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花萼樓遊玩攻略

  花萼樓位於大埔縣大東鎮聯豐村,距縣城有45公里,距今有近400年的歷史,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去梅州花萼樓旅遊之前,不妨先來看看以下旅遊攻略。

  梅州花萼樓旅遊攻略

  【景區攻略】:

  1、圍樓

  ——客家民居是我國五大民居之一,主要包括圍樓、五鳳樓、圍龍屋、門堂屋等類。圍樓包括圓樓和方樓,主要分佈在福建西南部和江西南部,在廣東也有星散分佈,門堂屋和圍龍屋主要分佈在廣東省客家地區,圍樓是客家民居的一種型別,這種民居的外形或圓或方,有如堡壘。它的特點是外牆厚達1米以上,用生粘土、砂、石灰混合夯築而成,堅固度如混凝土。底層不設窗戶。兩層以上按一定方位開設小而方的槍炮眼形小窗,平時可以採光,有盜警時,則是實用的槍炮眼。整座大樓,僅設一個大門,門板厚實,系用上好木料加鐵板製成。門內還置有直柱、橫木交叉槓栓。頂屋還有哨樓和槍炮眼。圍樓屋內開有水井,一層是雜物房、牲口欄及廁所等;二屋多是糧食倉庫,也可住人;三層以上住人。圓樓一樓的中間大都有活動空間。

  2、花萼樓

  ——花萼樓佔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86平方米,屬土木結構的圓形建築。共有三環,內環為一層30個房間,二環為二層60間,外環為三層120間,共有210個房間。樓高11.9米,樓的牆體用生土夯築而成,底層寬2米。頂層寬1.3米,樓頂為木樑灰瓦。樓的第一層不設窗,第二、三層牆上設有內小外大呈三角的槍眼,整座樓只有一個大門供出入,大門框用厚而寬的花崗岩石板組成,大門板釘上堅厚的鐵皮,這些門窗設施是為抵禦外人侵擾而特意設計的。樓內有面積為283.4平方米的圓形天井,用大小不等的鵝卵石鋪成,中心裝飾著一個直徑3米的古錢幣圖案,寓意著人們祈求豐衣足食的心願。天井一側有口古井,用於防火和生活之用。樓內這有礱、碓等生活設施。整個土樓佈局合理、通風采光、冬暖夏涼。現樓內住著十多戶林姓人家。

  【住宿】:梅州大埔縣瑞錦酒店是金帆實業續大埔金帆大酒店及梅州瑞園酒樓又一力作。座落於客家的香格里拉—美麗的大埔縣城中心,位於威武的五虎山下,梅潭河畔,毗鄰具濃郁客家風情的西湖公園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書法公園,依山傍水,景色秀麗。

  【美食】:當地的白玉餐廳的食物很是可口,而且價格實惠,很受廣大遊客的青睞。

  【最佳遊時】: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交通】:遊客可到大埔客運站乘坐到大東的班車,6:50、8:50、13:40、15:20各一趟。然後乘摩的前往。回程最晚一班16:40。

  【地址】: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大東鎮聯豐村。

  【小Tips】:1、根據建築物的範圍來看,最好安排四個小時來觀看。

  2、一定不能錯過的客家三大菜餚:鹽焗雞、釀豆腐和梅菜扣肉。

  梅州花萼樓傳說

  相傳花萼樓是由林姓的第五代上祖援宇公經手興建的,當年,援宇公家境清貧,衣不蔽體,為避風遮雨而寄宿在獅頭山上的一個石洞裡,常年來往於福建、江西、饒平等地,靠擔鹽,挑石灰為生。援宇公忠厚老實,為人正氣豪爽,雖家境貧寒,仍時常接濟更加貧困之人,深得鄉鄰口碑。

  據說,有一天,援宇公擔石灰到饒平回家,感覺很困,尚未吃飯寬衣便昏昏沉沉睡了,睡夢中,彷彿看見觀音娘娘端坐蓮花座,駕著祥雲,領著三頭白馬向他走來,朝他笑了笑便不見了,醒來後,他覺得很奇怪,便到山洞四周尋找,結果發現了三大缸白銀,於是他便用此銀兩建造了這座土圍樓,並把村裡所有沒有房子住的鄉鄰都接到這裡來住,因為所建圓形樓形似花萼,又取兄弟鄰居相親相愛之意,所以取名為花萼樓。

  後來人們就說這是大慈大悲的觀音娘娘同情人間的災苦,顯靈為他們蓋了這棟房子。為感其恩德,獅頭山上的石洞裡還供奉著觀音娘娘的蓮花座像,林姓族人逢年過節都會去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