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養生健康小常識有什麼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養生,日常生活中,關於養生,有哪些小常識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每日養生方面的小常識,供大家參考。

  每天養生小知識

  1 少吃點糖

  癌細胞最喜歡的“食物”就是糖。日本《怎樣防治癌症》一書中指出,當血液流過腫瘤時,其中約57\%的血糖都會被癌細胞消耗掉,成為滋養它的營養成分。《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指出,每天只要喝兩杯甜飲料,患胰腺癌的風險就會比不喝的人高出90\%。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腫瘤科主任、美國癌症基金研究會會員郝繼輝表示,最好少吃或不吃含糖食品。國際上一般認為,每人每天糖的攝入量應在50克內。

  2 最少開窗半小時

  很少有人知道,裝修汙染除了甲醛外,還有一種很強的致癌氣體——氡及其子體。它一般藏在花崗岩、水泥、瓷磚裡,沿著這些地方的裂隙擴散到室內,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時間長了,就會誘發肺癌。其實,只要每天開窗半個小時,氡的濃度就可以降低到與室外相同。另外,天然氣燃燒後也會產生氡,所以廚房燒水時,最好開啟窗戶,關閉與居室連線的門。

  3 就著蔥蒜來吃飯

  在我國,胃癌發病率最低的省份,是蔥蒜種植大省山東。 長江以北胃癌死亡率最低的4個縣中,第一位的是山東蒼山縣

  ,那裡人均每年要吃掉6公斤大蒜。專家指出,這和大蒜素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人體內致癌物亞硝酸鹽的含量有關。有研究表明,多吃大蒜的人得胃癌的風險會降低60\%。大蒜只有被碾碎和氧氣充分結合後才會產生蒜素,而且非常不穩定,一旦遇熱很快會失去作用。因此最好將大蒜碾碎生吃,或剁成蒜泥放在涼拌菜中。

  4 每天四杯綠茶

  愛喝茶的日本人曾花費9年的時間做過一項調查,發現每天只要喝四五杯茶,就能將癌症風險降低40\%。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韓馳教授對茶葉的防癌作用進行過17年研究,他發現烏龍茶、綠茶、紅茶對口腔癌、

  肺癌、食道癌、肝癌等都有不錯的預防作用。其中,包括龍井、碧螺春、毛峰在內的綠茶

  效果最顯著,其防癌成分是其他茶葉的5倍。不過,茶水最好不要喝太濃太燙的,否則會影響其防癌效果。最佳飲茶溫度應該是60攝氏度左右,茶水浸泡5分鐘後,其中有效成分才能溶在水裡。

  5 用乾毛巾擦背

  日本曾掀起過一股用乾毛巾擦背的熱潮。東京大學副校長水野教授研究指出,這可以起到防癌作用,因為摩擦受熱會啟用背部皮下肌肉組織裡一種細胞,能起到吞蝕並破壞癌細胞的作用。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不管是搓、擦還是撓背部,都是一種很好的保健方法。或者用乾毛巾兩端,直式、橫式反覆摩擦整個背部10分鐘左右

  ,直到面板通紅髮熱為止。

  6 一口飯嚼30次

  調查證明,吃飯老是囫圇吞棗的人,患胃癌的機率比較高

  。而多咀嚼可以減少食物對消化道的負擔,降低患胃腸道癌症風險。此外,美國佐治亞大學實驗發現,唾液有很強的“滅毒”作用,能讓導致肝癌的罪魁禍首黃麴黴素的毒性,在30秒內幾乎完全消失。因此,按照一秒鐘咀嚼一次來計算,一口飯最好嚼30次,才具有防癌作用。

  7 每天走路1小時

  美國《讀者文摘》雜誌曾告訴大家,每天飯後散步30分鐘

  ,或者每週散步四小時,能使患胰腺癌的風險減少一半。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針對7萬人的長期研究也發現,每天只要走路一小時,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腸癌的機率。全國政協委員、天津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

  副所長孫儲存解釋,這是因為胰腺癌和身體熱量過高有關,走路可以消耗熱量,可直接預防胰腺癌。此外,運動後出汗可使體內的鉛、鍶等致癌物質隨汗水排出體外,從而起到防癌作用。

  8 晒15分鐘太陽

  在最便宜的防癌處方里,晒太陽算是做到了極致,不用任何花費,就能通過增加人體維生素D的含量起到防癌作用。維D不足會增加患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風險。為避免暴晒增加面板癌風險,每天只要晒15分鐘太陽就足夠了。

  9 吃肉時喝杯紅酒

  用來釀造紅酒的葡萄皮中,含有一種物質叫白藜蘆醇,對消化道癌症有一定預防作用。另外,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對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的推薦食用量是每週500克左右,吃得過多,就會增加患結腸癌的風險。不過,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吃肉的時候喝杯紅酒,其中的多酚就可以防止肉在胃裡分解為有害物質。

  10 睡夠7小時

  美國癌症研究會調查發現,每晚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機率高達47\%。這是因為睡眠中會產生一種褪黑激素,它能減緩女性體內雌激素的產生,從而起到抑制乳腺癌的目的。上海市中醫失眠症醫療協作中心副主任施明建議,最好晚上10點半前就開始洗漱,做好睡前準備工作,保證11點前入睡,早上6-7點起床。此外,德國睡眠專家指出,中午1點是人在白天一個明顯的睡眠高峰,這時打個小盹,也能增強體內免疫細胞的活躍性,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

  夏季養生的原則

  一、飲食養生

  由於夏季天氣十分炎熱,因此夏季的飲食也應該順應“天時地利”,這裡所說的“天時”是指夏季的飲食應該多以一些本季節生產的食物為主。而“地利”是指應多食用當地生產的食物,因為蔬菜瓜果都存在著南北差異,吃異地的瓜果有可能引起身體不適。

  1.多吃瓜類蔬菜

  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須及時補充。瓜類蔬菜含水量較高,具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2.多吃涼性蔬菜

  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苦瓜、西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屬於涼性蔬菜。

  夏季養生原則

  3.多吃“殺菌”蔬菜

  夏季是人類疾病多發季節,特別是腸道傳染病。因此在夏季應該多吃些大蒜、洋蔥、韭菜,等可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具有殺滅以及抑制作用。

  二、睡眠養生

  規律、充足的睡眠不僅能夠使人體保持旺盛的精力應對工作、學習等,同時還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力等,所以夏季睡眠很重要。

  三、運動養生

  運動是人體保持各種活力的最重要的保障,在現代,很多人都能夠正確的看待以及認識到運動給人帶來的好處有哪些,並且還能積極地參與到這些運動當中。然而由於夏季高溫乾燥的特點,運動也有以下應當注意之處。

  專家提醒,晨練不宜過早。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很重要,過早起床鍛鍊容易導致睡眠不足,特別是今年夏天世界盃的舉行,很多人熬夜看球,更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運動不宜過量。夏季溫度較高,人體能量、水分消耗巨大,一旦過量運動而無法及時補充水分,容易造成身體損傷。運動後別用冷飲降溫。有的人運動後習慣吃冷飲,事實上,在身體溫度很高的情況下吃冷飲會傷害腸胃,運動後溫鹽水是最好的飲料。

  夏季養生小常識

  一要注意精神放鬆

  指俗話說:“心靜自然涼。”所以,放鬆而安靜的心境是夏季保健的前提條件。切忌遇事要冷靜,心情要平和,安和寧靜的心情有助於防止心火內生,解除煩躁。

  二要注意飲食清淡

  在飲食安排上,要力求清淡、可口,多食新鮮蔬菜、時令水果等,肥甘厚味及燥熱之品不宜食用。多食用綠豆、苦瓜、黃瓜、芹菜、西瓜、西紅柿藕、蓮子、絲瓜、冬瓜等。解渴應多飲開水,此外,將綠豆、菊花、金銀花等煮湯或泡茶喝,既可適時補充因出汗消耗的水分,又可清熱解毒,安躁除煩。

  三要注意居室涼爽

  夏天的致病因素固然首先來自“暑”,所以最好多居涼爽通風之處。居住的房間早晚應將門窗開啟,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應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適當開空調風扇,但要避免過涼,避免冷飲病、電扇病、空調病的發生。

  四要注意適當鍛鍊

  夏練三伏能使身體更好地獲得“順四時,適寒暑”的能力。但夏季炎熱,鍛鍊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每次以20~30分鐘為宜,以免出汗過多,體溫上升過高而引起中暑。最好把鍛鍊時間安排在太陽落山時為好。

  五要注意睡眠充足

  夏夜炎熱,難以入睡,或半夜易醒。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首先應做到起居有律,即早睡早起,按時入睡;要有適當的午睡時間,及時補充睡眠。夏季午睡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有利於下午的活動,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

  >>>下一頁更多精彩“夏季養生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