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興的名勝古蹟

  泰興置縣於南唐升元元年,寓意“國泰民安,百業興旺”,有“教育之鄉”、“銀杏之鄉”、“建築之鄉”、“提琴之鄉”、“減速機之鄉”之稱。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泰興名勝古蹟集錦

  天寧寺

  在常州市內。

  紅梅閣

  在常州市紅梅公園內。

  文筆塔

  在常州市紅梅公園內。

  太平天國護王府

  在常州市局前街毛家弄口。

  瞿秋白故居

  在常州市覓渡橋北廟沿河瞿氏宗祠內。

  張太雷故居

  在常州市大南門子和裡3號***現為東風南路68弄4號***。

  清涼寺

  在常州市大南門外德安橋南。

  文通塔

  在勺湖公園內。

  鎮淮樓

  在舊城中央。

  韓侯祠

  在鎮淮樓東約200多米處。

  周恩來紀念館

  在區北桃花垠。

  梁紅玉祠

  在新城北辰坊。

  關天培祠墓

  在區東周家莊東南。

  吳承恩故居

  在區北河下鎮打銅巷。

  泰興名勝古蹟盤點

  太湖

  在江蘇省南部,鄰接浙江省。為長江和錢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灣而成。東由濟河、吳淞江、黃浦江注入長江。湖面海拔3.33米,最深達4.8米,面積2338平方公里,為我國第三淡水湖。湖中大小島嶼48個。以洞庭東山、西山、馬跡山、三山、黿頭渚為最著,組成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層次重疊的壯麗天然圖畫。沿湖有著名的無錫山水、蘇州園林、古吳名跡、宜興洞天世界,形成了聞名中外的太湖風景區。

  太湖烽燧墩

  在無錫至蘇州一線。春秋後期,吳國為防禦越國進攻,沿太湖東北一帶的山峰上修築烽燧墩。這些烽燧墩,大多順著40-50米的山峰蜿蜒排列,表面為土築,外形似圓錐體,平頂。高5-6米,抵徑約30米,頂徑約10米。從蘇州附近五峰山已揭開封土的3個烽燧墩看,土墩內部還有一個石窟。內部石壁光整,可用以藏兵和武器。

  茅山

  在句容、金壇兩市之間。北與丹徒、南與溧陽交界,構成鎮江中部地區的丘陵地帶。主峰海拔410米,周約75公里,山中多溶洞,有華陽洞、良常洞、方隅洞、金牛洞等10多個,很早即被道教用作社壇。西漢景帝時,有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來此修道,遂名茅山。三人在3個山峰上結屋,號三茅君,又號其峰為大茅峰、中茅峰、小茅峰。自東漢以來,茅山為道教中心。建國後在茅山建立茶、林場,精製“茅麓茶”馳名中外。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