。功夫茶對於茶、水和茶具等都十分講究,飲茶不僅品的是茶,更是茶具及一種閒適的心情。功夫茶的水多選自山泉之水,茶具以紫砂陶瓷為主,更突出了功夫茶的高雅品質。四川、江蘇、北京等地區也各自有著獨特的茶文化特色。各類茶社、茶館等場所也成為人們休閒飲茶的好去處,人們在這裡可以獲得身心的放鬆,與好友溝通感情,互通訊息,加深友誼,使精神得到更大的滿足。豐富的飲茶形式也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和雅興,體現了人們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從歷史的發展程序來看,茶與陶瓷之間的關係一直非常親密。飲茶之風的盛行有效地推動了陶瓷的應用與推廣。我國許多的陶瓷產區不僅有天然的原料和工藝,而且大都也是茶葉產區,這種天然的自然地理優勢,也使茶與陶瓷得到了很好的融合,產生了陶瓷茶具,不僅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觀賞性,而且散發出濃厚的茶文化氣息。例如越窯和浙江茶區、景德鎮陶瓷和婺源的茶等。在唐代以前,飲茶要放一些香料,例如鹽、姜等,將茶葉搗碎然後烹煮,叫茶粥,飲茶時將茶葉一起喝下去,茶香瀰漫。到了唐代,飲茶講究飲純茶。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中對茶進行了十分詳細的分析介紹,其中提到“邢州瓷白,茶色紅;嶽州瓷青,茶作紅白之色;壽州瓷黃,茶色紫……”由此可以看到,古代對於陶瓷茶具與茶之間的對應性做了精闢分析。唐代的飲茶之風盛行,茶盞普及,而且還出現了盞託,使飲茶的工具更具專業性和實用性,有的茶具還具有一定的裝飾作用。由此可以說明,唐代飲茶不只是飲,更在於品,品的也不僅僅是茶,還包括茶具的品評。景德鎮在唐代既是產茶區也是產瓷區,這裡的茶具既有越瓷、邢瓷,又有黑釉、彩釉等,不僅色彩豐富,而且造型多樣。到了宋代,開始流行鬥茶,茶盞也是鬥茶的專用茶具,是將半發酵的茶餅碾成茶末,沏入沸水,輕輕攪拌,茶葉則顯現泡沫。鬥茶是通過茶湯水痕及水溫耐久性的比較決出勝負。鬥茶講究茶的色、香、味、形,也講究茶具造型的藝術美觀性。宋代的飲茶法對今天的日本茶道有一定的影響作用。明代的飲茶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團茶改為散茶,煮茶改成沏茶。飲茶風俗也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茶具的需求也不斷增加,這也有力地推動了陶瓷茶具的發展,明代最流行的陶瓷茶具是宜興紫砂壺和景德鎮青花瓷。清代的茶具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完善,茶盞不僅有了托子和茶蓋,而且出現了茶碗套具。民國之初,飲茶開始流行蓋水杯,不僅相容了杯和壺的優點,而且容量適當,攜帶使用方便,一直應用至今。

  2陶瓷茶具造型設計分析

  茶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精華和縮影,給人們留下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茶具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陶瓷茶具為迎合時代發展需求,展現出獨特的時代風貌,以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對陶瓷茶具的設計就要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及人們的消費喜愛和心理,豐富陶瓷產品的種類,從色彩、造型和材質等方面進行創新設計,使陶瓷茶具能夠適合不同的消費人群,擴大陶瓷茶具的使用範圍。茶具是人們日常生活用品,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實用功能和經濟功能,同時還要具有一定的藝術美感。設計師要以茶文化為基礎,充分把握好茶具的造型、功能、材質、審美等因素,使茶具體現出完美的比例和高雅的品質。其中,茶具的實用性是其基本要求。例如要喝功夫茶,則不能使用一般的茶具。由此,茶具的功能要與人們日常生活需要相適合,當前茶具市場上有一種過濾套杯,功能齊全,十分適用。此外,茶具還要考慮拿放方便,壺把手與壺之間的距離要適當,同時壺嘴的設計要使倒水更流暢。公共所場的茶具也要考慮到其特殊的使用功能,結構、容量都應符合一定要求,可以設計出不同的造型以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在茶具造型設計中,美觀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優雅美觀的茶具造型能夠給人愉悅的精神享受,人們可以通過直觀的視覺體驗,從茶具的色彩、工藝等外在形式來評判茶具,進而達到心理和情感上的溝通,以決定消費者是否購買。在茶具設計中,設計師要以傳統茶文化為基礎,從中汲取更多的營養,通過開闊的思路和方法,使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形成更加美觀和諧的設計造型。陶瓷茶具造型設計是由不同元素構成,簡單的直線設計給人以簡潔明快的體驗;曲線造型更加流暢柔和。一般在古典造型中運用的曲線造型較多,以突出其工藝特性,在現代造型中運用的直線形設計較多,以突出其簡潔大方的特點。古典與現代造型的結合使線型更豐富,在不斷的長短、強弱變化中形成整體的統一,使茶具造型更加和諧含蓄。在茶具的裝飾中,詩詞繪畫和文字運用較為廣泛,這些傳統文化元素能夠充分展現茶文化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底蘊。簡潔、流暢的茶具造型配以古色古香的詩詞裝飾,再運用細膩的陶瓷材質,堪稱成功的茶具設計。例如一款茶具套裝中,在茶具外層繪以梅、蘭、竹、菊的畫面,整個茶具造型小巧流暢,以玉青釉裝飾,人們在飲茶時不僅感受到濃濃的茶香韻味,同時也在茶具中獲得更好的審美體驗,從中體會到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此外,在茶具造型設計時,還可以運用不同材質進行設計,例如在設計提樑茶壺時,可以選擇金屬、藤竹等作為主要材料,不僅色澤淡雅美觀,而且極具品味,提升了茶具的品質。如今的陶瓷茶具不僅造型多樣,而且功能也逐漸擴大,除了飲用功能外,更多的成為了人們室內的裝飾品,尤其是一些精美的陶瓷茶具,還有極高的收藏價值。陶瓷茶具的材質也在不斷拓寬,主要有骨瓷、白瓷、精陶等,其中的紫砂壺收藏價值較高,也是愛茶之人的必備茶具。對於茶具設計師來說,體現茶具的藝術美感是設計的最高境界。

  3結束語

  茶文化的深刻內涵對陶瓷茶具的產生髮展發揮了積極的影響作用。陶瓷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不僅是單純的飲茶器具,還具有獨特的藝術性。陶瓷茶具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與消費需求有著密切關係。陶瓷茶具設計師要根據市場發展需要以及消費者的喜愛及生活水平選擇合理的設計元素,既充分體現出陶瓷茶具的實用性與藝術性,同時也滿足了市場消費需求。陶瓷茶具造型設計是以茶文化為基礎和依託,通過現代理念與技術和傳統文化的融合,製造出更具時代特色的陶瓷茶具,以推動茶具設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寇丹.茶中的美與禪———應韓國《茶的世界》雜誌特約而作[J].農業考古,2004***4***:209-210+218.

  [2]***美***唐納德•A.諾曼.情感化設計.付秋芳,程進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3]李雨蒼、李兵.日用陶瓷造型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4]何曉佑,謝雲峰.現代十大設計理念—人性化設計[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08

  [5]樊佳.傳統文化理念下茶的器具審美設計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09.

  [6]聶桂平,姜佳稚.後工業化時代陶瓷茶具造型語言的多元化[J].設計,2012***2***:82-83.

  2

  茶葉包裝設計中茶文化的內涵研究

  摘要:

  現代包裝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集文化性、藝術性和商業性於一體,力求在對商品進行保護和方便運輸的基礎之上,更好地彰顯商品的價值,進而促進商品的銷售。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地,有著非常悠久的飲茶歷史,並且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形成了內涵豐富的茶文化。因此茶葉的包裝不僅僅是一個呈放茶葉的容器,更加體現了文化傳承的功能。本文主要從茶葉包裝造型、文字、色彩、圖案四方面挖掘其中的茶文化內涵,進而找出茶葉包裝設計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茶葉包裝設計;茶文化;內涵

  中國作為一個產茶大國,茶葉消費市場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隨著茶葉消費的增長,茶產品的包裝設計也越來越多樣化。茶產品的包裝成為茶葉增值的重要途徑,也成為體現茶葉外在和內涵的重要衡量標準,因此在現代茶產品的銷售過程中,尤其重視茶產品的包裝設計,更是融入傳統的文化因素和現代國際化因素,以求準確地表達出茶產品所賦予的文化內涵,體現茶產品的文化價值。

  1中國茶文化的內涵

  1.1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中國是茶葉的最早發源地,有著近四千年的茶歷史,其產茶範圍廣泛、飲茶歷史悠久、茶藝精湛。關於茶葉的記載最早出現在《神農本草》一書中,書中講到神農為了找到對人類有益的植物,嚐遍百草,中了很多種毒,最後找到茶葉解了毒,這裡茶葉最開始是被當做解百毒的藥材。後來在生產力落後的時代,茶葉還被當做人們日常生活的食物。直到春秋戰國時期,人們才品嚐到茶葉醇厚的滋味,並體會到了茶葉帶給人的精神的愉悅,茶葉才作為一種飲品被廣泛流傳下來。同期孔孟儒學所提倡的“仁政”等思想深刻影響著茶文化。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傳入中國,道教興盛,儒學提倡的“中庸”、“以和為貴”,道家的“無為”以及佛教的“萬事皆空”的思想正好與茶文化所提倡的“和諧”相關聯。人們通過飲茶,來追求精神上的一種寧靜、安逸、和諧之美,飲茶也由此成為貴族階層一種精神生活的追求,他們更是通過飲茶來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此時茶文化承載著重要的社會功能。到唐宋時期,茶文化發展到了頂峰。唐朝時盛行佛教,尤以禪宗為盛,其所提倡的“靜心”、“自悟”禪理與講究“靜謐”“和諧”的茶文化不謀而合,人們習慣於邊品茶邊品味人生哲理,由此飲茶之風盛行。茶葉的種植、培育、採摘、煮泡、飲用等也形成了系統的理論。陸羽還專門著造了《茶經》一書,足見茶文化的發展之盛。宋朝時市民階層興起,茶文化也從上層逐漸向下層轉移,到明清時期飲茶更是成為大眾休閒娛樂的重要活動,街頭茶館隨之出現,成為市民文化形成的重要場所[1]。

  1.2茶文化的表現形式

  中國茶文化的表現形式豐富,概括起來主要為兩種,即茶藝和茶道。茶藝主要是指茶葉的品評技巧、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以及對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具體的包括選茗、擇水、烹茶、茶具和環境選擇的藝術。茶藝是在飲茶之中逐漸形成的文化,最早出現於唐朝,之後不斷髮展,並且隨著環境的變化,形成不同民族特色的茶藝。中國茶藝在藝術上重視對美的追求,在哲學上講究人與自然合一,通過視覺、嗅覺、味覺、聽覺的四重體驗讓人獲得精神上的愉悅。茶藝追求的是有形有名的具體事務,而茶道則更多的追求在品茶過程高品位的精神享受,是茶文化的核心。茶藝與茶道相互配合,將飲茶的形與實結合起來,茶藝因為茶道而顯其高雅,茶道因茶藝而得到更好的釋放。

  1.3茶文化的功能特徵

  茶文化作為一種文化不僅具有強大的審美功能,通過品評茶葉的外形、湯色、香氣、味道等獲得美得感受。同時還具有強大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文化價值的增加賦予茶葉更多的經濟價值,進而增加茶葉的銷量,產生高的經濟價值。茶文化還可以作為社交活動的載體,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情感的增進。

  1.4茶文化的內在含義

  茶文化從廣義上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所創造的關於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中國茶文化更多的是指精神層面。中國茶文化在儒佛道三大主流思想的長期影響下,形成了豐富的內涵,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制度文化。但其茶文化的核心仍然是“清、靜、雅、和”[2]。

  2茶文化在茶葉包裝設計中的應用

  2.1茶文化在包裝造型中的滲透

  茶葉的包裝造型多種多樣,也是給人最為直觀的因素之一,奇異的包裝造型可以一下吸引人的眼球,還可以激發人的購買慾望。現代茶產品的包裝造型有的是從地方的民俗風情、歷史故事或地域文化上找靈感,有的則模仿古代的茶具等營造出一種古典的氛圍。如有的茶產品包裝造型以白色瓷罐為主,突出茶葉的清新自然,給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覺。

  2.2茶文化在文字設計中的體現

  茶文化與中華書法同為中國的特色的文化,而茶文化和中國書法又同受儒佛道思想的浸染,二者所追求的“清靜無為”、“天人合一”等境界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因此在茶產品的包裝設計中常常輔之以中國傳統的書法,從而增強茶文化的表現力。其次古人也經常邊喝茶邊吟詩作對,有的甚至將當時的情感揮毫潑墨、直書筆端,自是表現出一種淋漓盡致的豪氣,所以人們往往習慣於將飲茶與書法結合在一起,從而體現出一種高雅的品味。

  2.3茶文化在色彩應用中的顯示

  色彩在現代包裝設計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色彩的恰當運用,不僅能夠突出產品的特點,達到先聲奪人、吸引眼球的效果。同時色彩還能夠表達一定的感情色彩,不同的色彩給人以不同的情感體驗。如紅色、橙色等暖色調多給人以熱烈、活潑之感,綠色給人以清新之感,藍色則使人冷靜,黑色、金色則顯得典雅高貴。茶產品的包裝設計也要根據其茶葉的特點從而選擇色彩的主要基調。通常依據茶產品種類的不同而決定其包裝設計的色彩基調,如綠茶為了突出其清爽可口的特性,一般以綠色作為主要色調,紅茶為了突出其味道濃郁醇香而選用紅色[3]。同時這種包裝設計的色彩選擇也增加了茶產品的辨識度,使人們一眼就能對茶產品進行分類。而為了通過色彩更加細緻的區分茶產品的種類,綠色還可以選擇深綠、淡綠、淺綠、墨綠等,紅色也可以選擇深紅、鮮紅、淡紅等。

  2.4茶文化在圖案設計中的突顯

  圖案的設計也包裝設計的一部分,美得圖案設計不僅能更好地突出茶產品的特點,更是給人以視覺的享受。茶產品的圖案包裝設計以形示意,以圖形喚起人們內心情感的認同,進而激發出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中國茶產品的圖案設計往往與傳統的水墨畫相結合,創造出或寧靜悠遠或恬淡閒適的意境。而水墨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也恰好能與茶產品所表現的茶文化相互輝映。如黃山景區出售的茶葉包裝設計就多以黃山秀美風光為主題的國畫為主,將茶文化與山文化和畫文化有機統一。當然中國傳統元素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還要注意一定的原則,一是注意抽象和具體不同題材的運用和轉換,而是注意對中國傳統的對稱、均衡構圖方法的掌握。

  3基於茶文化的茶葉包裝設計發展趨勢

  3.1體現個性化設計特色

  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中國文化作為世界的優秀文化之一,應該得到積極地弘揚和發展。因此茶產品的包裝設計應該擯棄大工業時代的產品同質化現象,追求個性化的發展道路。諸如同時受儒佛道思想影響的中、日兩國,雖然文化淵源相同,但是由於其歷史發展的不同,茶文化還是有一定差異,因此在茶產品的包裝設計中就體現出不一樣的韻味。再如同時黃山的茶葉,因為其品種不同,蘊含的茶文化也略有差異,因此一種茶只能以山石為圖案背景,而另一種則以松柏為圖案背景。個性化的設計不僅有利於更好的突出產品的特性,更有利於彰顯出茶葉本身的文化內涵。

  3.2彰顯民族化設計理念

  21世紀世界全球化程序快速推進的同時,文化本土化也被廣泛提倡,復興本土文化,加強區域文化建設,成為現在許多國家尋求經濟政治共同體的基礎。茶葉作為一種極具文化表現力的載體,在表現民族文化方面有其特殊的優勢。因此茶產品的包裝設計要以體現民族性為宗旨,突出茶葉的民族化特點[4]。尤其是現在面臨國際化的衝擊,在各種茶產品充斥市場的情況下,茶產品的包裝設計更應該突出其民族特點,進而在國際競爭中樹立顯著地標識,建立屬於本民族的茶葉品牌。

  3.3傳達綠色設計思想

  環保與綠色是當今世界提倡的重要主題之一,這關係這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此外,就茶產品本身而言,也以綠色健康無汙染為主要指標之一,而且綠色的設計思想與茶文化所追求的清、靜、雅、和相適應。在綠色設計思想指導下,茶產品的包裝設計要儘量採用最少的可回收的自然材料,重量也要儘量的減輕,設計還要適度,避免華而不實的堆砌造成名不副實的情況。

  4結語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撐,擁有優秀文化的民族就擁有一座取之不盡的寶庫,反之亦然,沒有文化的民族就是無根的浮萍,四處飄蕩,無處安放。中國茶文化不僅僅是茶葉在歷史浸潤中形成的文化,更是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現在茶葉貿易全球化,現代包裝設計中又湧現出各種新設計、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設計師在極力創新的同時要時刻秉持茶文化的核心,不可脫離傳統文化的核心,這樣才能使茶文化隨著茶產品的包裝設計傳播到世界各地。

  參考文獻:

  [1]歐陽晉焱,周愛民.中國茶文化影響下的茶葉包裝設計[J].中國包裝工業,2013***8***:39-40.

  [2]束立茹,王強.淺析現代茶葉包裝設計中的茶文化[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3***7***:49-51.

  [3]周易華.中國茶文化對茶葉包裝設計的影響研究[D].湖南師範大學,2013.

  [4]張小芳.基於中國茶文化的現代茶葉包裝設計[J].藝術評論,2015***12***:125-128.機具•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