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的故事有什麼內容

  《史記》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傾其一生心血創作的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史記的故事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史記的故事的內容:群王自立

  陳勝派出義軍征討各地。沒想到的是,將領武臣到達邯鄲,就自立為趙王,陳餘做大,張耳、召騷任左、右丞相。陳勝知道後非常生氣,就把武臣等人的家屬逮捕囚禁了起來,打算殺死他們。有人進諫說:“秦王朝還沒有滅亡就殺了趙王將相的家屬,這等於是又生出一個與我們為敵的秦國來。不如就此封立他好些。”陳勝於是就派遣使者前往趙國去祝賀,同時把武臣等人的家屬遷移到宮中軟禁起來,又封張耳的兒子張敖做成都君,催促趙國的軍隊趕快進軍函谷關。趙王武臣的將領們商議說:“大王您在趙國稱王,並不是楚國的本意。等到楚滅秦以後,一定會來攻打趙國。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不派兵向西進軍,而派人向北攻取原來燕國的轄地以擴大我們自己的土地。趙國南面據黃河天險,北面又有燕、代的廣大土地,楚國即使戰勝了秦國,也不敢來壓制趙國。如果楚國不能戰勝秦國,必定就會重視趙國。到時候趙國趁著秦國的疲敝,就可以得志於天下了。”趙王認為說得有道理,因而遲遲不向西出兵,反而派人領兵北上去攻取燕地。

  各路起義軍看到陳勝無力控制局面,也紛紛自立為王,起義軍面臨分裂的境地。

  史記的故事的內容:聖人身後

  孔子去世以後,魯哀公致悼詞說:“老天爺不仁慈,不肯留下這位老人,丟下我一個人在位,我既孤獨又傷痛。啊!多麼悲痛!尼父,我顧不得用禮法約束自己了!”子貢聽到這個悼詞以後,反駁說:“魯國國君難道不會終老於魯國嗎?先生曾經說過:‘禮法喪失就會昏亂,名分喪失就會出現過失。意志喪失就會昏亂,失去所宜就會出現過失。’先生生前,魯國國君不能重用他;去世以後,魯國國君寫祭文來哀悼他。這是不符合禮法的。他以諸侯的身份而自稱‘我一個人’,這是不符合名分的。”

  孔子去世以後,被葬在魯城以北的泗水岸邊,弟子們服喪三年。三年喪期完畢,大家相對哭泣、各又盡哀,大部分人告別離去,有的卻留在了魯城。只有子貢在孔子的墓旁搭了一間小屋,守墓共達六年,然後才離去。後來,孔子的弟子與其他的魯國人前往孔子墓地居住,逐漸達到了百餘家。因此,這裡後來被命名為孔裡。魯國人世代相傳,每年都按時到孔子的墓前祭拜,而儒生們也在那裡講習禮儀,舉行鄉飲、射禮等活動。孔子的墓地有一頃面積。孔子故居的堂屋以及弟子們居住的內室,後來就改建成了孔廟,收藏孔子生前使用過的衣冠、琴瑟、車輛、書籍等物品,這種傳統被一直延續下去。漢代的時候,高皇帝劉邦經過魯地,用太牢的禮儀祭祀孔子。而魯地的諸侯、卿相一到任,常常先是到孔子墓地去拜謁,然後才開始處理政務。

  孔子生下了孔鯉,孔鯉先於孔子去世。孔鯉生下了子思,子思曾經創作了《中庸》。其他的孔氏後人中,比較著名的有孔付,他曾經做過漢惠帝的博士,後來被提升為長沙太守,身高達到了九尺六寸。孔安國是漢武帝時期的博士,官至臨淮太守,但是短壽早死。

  史記的故事的內容:蕭規曹隨

  漢惠帝埋怨曹參不理政事,以為曹參看不起自己,整天心裡鬱悶不安。一天,他對曹參的兒子曹窋說:“你回家後,試著私下問問你父親,就說:‘高皇帝剛剛去世,皇上又很年輕,您身為相國,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請示報告,您這樣怎能考慮國家大事呢?’但是你要記住,千萬不要說這些話是我告訴你的。”

  曹窋回家後,一次在閒暇的時侯陪著父親聊天,父子兩人剛開始聊得很投機。曹窋便趁機把惠帝的意思變成自己的話告訴了曹參。曹參聽了之後臉色立刻陰雲密佈,對曹窋大怒,叫人把他打了二百大板,用手指著他的鼻子說:“你這個不懂事的小子,趕緊快點兒進宮侍奉皇上去!少在這裡添亂!國家大事是你應該說的嗎?”曹窋很委屈,捂著皮開肉綻的屁股,一瘸一拐地回到了皇宮,就如實地向惠帝稟報了此事,惠帝聽了之後非常生氣。到了第二天上朝時,惠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責備曹參說:“曹參!你昨天為什麼要懲治曹窋?上次是我讓他規勸你的,你整天喝酒作樂,不理朝政,你這個丞相到底是怎麼當的!”曹參趕忙脫帽謝罪說:“陛下請息怒,請您自己再仔細考慮一下,在聖明英武上您和高皇帝哪一個更強呢?”惠帝不假思索地說:“我怎麼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參接著說:“那麼陛下看我和蕭何誰更賢能呢?”惠帝考慮了一下說:“我看你好像不如蕭何。”曹參於是又戴上帽子,對惠帝拱手作了一揖說:“陛下這番話說的很對。高帝與蕭何當初平定了天下,各種法令已經明確,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各位臣下謹守各自的職責,遵循原有法度不得隨意地更改,這樣不就行了嗎?陛下您認為我說得有沒有道理啊?”惠帝這才恍然大悟,認為他說得有道理,心裡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