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經典書法作品

  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飲酒及敬鬼神;也因為如此,這些決定漁撈、征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因此甲骨文也成為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甲骨文基本簡介

  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稱為契文,甲骨刻辭、卜辭、龜版文、殷墟文字等,現通稱甲骨文。殷代***商朝***人用龜甲、獸骨***主要是牛肩胛骨***占卜。在占卜後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佔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邊,有的還把過若干日後的吉凶應驗也刻上去,最詳細的一條將近100字。學者稱這種記錄為卜辭,這種文字為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發現於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一帶,是商王盤庚遷殷以後到紂王亡國時的遺物***公元前14世紀中期~前11世紀中期***,距今已3000多年。

  甲骨文的研究

  龜甲5521、5538、5518、6019:刻有商代***公元前十六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殷王祖庚、祖甲時祭祀祖先之卜辭。共四片。

  獸骨5402、5403:刻有商代***公元前十六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殷王武丁時旬卜王事之卜辭。共二片。

  甲骨文是寫或刻在龜的腹部、背甲,以及牛肩胛骨上的文字。時間大約在盤庚至帝辛之間***分元前1401年至前1122年***,內容大都是殷王祭祀、田獵、求雨、卜吉凶等占卜的記事文字。殷商人崇尚鬼神,凡事必用甲骨占卜。他們採用龜甲獸骨寫刻卜辭,占卜有關的事件,再契刻記事文字。甲骨的出土地點在河南省安陽小屯村之殷墟,初為當地農民翻耕土地時發現的。由於不知是何物,因此被當作龍骨賣給藥鋪,用以治療虛弱和破傷。清光諸二十五年***1899***,當時在北京做官的王懿榮生病後,在抓來的中藥中認出了甲骨。二十九年***1903***,劉鶚著《鐵雲藏龜》,第一次把甲骨以拓片的形式出版。三十年***1904***,孫詒讓著的<契文舉例>對甲骨文始加考釋。其後開始了連續不斷的發掘。

  文字學家認為,一種文字從發現到成熟至少要經過2000年的發展,而3500年前的甲骨文已經出現一批形聲字,表明它是較成熟的文字。按此類推,最早的漢字應出現在夏或更早的時代。甲骨文的發現及研究,為中國文明史已逾5000年這一事實,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文字是一個民族文明的載體。中國的甲骨文和古埃及紙草文字、巴比倫泥版文字和美洲印第安人的瑪雅文字具有同等的地位,號稱世界四大古文字。但其他三種文字的發展都中斷了。惟有甲骨文發展下來。在已發現的的近5000個甲骨文單字中,能夠釋讀的約1500字;餘下的3000多字多屬地名、人名、族名,可知其意,但不可讀其音;其中也有不少字因後世不再沿用,給正確考釋、研究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有專家認為,由於甲骨文屬卜人應用文字範圍,並不等於社會的用字量,所以商代實際存在的字可能還要更多。

  殷墟甲骨文發現百年以來,出土數量已達15萬片。它雖然是殷王室進行占卜的記事文字,而且存在形式呆板,字名簡單,識讀困難等侷限,但對“文獻不足徵”的商代歷史研究仍是極為珍貴的資料,而且與考古學、語言文字學和古代科學技術研究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中國國家圖書館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單位,共藏有35651片。多系名家捐贈和從私人、市肆收購而來。其中以劉體智先生的庋藏數量最多,裝在150個盒內,共28000餘片。國家圖書館所藏甲骨還曾著錄於羅振玉《殷墟書契》、胡厚宣《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郭沫若《殷契粹編》、郭若愚《殷契拾掇》中。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甲骨拓片也很豐富,除正在傳拓中的《館藏甲骨集拓》外,還有《善齋書契叢編甲骨拓本》十八冊四函,共28000餘張。在郭沫若主編的《甲骨文合集》中還收錄有該館所藏甲骨拓本十餘種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