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節氣養生食譜

  小滿前後,飲食要略偏於清涼,切忌過於溫熱而損傷陰津;也不宜過於寒涼滋膩,反使暑熱內伏,不能透發。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白鯽滾荷包蛋:

  配料:白鯽魚500克、雞蛋3個、生薑3片、胡椒粉適量。

  做法:白鯽魚宰洗淨,慢火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剷起;雞蛋煎為荷包蛋狀,剷起;起油鑊爆香薑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武火滾沸,下白鯽魚滾片刻,下荷包蛋,滾沸後撒入適量食鹽、胡椒粉便可。

  功效:祛溼開胃

  荸薺冰糖藕羹:

  配料:荸薺250克,藕150克,冰糖適量。

  做法:荸薺洗淨去皮,藕洗淨切小塊。沙鍋加水適量,將荸薺、藕同入鍋內文火煮燉20分鐘時,加入如冰糖再燉10分鐘,起鍋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利溼,健脾開胃,止瀉固精。

  芹菜拌豆腐:

  配料:芹菜150克,豆腐1塊,食鹽、味精、香油個少許。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後用涼開水冷卻,控淨水待用。

  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味精、香油拌攪勻即成。

  功效:平肝清熱、利溼解毒。

  特點:清涼適口,夏令佳菜。

  冬瓜草魚煲:

  配料: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淨切三角塊,草魚剖淨,留尾洗淨待用。先用油將草魚***帶尾***煎至金黃色,取沙鍋一個,其內放入清水適量,把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先武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平肝、祛風、利溼、除熱。

  青椒炒鴨塊:

  配料:青椒150克,鴨脯肉200克,雞蛋1個,黃酒、鹽、幹澱粉、鮮湯、味精、水澱粉、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鴨脯肉劈成2寸長、6分寬的薄片,用清水洗淨後淋幹;將雞蛋取清和幹澱粉、鹽攪勻與鴨片一起拌勻上漿;青椒去籽、去蒂洗淨後切片。

  鍋燒熱後加油燒至四成熱,將鴨片下鍋,用勺劃散,炒至八成熟時,放入青椒,待鴨片炒熟倒入漏勺淋油。

  鍋內留少許油,加入鹽、酒、鮮湯、燒至***後,再將鴨片、青椒倒入,用水澱粉勾芡,翻炒幾下裝盤即成。

  功效:溫中健脾,利水消腫。

  小滿節氣祛溼食物

  冬瓜: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適用於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症。

  洋蔥:具有和胃下氣、化溼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適用於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鯽魚:有健脾利溼的功效,適用於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鮑魚:具有養血柔肝、滋陰清熱、益精明目、利溼行痺的功效,適用於陰虛內熱、血枯經閉、乳汁不足、陰虛陽亢、夜盲內障,以及溼熱內蘊所致的五淋、黃疸等病症。

  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慾不振等症。

  高梁:有健脾益腎、滲溼止痢的功效,適用於小兒消化不良、溼熱吐瀉、下痢等症。

  苡仁:有利水滲溼、健脾止瀉等功效,適用於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溼痺痛、脾虛洩瀉、扁平疣等病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溼等功效,適用於暑溼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洩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水芹: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於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