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貴州的民間故事

  貴州是一個民族文化傳統極為深厚的地區。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黃金壺的傳說

  距平壩縣城約三十公里的克酬水庫,水面寬闊,碧波盪漾,布依村寨依山傍水,兩岸全是茂密的松樹林,站在遠處看去,岸邊的松樹象一排排少女亭亭玉立,秀雅大方,景色迷人。

  關於克酬水庫,附近村寨有這樣一個傳說。

  很早很早以前,這一帶還是深山老箐,在這荒山野林中,有一個深不見底的龍潭,一直通往東海龍宮。

  這一帶有個善相風水的先生,他含辛茹苦將三個兒子撫養成人。老大、老二為人機靈、奸詐,只有老三忠厚老實,本分善良,成天只曉得幹農活做家務。

  三個兒子漸漸長大成人,風水先生卻一年年老了。一天,風水先生病危躺在床上,老大、老二在一起商量:爹相過的寶地都讓人家葬了,我們以後咋個辦?爹死後只有葬了好墳地,後輩才能發財升官,惠及子孫呀!老大、老二就說了老爹的很多壞話,說老東西死了別埋了,丟進龍潭喂大魚了事。老三聽到了,就跪到床前,將老大、老二的話一五一十地對父親講了。風水先生早已猜到那兩個不孝的兒子會害他,望著老三老實巴交的樣子,便伸手摸著他的頭,心裡非常難過,止不住老淚縱橫。風水先生叫老三轉告兩個哥哥,說他死後不能請外人幫忙,也用不著辦喪事,兄弟三人用手臂般粗的一根稻草繩抬他出門上山找墳地,抬到啥地方繩子斷了,啥地方就是墳地。

  話一落音,風水先生兩眼一閉,腳一伸就命歸黃泉了。三個兒子猜不出老爹話裡的意思,只得遵照遺囑操辦喪事。

  老大、老二兩人用繩子抬棺材小的那頭,讓老三獨自一人用肩扛大的那頭。一路都是山道,抬著棺材,天亮出門,走一段歇一段,不知轉了多少彎,上了多少山,直到太陽落坡,繩子才在龍潭邊坡腳斷開了。老大想:天快黑了,路又遠,在坡腳挖坑,要挖到啥時候才能把老爹埋了?於是他朝老二使了個眼色,讓老二和他回家,他對老三說:“你在這裡挖著,我們到前面寨子裡借工具來一起挖坑埋老爹。”老三是老實人,以為他們說的是實話,一個人埋頭挖著坑,直到半夜才把棺木埋了。老三又困又餓,跌跌撞撞摸到一個山神廟裡,靠在牆角就睡著了。這時候,風水先生託夢給老三,告訴他山神廟前大青石板下有兩文錢,讓他取了錢去買碗飯吃。老三天亮醒來,夢中爹的話記得一清二楚,他在山神廟前找到那塊石板,用力翻開,果真見有兩文錢。他帶上兩文錢趕路回家。

  老三拿著兩文錢想了又想:這兩文錢能買啥子吃呢?這時路上迎面走來一個打魚的老者,手裡拎著一隻竹籃,竹籃裡裝著一條小紅魚。老三走上去看,那條小魚非常漂亮,全身的鱗片金光閃閃,眼睛對他一眨一眨的,好象流下了眼淚。老三想:這樣一條漂亮的小魚,讓人吃了多可惜,不如買下來放回龍潭,救它一條小命。老三問老者要多少錢,老者說這條小魚只要兩文錢,老三用帶在身上的兩文錢買下了這條小魚放回了龍潭。

  老三放了小魚之後趕路回家,聽到身邊傳來一陣喊聲:“大哥你等等我,我有話對你說。”老三回過頭,看到龍潭水浪翻湧,跳上來一個穿紅衣裳的漂亮女子。女子對他說:“大哥你不要怕,我就是你救的那條小魚。我不是魚,我是東海龍王的三女兒,因愛慕這龍潭邊的風景,瞞著父母悄悄變成一條小魚,出了龍宮到人間來遊玩,不想被人捉住。你救了我,我要感謝你。請你隨我到龍宮去,我父王會賞賜你的。”老三說他不會游泳,怎麼到龍宮呢。龍女讓他閉上眼睛,拉住她的衣角隨她走就行了。

  老三按照龍女的話,閉上眼睛,拉住她的衣裳游下龍潭,只聽到嘩啦啦的水聲,不久便到了龍宮。老三在龍宮裡住了九九八十一天,龍王天天好酒好肉款待他,但老三掛念著兩個哥哥,一心要回家。龍王留不住他,就答應送他回人間,但任他選龍宮裡的一件寶物。夜裡,龍女悄悄來找老三,對他說:“我父親送你什麼寶貝你都不要,只要他天天喝茶的那個黃金殼。記住,記住!”第二天,龍王將老三帶進藏寶屋。老三看到屋裡全是金光閃閃的珍珠瑪瑙,金銀財寶,隨便挑一件都足以讓他在人間吃喝一輩子。但老三記住龍女的話,他說什麼寶貝都不要,只要龍王喝茶的黃金殼。龍王好象捨不得,沉默了許久,才對他說:“好吧,就送給你黃金殼,但你得答應我,一定要象保護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它。老三答應了龍王的要求,龍王將黃金殼送給了他,將他送出龍宮,回到人間。

  老三回到他原來的村莊,這時龍女從黃金殼裡跳出來,笑嘻嘻地對他說:“大哥,我父親已將我許配給你,從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妻子了。”

  原來龍王天天喝茶的黃金殼,就是女兒的化身,龍王將黃金殼送給誰,就是將女兒許配給誰。而且那隻黃金殼還是龍宮的一件法寶,需要什麼,只要對黃金殼喊三聲,就有什麼,無不靈驗。老三得了黃金殼,非常高興。

  老三回到他原來住的地方,舊房子已經變成了新房子,大哥、二哥住在新房子裡,他們已經娶妻生子,牛羊成群,糧食滿倉,已經成了財主。原來埋下父親後,老大、老二時來運轉,做生意賺了大錢,買田地、建房子,過上了榮華富貴的日子。他們看到弟弟找上門來,十分生氣,並將他趕出院子。老三被趕出來之後不知往哪裡去,十分傷心,想起父親,失聲痛哭,人們見了,非常同情。老三走出院子,來到寨子對面的山坡上,拿出黃金殼對它喊了三聲:“黃金殼,給我房子!”立時,土坡變平地,一棟富麗堂皇的走馬轉角樓拔地而起,無數家丁放牛的放牛,種田的種田;有的挑水,有的澆花,有的做飯,有的掃地,有的吹簫,有的跳舞,雞鳴犬吠,鼓樂昇平,儼然是地王之家!老三穿綢著緞,他的妻子穿金戴銀,珠光寶氣,美若天仙。寨子裡的人見了,睜大眼睛,無不嘖嘖稱讚。老三讓寨子里人都到他家去吃住,不收一分錢。人們都誇老三是好人。

  老大、老二儘管成了財主,但那些田要他們自己去種,那些糧要他們去買,那些羊要他去照管,每天操心不少,費力不少,比起老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神仙一樣的日子,真是天上地下!再看看原以為氣派的大房子,簡直連老三的廁所都比不上!

  老大、老二氣不打一處來。於是他們在一起商量了一個計策。這一天,他們裝成一副窮兮兮的樣子,來到老三面前,哭喪著臉對老三說:“三弟啊,你從小是一個懂事、本分、善良的人,你看如今你過的日子象皇帝一樣,大哥、二哥還風裡去雨裡回的種田耕地,讓人們笑話。這不光是大哥、二哥丟臉,連你老三也臉上無光啊!我們商量過,不如將你的房子換給我們住,你去住我們的房子,反正你有的是錢,可以再建房子,重置家業。”老三是老實人,看到兩位哥哥傷心的樣子,很是同情,對他們說:“三弟我能有今天,全是你們弟媳的功勞呢……這事我要問問她。”龍女笑嘻嘻地對丈夫說:“既然兩個哥哥存心要換房,就換給他們吧。”

  於是,他們請寨老來家,寫下文憑契約,房屋、家產等物一切互換,不準搬動,不得反悔。老大、老二欣喜若狂,第二天就把房子換了,老三搬到老大、老二那裡去住。

  老大、老二邀請鼓樂吹吹打打,大擺宴席,熱鬧了三天三夜。晚上大家都喝醉了,也熱鬧累了,老大、老二和家人沉睡了一夜,第二起來,太陽都升得老高了。一看,全是睡在荒山野地裡,遍地是荊棘叢生,哪裡有什麼大房子!

  老大、老二打聽了半天才知道,原來老三在龍王那裡得到一隻寶貝黃金殼,有求必應,現在龍王看到老三過上了好日子,收回了黃金殼,這裡當然就是荒野了!

  老三過著幸福的日子,老大、老二卻還是一貧如洗…

  :半邊山的傳說

  距平壩縣羊昌布依族苗族鄉政府約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半邊山。這座山一峰壁立,險峻高聳,直插雲端。山的西面坡勢較緩,長滿巖杉、冬青、青鋼等樹木,一年四季林深草茂,綠意盎然,山下居住著幾十戶布依人家,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山的東面壁陡壁直,草木不生,高逾千仞,猿猴也難以攀越。那山彷彿是被一把巨大而鋒利的斧子齊斬斬劈開,只剩了一半,“半邊山”由此得名。

  關於半邊山,當地有一個傳說。

  很早很早以前,貴州、廣西及其以東一帶,是一片汪洋大海,沒有人煙,而云南那邊卻是崇山峻嶺,山壓山,峰疊峰,沒有一片供人們居住、生存的平地,甚至連路都不通。那時秦始皇已經統一了天下,由於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生產發展,人口越來越多。北方風沙滾滾,荒涼貧瘠,環境惡劣,不適宜於居住;南方氣候溫和,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是居家過日子的好地方。愛民如子的秦始皇聽取了大臣們的建議,決定把雲南的山趕來填平貴州、廣西東面的這一片海子,為百姓開闢出一片繁衍生息的樂土。

  秦始皇帶著一車天外隕鐵、三車精炭和七七四十九個工匠上了終南山,煉鑄趕山的神鞭。他們在終南山巔的一個大石洞裡設爐生火,日夜不停地煉鑄神鞭,煉了九九八十一天,終於煉成了一根烏黑髮亮、具有神奇力量的神鞭。這根神鞭揮動起來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趕山山動趕地地行,是一件令天地變色、鬼神發愁的寶物。秦始皇帶著神鞭下了終南山,開始了他趕山填海的行動。

  秦始皇站在雲南那一片山中央的大黑山上,揮起神鞭,向東方一指,大吼一聲:“走!”頓時天色無光山搖地動,那一片黑壓壓的大山向著他手指的方向移動了,慢慢向貴州這片大海子移過來。

  秦始皇日夜不停地填海,驚動了東海龍王,看到大海一天天被填塞,一天天變小,他一籌莫展,唉聲嘆氣。龍王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三個兒子都成家先後到西海、南海、北海去當海龍王了,只有最小的女兒在身邊。龍女看到父王愁眉不展,心事重重,茶飯不思,就問龍王:“父王有何心事?說出來女兒聽聽,讓女兒為您分憂,千萬別愁壞了身子。”

  龍王嘆了一聲氣說:“孩子你有所不知,那秦始皇在終南山上煉成一根神鞭,打山山動,打地地行,要將雲南的那一片山趕到東面來填平海子。如今我們的大海一天天變小,要不了多長時間,大海將不存在,我們到哪裡安身呀!這事不能不讓為父發愁。”

  龍女想了想說:“此事父親先莫愁,讓小女去將秦始皇那根神鞭盜來,讓他不能趕山填海。”

  龍王轉悲為喜,囑咐千萬小心,秦始皇是真命人主,神力驚人,不好惹的。龍女說自己會小心行事,辭別父王,變成一個漂漂亮亮的農村姑娘,離開龍宮,游出了東海。

  龍女看到秦始皇站在大黑山上,威武地揮動神鞭,驅趕著黑壓壓的大山,不斷地填海子,那些山快到龍宮門口了。她駕起一朵白雲,悄悄飛到大黑山上,手提著一個竹籃,竹籃裡裝著一壺酒和幾碟小菜,笑吟吟地來到秦始皇面前。

  龍女說:“大哥,你趕山填海,造福人間,真是太辛苦了。小女特備一點酒菜,前來慰勞慰勞大哥。”

  秦始皇懷疑地看著龍女,說:“這裡山高路險,荒無人煙,你是怎麼來的?”

  龍女說:“大哥你能不辭辛勞趕山填海,小女子難道還會在乎爬爬山、走走路嗎?”

  秦始皇覺得她說得有道理,就讓她坐在自己身邊。秦始皇聚精會神地揮動神鞭趕山填海,龍女揭開酒壺,將酒倒在一隻小碗裡,搖啊搖啊,那酒香就漫溢位來。秦皇島幾天幾夜沒有吃飯喝水,聞到酒香不覺嚥了一下口水,看那碗香氣撲鼻的酒。龍女將酒端到秦始皇面前,笑著說:“大哥喝一點酒解解渴吧,喝一點酒更有力氣趕山填海。”

  秦始皇忍不住接過那碗酒,一口喝了下去。秦始皇不知道,那酒是小龍女用龍宮九九八十一種海花釀製成的,香味濃烈,酒勁非常大。人聞一聞,要醉幾個時辰;喝上一口,要醉幾天幾夜。秦始皇喝了一大碗,當時就頭重腳輕,拿不住神鞭,醉倒在地上。小龍女盜得神鞭,高高興興回龍宮去了。

  秦始皇喝了小龍女的酒,加上又累又乏,一睡睡了三天三夜。他醒來一看,所有的山都停留在原地不動了,神鞭也不見了,那姑娘也不見了。他吃了一驚,想想發生的事,才知道自己喝了別人的酒,上當受騙,神鞭被盜,已無法趕山填海了。他悔恨不已,從腰間拔出寶刀,一刀砍向附近的一座巖山。那山被一劈兩開,山的一半留在原地,另一半應聲飛到貴陽花溪附近,今花溪有座半邊山,就是那時形成的。民間傳說,貴陽花溪的那半邊山,與平壩羊昌的這半邊山,原本就是一座山呢。

  秦始皇無法完成他趕山填海的大業,被他從雲南趕來的那些山,停留在貴州,而廣西東面卻是一片汪洋大海。如果不是秦始皇好酒貪飲,神鞭被小龍女盜走,貴州不會有那麼多的山,東海不會有那麼大,會有更多的陸地供人們居住生活,那是多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