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收藏方法

  隨著國民投資的不斷增加,藝術品投資快速升溫,而其有中國“國玉”之稱的和田玉,無疑在所有玉石品種中佔據首屈一指的地位。那和田玉籽料有收藏價值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一、重工重料。籽料的品質好壞是決定它的收藏價值高低的首要因素。與此同時和田玉籽料的雕工好壞也是相當重要,因為粗劣的雕工會摧毀一塊好料,從而使得經過雕工後的和田籽玉遠不及和田籽玉原料的價值。同理可知精湛的雕工會使得其錦山添花,賦予籽料更多的審美價值,以及它的收藏價值是更上一層樓。

  二、選好玉料。一般來說,優質的籽料要到達“體淨、質潤、色正”三個需求點。體淨是指玉質的純潔程度,要求沒有雜質、綹裂等瑕疵。質潤是指具有油脂光澤,細膩溫潤。色正是指顏色要達到純正,以一種顏色為主色,色彩越是純潔,則玉質越好。只要在這三方面都優質的玉石才是最佳的籽料。

  三、首選藝術品。和田玉籽料製成的玉器通常有藝術品和商品這兩個種類之分。藝術品是指由玉雕大師精心琢而成的,在玉料以及玉器的雕工上都十分用心,這類玉器也很有特色,獨特並且精美,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間。商品則是一般的和田玉玉器,隨處可見,以及用的玉料較差,而且在雕工和器形上也是並無亮點可見,那麼這類玉器就只能作為飾品或是商品,但是它們幾乎是不具有升值的空間。

  和田玉籽料收藏鑑定方法

  第一,色系辨別,仔料拿在手上,在正常燈光或日光下看,遠看、近看色系都不變,屬於溫潤、柔和的白。山料,在正常燈光或日光下看,近看時白度正常,拿遠看則有點發青的感覺,尤其和仔料樣本放在一起,利用這個方法相比較時,近看、遠看,可以看出差異,由於這個目測法屢試不爽,是很好辨別玉料的方法。無論玉的白度看起來再怎麼白,不屬於和田仔料的玉帶遠看,還是會偏藍或青色系。此法和有無汗毛孔方法同樣適用於有皮色的仔玉。

  第二,從籽玉的裂紋來辨認:大家都知道,皮色是籽玉的重要特徵之一,自古以來和田仔玉以皮為貴質虎皮籽,鹿皮籽,秋梨籽,都十分難覓,但是天然形成皮色的概率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玉質緊密純淨的好籽玉根本不會形成皮色,很多的籽玉都沒有皮,很多山料磨光假皮仔已經達到可以亂真的地步,如何鑑別它的真偽呢?這時候,籽玉的裂就成了它的一個重要鑑別標誌。籽玉在河床中歷經千百年的沖刷碰撞,多多少少都會有一點裂,裂隙中往往侵入皮色,這些裂只要不影響主體都是好料. 磨光籽和滾筒料料型相對都十分完美無缺,很少有裂,並且可以看出有多個初始的磨光的切面,所以裂也是辨別真籽玉的標誌!

  第三, 水草狀侵染,一些仔料表皮呈水草狀侵染,這可以說是仔料鐵的證據,因為這種水草狀侵染不是短時間人工染色能夠形成的,而是幾千甚至幾萬年礦物質侵染的結果。金屬鹽與仔玉長期接觸,沿淺裂隙向兩邊與仔玉的纖維狀結晶體之間發生物質交換,形成這種帶有毛刺狀的水草狀侵染,這是時間的印記,這種侵染潛伏在裂隙兩邊的玉皮之下一點點。

  第四,從籽料的皮色來入手,真籽料是在河水中經千萬年沖刷,自然受沁,只會在質地軟鬆的地方沁入顏色,在有裂紋的地方顏色比較深。這種皮色是相當的自然,也就是大家總講的活皮。它的顏色浸入玉內有層次感,皮和裡面的玉感覺是一致的。皮上的顏色應是由深入淺,裂隙上的顏色應是由淺到深。不過真正好的籽玉是不長皮的,即使是有,也是星星點點,或在細小的裂子裡。那活皮的色是從玉里透出來的。

  怎樣鑑定和田玉籽料

  第五,從汗毛孔辨認,有無汗毛孔,是鑑別真假籽料的重要一點。真正的籽料,無論多麼細膩,它的表面,會有無數細細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面板上的汗毛孔。所以那一般就講汗毛孔.這種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表面現象,絕不是人工可以偽造出來的,在十倍放大鏡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肉眼一般看不到***。用汗毛孔來鑑別真假籽料非常有效。但差非所有全部的籽料都能清楚看見汗毛孔,特別是經過打磨拋光後的成品雕件。 因為滾料上面有滾磨過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沒有自然狀態下的“汗毛孔”。

  和田玉籽料收藏鑑別方法

  羊脂白玉白玉

  羊脂白玉:表示優質白玉,顏色呈脂白色,可略泛青色、乳黃色等,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綹裂較少,可有水量石花等,雜質一般10%以下,糖色少於30%。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糖羊脂白玉的糖色部分佔30——85%。

  白玉:顏色以白色為主,可略泛灰、黃、青等色調,質地緻密細膩,油脂性適中,可見綹裂。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白玉、糖白玉、糖玉。糖白玉的糖色部分佔30——85%,糖色達到85%以上的稱之為糖玉。

  青白玉和青玉

  青白玉:是介於白玉和青玉之間的品種,顏色以白色為基礎色,帶有灰綠色、青灰色、黃綠色、褐色、灰色等淺——中等色調,半透明或微透明狀,質地細膩緻密,油脂一般,半透明狀,可見綹裂。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白玉、糖青白玉。

  青玉:顏色有青至深青、灰清、黃綠等中等或深色,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青玉、糖青玉。

  黃玉和糖玉

  黃玉:淺至中等不同的黃色調,經常為綠黃色、粟黃色、帶有灰、綠等色調,根據帶糖色的多少可進一步細分為黃玉、糖黃玉。

  糖玉:由於次生作用形成的,受氧化鐵、氧化錳浸染呈紅褐色,黃褐色、褐黃色、黑褐色等色調,糖色部分佔到整體樣品85%以上時定名為糖玉。

  碧玉和墨玉

  碧玉:顏色以綠色為基礎色,常見有綠、灰綠、墨綠等顏色。

  墨玉:顏色呈灰黑或黑色佔30%以上。黑色多呈浸染狀、葉片狀、條帶狀、聚集,可夾雜白或灰白色,多不均勻。

  青花玉:黑白色混合,變化多樣如水墨畫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