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雞是什麼

  雞肉,相信大家已經吃過不少了,活雞也見過不少,世界上最大的雞有人瞭解吧。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資料給大家分享一下。

  世界上最大的雞——美國巨型雞阿梅麗娜

  據國外媒體報道,一家美國公司最近培育出一種巨型雞,體格健壯的鵝見了都自嘆不如,它是阿梅麗娜,據稱是世界上最大最珍貴最奇特的巨型雞。阿梅麗娜體型巨大,跟牛一樣高大,跟人相比,個頭足足大出2倍甚至更多,實驗者更是興致勃勃地用巨型雞來耕地,從照片上看,巨型雞耕起地來還是有模有樣的。

  據悉,阿梅麗娜的售價約為1.7萬英鎊,其中包括從美國運貨所需的費用等等。儘管售價使人畏縮,但阿梅麗娜的脾氣很好,對人很友善,並且喜歡吃超級市場的罐裝食品,不需要很高的飼養費用。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雞簡介

  現在的雞大多都是家養雞,不僅溫順還比較怕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雞就是食火雞,它不僅大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體型可達1.7米。

  鶴鴕別名食火雞,是世界上第三大的鳥類也被列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食火雞體型高1.7米,重約70千克。頭頂有高而側扁的、呈半扇狀的角質盔;頭頸裸露部分主要為藍色;頸側和頸背為紫、紅和橙色,前頸有2個鮮紅色大肉垂。足具3趾,均向前。體被亮黑色髮狀羽;翅小,飛羽羽軸特化為6枚硬棘。雌雄羽毛相似,但雌鳥體型較大,前頸的2個肉垂亦較大。

  鶴鴕時速可達50公里。鶴鴕目亦包括鴯鶓。已知鶴鴕曾用它的腳猛劈而把人劈死,三趾中最內側腳趾有一個匕首般的長指甲,能在灌叢中小道上迅速賓士。有一骨質頭盔保護著光禿的頭部。成鳥體羽黑色,未成熟鳥淡褐色。每窩產3~6枚綠色卵,卵長13公分***5吋***,雄鳥孵卵,孵化期約50天。在地面上用植物葉子作巢,幼雛體上具條紋。鶴鴕吃果實和小動物。它們有一個獨特的習性,***對發光的東西非常好奇***,當它們看到人類棄置的炭火灰燼時,必定上前啄弄一番,順便吞下幾粒熄滅的炭塊到砂曩裡,幫助磨碎不易消化的食物。

  這種鳥類感到受到威脅的時候就發起攻擊,利爪結合強有力的腿,它們能夠將人類內臟鉤出,而對付狗和馬只需一擊即可致命。2007年,它被吉尼斯世界紀錄收錄進“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

  一般來說,鶴鴕都是非常害羞的,但當受騷擾時則會以它們強勁的腿猛掃。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及澳軍在新幾內亞駐守時,就曾被警告遠離它們。它們可以造成致命的傷害。多數的攻擊是因挑撥而起。受傷或陷入絕境的鶴鴕特別危險。鶴鴕能靈巧地利用它們身處的環境,來避開人類的圍捕。由於動物園內員工的受傷率及嚴重性,鶴鴕被認為是動物園中最危險的動物。

  雌鳥在6~9月產卵,通常每窩3~6枚。卵呈暗綠色。孵化期約49天。2齡後羽飾似成鳥,4~5齡性成熟。頭頂上長有一個黃色的角質盔是食火雞的聲波接收器。食火雞生活在密林裡,為了讓自己的聲音能夠穿透林木,它能夠發出比其他鳥類都要低頻率的叫聲,頭頂上的角質盔就是這種次聲波的接收器。

  雞的主要特徵

  1.體溫,在40.9度與41.9度之間,平均體溫是41.5度。雛雞,但養殖時,雛雞舍溫要求高,一般在三十四五度。

  2.心跳,160到170次每分鐘,就日齡而言,雛雞高於成雞。就性別而言,母雞高於公雞。

  3.產蛋,一隻母雞年平均產蛋300枚左右,平均出雛率70%以上。

  4.其它,料肉比,一般在1.50~2.00:1;料蛋比,一般在2.0-2.5:1.0

  5.雞的一般最長存活13年***飼養環境***

  6.蛋雞:一般在110天左右開產***工廠化養殖***,到72周淘汰、淘汰時體重為2千克左右。

  雞的主要養殖技術

  一、精選良種。優良的品種是飼養優質肉雞的基礎。應選養皮薄骨細、肌肉豐滿、肉質鮮美、抗逆性強、體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著名地方品種。如果是蛋雞 可是海蘭褐 京紅一號 ,這兩種雞都比較好 ,產蛋率高 ,適應性強。 如果是做商品雞可以養烏雞貴妃雞 ,如果養笨雞 可以養三黃雞 蘆花雞等品種。

  二、注重放牧。放牧是提高肉雞肉質的重要措施之一。優質放養土雞的育雛技術要求與快大型肉雞無異,在育雛室內育雛30天左右轉入大棚飼養。一般夏季30日齡、春秋45日齡、寒冬50~60日齡開始放牧。放雞場地宜選擇地勢高燥、避風向陽、環境安靜、飲水方便、無汙染、無獸害的竹園、果園、茶園、桑園等地較理想。雞隻既可吃上述“四園”中的害蟲及雜草,還可為“四園”積施肥。放牧場地可設砂坑,讓雞砂浴。還要搭建避雨、遮陽、防寒的草棚或塑料大棚。肉雞早出晚歸,放牧密度為50~70只/畝,每群規模約500只為宜。為防止雞走失或危害附近農作物,放牧場可設定圍欄,一直放養至出售。加強放牧可以提高雞肉的結實度,促進體格健壯及羽毛緊密光亮;還可採食青草、草籽、枯葉、蟲蠅等,節約飼料和提高肉質。有條件的可以放一批雞換一個地方,既有利於防病,又有利於雞隻覓食。

  三、巧喂飼料。飼料是影響肉質的重要因素。優質土雞育雛期應飼餵易消化、營養全面的雛雞全價飼料。因其生長速度較慢,飼料中粗蛋白含量低於快大型肉仔雞全價料2個百分點,並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雛雞生長髮育良好。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飼料、農副產品、土雜糧,以改善肉質、降低飼料成本,一般僅晚歸後補喂配合飼料。出售前1~2周,如雞體較瘦,可增加配合飼料喂量,限制放牧進行適度催肥。中後期配合飼料中不能加蠶蛹、魚粉、肉粉等動物性飼料,限量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對肉質和肉色有不利影響的飼料,不要新增人工合成色素、化學合成的非營養新增劑及藥物等,應加入適量的桔皮粉、松針粉、大蒜、生薑、茴香、桂皮、茶末等自然物質以改變肉色、改善肉質和增加鮮味。

  四、嚴格防疫。搞好防疫滅病是養好優質放養土雞的重要保證。一般情況下,放養土雞抗病力強,較圈養快大型肉雞發病少。但因其飼養期長,加之放牧於野外,接觸病原體機會多,必須認真按養雞要求嚴格做好衛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得有絲毫鬆懈,根據本地實際重點做好以下防疫工作,推薦的免疫程式如表1所示。

  此外要特別注意防治球蟲病、卡氏白細胞蟲病及消化道寄生蟲病。經常檢查,一旦發生,及時驅除,肉雞中後期防治疾病儘可能不用人工合成藥物,多用中藥及採取生物防治,以減少和控制雞肉中的藥物殘留。

  五、適時銷售。合適的飼養期是提高肉質的重要環節。飼養期太短雞肉中水分含量多,營養成分積累不夠,鮮味素及芳香物質含量少,肉質不佳,味道不鮮,達不到優質土雞的標準;飼養期過長,肌纖維過老,飼養成本太大,不合算。根據土雞的生長生理和營養成分的積累特點,以及公雞生長快於母雞、性成熟早等特點,確定小型肉雞公雞100天,母雞120天上市;中型肉雞公雞110天,母雞130天上市。此時上市雞的體重、雞肉中營養成分、鮮味素、芳香物質的積累基本達到成雞的含量標準,肉質又較嫩,是體重、質量、成本三者的較佳結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