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勝古蹟龍門石窟作文

  龍門石窟是中國著名的三大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同時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些,歡迎大家閱讀!

  篇【1】

  我的家鄉在洛陽,洛陽是九朝古都,它擁有許多的名勝古蹟,龍門石窟就是其中之一。今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去洛陽八大景之首的“龍門石窟”遊覽。

  龍門石窟距洛陽市南十公里,依山傍水,景色優美,它全長大約有一公里。

  走進龍門石窟,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由我國十大元帥之一的陳毅元帥親筆題寫的“龍門”二字。前方不遠處有一眼清澈的泉水從山上淙淙地流下來。

  我們邊走邊看,最小的石佛只有兩釐米大小,雕刻得非常精緻,叫人驚歎。隨後,我們來到了龍門最大的石窟——奉先寺。我們先看到的是盧舍那大佛,她大約有十七米高,頭有四米高,耳朵有兩米長。從正面看盧舍那大佛儀表端莊,面帶微笑地俯視著我們,從下面仰望,她威嚴地盤坐在蓮花座臺上,她的手一隻在上,手心朝下,另一隻手在下,手心朝上,據說:因為它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她的這個動作表示“天下唯我獨尊”的意思。導遊說:奉先寺完工於武則天統治的唐朝鼎盛唐時期,所以她的面容與武則天有些相似。在她的身旁還雕刻有七尊佛像,兩尊是她的弟子,五尊是天王,這七尊佛像神形兼備,巧奪天工。

  遊覽了龍門石窟,我心中不由得讚歎:龍門石窟真是我國石雕藝術的寶庫啊!我是個洛陽人,我為洛陽而驕傲!

  篇【2】

  10月2日,我和盧泳嘉去了“國家4A級風景區”通天巖參觀。

  我們先參觀了通天巖瀑布,這讓我猛然想起了水滴石穿這個成語,我還看到了瀑布的水是從岩石上面落下來的,它非常像被掛在岩石上的布。然後,我們先步行到好漢坡路口,好漢坡雖然很長,但是路卻很窄,不過它的坡像去會老家的坡一樣,只不過好漢坡有臺階,去回老家的路沒有臺階,我們費了大半天時間才爬上去。到了望江亭,這座亭子非常像贛州和諧鐘塔公園的鐘塔。在望江亭上能看到全贛州市呢!看完望江亭,我們又準備去參觀滴水觀音,在它前面拜兩下,水就會從瓶裡滴出來,媽媽說“傳說古時候觀音的玉瓶能裝下一個海里面的水。”然後,我們就做好過晃橋的準備,我先看了看,它的結構是這樣的:中間一根鐵索,是用來走的,兩邊一根鐵索是用來保持平衡力的。開始過橋了,剛開始還不會那麼晃,讓我沒想到的是,越往中間越晃,我過完橋回頭一看,我媽媽呆在那裡過不去呢!我便嘲笑她,並說她是膽小鬼。過完晃橋,我們就去參觀十二生肖園,十二生肖按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排列的,還看到了十二生肖的頭像。最後,我們看到了臥佛,臥佛簡直都像巨佛了。

  今天是我國慶節最快樂的一天。

  篇【3】

  “千錘萬鑿出深山”,用這句話來形容洛陽的龍門石窟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它是我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位於河南洛陽南郊伊河兩岸,其形態雄偉壯觀,令人感嘆。

  那是個明媚的夏日,爸爸媽媽帶著爺爺去洛陽玩,我和弟弟也有幸跟著他們一飽眼福。走過龍門橋,越過傳說中的龍門,眼前豁然開朗,伴著伊河水聲漫漫前進。我們來到了龍門山,萬佛洞,萬佛洞因洞內南北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小佛而得名。大大小小的佛像依次排列,神態與樣貌各有不同,都在閉目打坐,口中又念念有次,不知是在念哪部佛經。

  走著走著,我們又來到了一個名叫“蓮花洞”佛洞。聽那個拿著摺扇的導遊講,這是北魏孝昌年間所造,因窟頂刻有一朵巨大的蓮花而名。裡面的菩薩慈目凝然,洞雖不大,但卻有迴音,且十分涼快。我想,菩薩們住在這麼一個美觀又清涼的地方一定很舒服吧。

  再走過去不遠,就來到了龍門石窟的招牌寶寺——奉先寺。它是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露天佛龕,形態各異、刻畫傳神的造像顯示了盛唐雕塑藝術的高度成就,成為石雕藝術史上的奇觀。你瞧,中間那尊最大的佛像便是盧舍那大佛,據說它是以武則天為原形來雕刻的。他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離他最近的是一個菩薩,相比他來,菩薩的衣裝反倒更加華麗,但是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菩薩頂眼神黯淡無光,好像是盲人的眼睛。而盧舍那佛的眼睛富有神氣與韻味,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好像都在注視著你,與蒙娜麗莎的神祕有一拼。

  接著我們又遊玩了東山石窟,白居易遺址和白園。東山石窟雖不及龍門山萬佛洞的氣概,但也令人讚歎。還有白居易遺址的詩情畫意,白園的山光秀麗,都讓我們流連忘返。

  遊覽了龍門石窟,使我對我們祖先偉大的傑作感到震撼與驚奇。我多麼希望有更多的人來這裡一睹風采。但我又擔心,我們祖先的這一偉大傑作,它經歷了歷史的風風雨雨,有的佛像頭被弄掉了,有點乾脆整個讓人給搬走。這朵藝術的奇葩在日漸消退。我真希望,它可以流傳千古,永垂不朽。

  篇【4】

  星期四早上,風和日麗,晴空萬里爸爸帶我和三位客人一起去龍遊石窟玩。

  一路上大家都很開心!因為想往多時的世界第九大迷跡馬上就要展現在我們面前了,到了購票處,爸爸買了四張票,分別是他和三位客人的。而我是免費的,為什麼呢?哈哈告訴你吧!我是衢州晚報的小記者,當然免費了。

  我們跟著導遊來到電視放映室,看龍遊石窟的宣傳片趙忠祥叔叔講解的石窟是怎樣發現。我們隨著導遊來到了3號洞,一到洞口便覺涼風襲面而來,像是一天然的空調。走進洞中映入眼簾是巨集偉的魚尾巴狀的石柱和開鑿排列整齊的石室,聽著導遊的講解,我知道了龍遊石窟的分佈是七星狀排列的,而且古人定位非常準確,有些連現代技術都難以做到。而且有兩個石窟相連僅20釐米。到了4號洞只見四周刻著八仙過海圖,在4號洞中的一根石柱上刻著一條龍,只是可惜3號4號洞沒有原汁原味的壯觀了。

  今天龍遊石窟遊玩,真是太有趣了。帶著?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孿胛頤牆崾?擻甕媯?鴣袒丶搖T諑飛銜頤怯秩攘業奶致哿肆?問?叩牟喚庵?裕?罄窗職值吶笥延痔致哿聳?叩謀;の侍猓??原來石窟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它本身的難解之迷,還有留給我們的是環保和儲存之迷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