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讀後感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記錄了華夏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和成就。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在大約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通常把這段歷史叫做“上下五千年”。這期間,在華夏土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故事,出現一個個叱吒風雲的人物,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我最近有幸精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讓我感慨萬千。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教給了我們一個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比如:《盤古開天地》、《臥薪嚐膽》、《火燒赤壁》、《鄭和下西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數《臥薪嚐膽》了。《臥薪嚐膽》講的是越王勾踐興越滅吳,報仇雪恨的故事。春秋時期,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後,又被抓去當人質。於是,勾踐忍辱負重,自稱賤臣,對吳王執禮極恭。就這樣,勾踐在吳國屈辱地度過了三年,最終博得了吳王夫差的歡心,放勾踐歸越。勾踐歸國後,為了激勵自己不忘報仇雪恥,睡覺時不鋪褥子而鋪上柴草。還在房間內掛了一個苦膽,每頓飯前都要嘗一嘗。後來又在范蠡和文和的輔佐下,勵精圖治、富民興國。並使用了許多辦法麻痺吳國,其中就有大家都熟悉的“美人計”。最終,勾踐滅掉了吳國。學習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失敗並不可怕,只要不屈服於命運,不斷警醒自己,不斷磨礪自己,就能獲得新生的機會。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不僅故事扣人心絃,更讓我們積累了許多歷史、文化知識。從這本書中,我知道了許多“中國歷史之最”。比如: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地理書——《三海經》,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郭守敬,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像這樣有趣的文化歷史知識真是數不勝數。我為這些“中國歷史之最”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學習了許多歷史故事,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還讓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這真是一本值得我們一讀再讀的好書啊!

   篇【2】

  上個暑假,我攻讀完了《中華上下五千年》,裡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就像明燈一樣在指引我前進。

  在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是“神農嘗百草”。它的故事情節令人緊張。它在講炎帝為了人民能夠擺脫病痛,不怕危險、艱難的事。

  傳說炎帝成了部落首領後,他忠心耿耿,積極為人民做好事。他發現,人們因為沒有固定的飲食,什麼都吃,連一些有毒的東西都吃了。所以,吃了以後,人們就開始生病。這個問題可讓炎帝急壞了。一天,他在踱步的時候,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親自去嘗一嘗,看看哪個有毒,哪個沒毒。讀到這,我想:萬一他也中毒了怎麼辦?他想到這些了嗎?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繼續往下讀。正好,書上解開了我心中的謎團:他雖然想到了這一點,但是,為了人民的安危,他必須這麼做。我自豪地想:原來,中華民族還有這樣為了人民,而犧牲自己的偉大的人啊!

  炎帝出發了,他開始嘗百草了。有一次,他竟中了70多次毒,而他卻毫不在乎。只要不死,他就會繼續走,繼續嘗。不過,有一次,炎帝嚐到了一種含有劇毒的“斷腸草”。終於,腸子爛了,停止了呼吸。但是,炎帝造福了後代,發明了五穀,他這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當我面對困難時,我會退縮;當我身處在茫茫世界中,我會感到孤獨;當我面對社會中的茫茫人海時,我會感到無助……可是炎帝不會,他一定會勇往直前。

  在我讀這篇文章之前,我連發個本,撿個筆都不願意。同學們都不願意託我辦事。讀完之後,我深有感觸。以後,我經常幫助有困難的同學。

  雖然炎帝死了,但他這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卻永垂不朽。

   篇【3】

  我竟沒想到一本《中華上下五千年》讓我痴迷了一整個下午,從中午到傍晚,一發不可收拾。

  這本書主要記載的是有關於中華民族的五千年的歷史。它凝聚了各個時期的故事,將它們編成一本具有歷史價值的書——《中華上下五千年》。讀完這本書,讓我對“歷史”充滿了興趣。

  書中的歷史故事我們很多都耳熟能詳,例如大禹治水,陳勝吳廣起義,赤壁之戰,鄭成功收復臺灣等等。其實我覺得,作者在寫此書的時候不僅是想讓讀者瞭解歷史事實,而且還想讓我們體會古代人們的智慧與勤勞。其實每個故事的發生一定會有它的起因,而有些歷史典故還會讓現代人讚歎不已,甚至作為借鑑,在當今社會還有著同樣顯著的效果。這些,無不證明古代人們的智慧。

  在這本書中,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公元前283年藺相如完壁歸趙。當時,趙王有一塊價值連城的“和氏璧”,而秦王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趙國十分樂意,但又怕被欺騙,頓時束手無策。為了以防萬一,趙王派藺相如去保護“和氏璧”。但是,當秦王拿到“和氏璧”後卻毫無拿城換壁之意,見大事不妙,藺相如急中生智,說:“這璧有點瑕疵。”於是秦王信以為真把“和氏璧”給藺相如看,秦王上了當,沒辦法,只好拿出地圖把交換的城指給藺相如看。這次藺相如為了不再上當,在舉行換璧儀式之前,藺相如叫人偷偷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最終藺相如戰勝了秦昭襄王,成功地完璧歸趙。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古代人們的智慧結晶,藺相如在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急中生智,轉危為安。這除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紮實的基礎,還要臨危不亂,學會觀察別人。而這些都是現代人難以實現的,要不遇到挫折就不再前進,要不就膽小如鼠,看見大場面就緊張,語無倫次。所以我們要從別人的成功中獲取經驗,擇善而從,勇於挑戰自己。

  自古以來,多少以弱勝強的故事,像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這些都證明了弱者對強者不一定是以慘敗告終,很多時候,決定戰爭勝負的不是兵力的多少,而是比拼將領的智慧。

  慢慢地閱讀完最後一頁,一個個歷史故事猶如放電影般的在我的腦海中不停地浮現。《中華上下五千年》讓我瞭解了歷史,體會到古代人的智慧與辛勤,更促使我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