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廉明廉潔的書法作品

  一名官員最基本的品質便是廉明廉潔,如果連廉明廉潔都做不到,那麼他便不配當這個官。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廉潔故事

  把糧食像沙一樣抖出來的老人

  我記得他是一個老人,似乎從我記事起他就是個老人了,老得沒有了牙齒,也掉光了頭髮,我已經記不起他臉上的輪廓線,也已經記不起他已經去世了多少年,他曾經住的老宅已經坍塌了,他的後人們也已經搬離了那個我記憶深處的,昏暗的老宅。

  老人的身體不太好,有很多老毛病,父親是一名鄉村醫生,總是經常去那座老宅給他打針,或者輸液,後來老人去世了,晚景有些淒涼,走的時候,連醫藥費都沒能還上。我對著父親一陣感慨,父親的神色也有些黯然,感嘆的說了一句:“這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然他家多年前就富起來了!”

  父親說老人晚景雖然淒涼,可是也曾經輝煌過,在家鄉那個小山村形成的小團體裡面,身居要職。那時候還是公社化時期,吃的是大鍋飯,全村所有的糧食都堆放在公房裡面,老人就是公房的保管,糧食收回來,老人就負責看管,如果他和那些會耍點小手段的人一樣的話,只要每次穿著雨鞋進去走一趟,鞋子裡面帶出來的糧食,也足夠一家子的口糧了,我很驚訝的看著父親,問到:“難道真的有人這樣做嗎?”父親的回答是有,而且不少。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老人乾的可真是個肥差,只要願意,油水是相當的多,不過老人卻沒有那樣做,每次踩著散堆著的糧食進去,出來的時候總要把鞋子脫了,然後把鞋裡面踩進去的糧食抖出來,就像抖鞋子裡面的沙一洋。

  連鞋子裡面無意間踩進去的糧食都不願帶走,更不用說其他方面的順手牽羊,或者假公濟私。沒有人給他唱頌歌,廉潔這個詞語也沒有寫到他的墓誌銘上,多年以後的今天,我已經記不起他臉上的輪廓線,也已經記不起他已經去世了多少年,甚至他曾經住的老宅都已經坍塌了,可我依然記得父親給我講過的,關於老人的那段往事,我也一樣唱不出哪怕一句的頌歌。

  只是,在這個轟轟烈烈的打老虎拍蒼蠅的時代,在一個個關於反腐倡廉的學習室裡,或者是聆聽一段講話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那個老人,那個我已經忘記了死去了多少年的老人,的那個故事。

  把鞋子拖了,像抖沙子一樣,把無意間踩到鞋子裡面的糧食,全部,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