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豆角中毒

  豆角,各種豆科植物果實的統稱,其中包括菜豆、大豆、豇豆等,或特質豇豆和菜豆。豆莢長而像管狀,質脆而身軟,常見有白豆角和青豆角兩種。豆角是夏天盛產的蔬菜。含有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嫩豆莢肉質肥厚,炒食脆嫩,也可燙後涼拌或醃泡。

  豆角因地區不同又稱為菜豆、芸豆、梅豆角、芸扁豆、彎子、滾子等,是人們普遍食用的蔬菜,常因烹調不當食用後中毒。那麼我們?

  ***1***中毒成分和機理:一般認為與豆角中毒有關的毒成分是豆角所含的皁貳和紅細胞凝集素,具有凝血作用。

  ***2***中毒原因及預防:主要是因為烹調時未熟透,食後引起中毒。如水焯後做涼拌菜、炒食,未能徹底破壞其所含毒成分,一般燉食者很少發生中毒。

  豆角宜燉食,炒食不要過於貪圖脆嫩,應充分加熱,使之徹底熟透。

  ***3***中毒症狀:潛伏期半小時至3小時,長者可達15小時。食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少數人有胸悶、心慌、出冷汗、手腳發冷、四肢麻木、畏寒等,體溫一般正常。一般病程短,恢復快,預後良好。

  ***4***診斷:有進食未熟透豆角史,以胃腸炎為主的中毒表現,有條件時可檢驗豆角中的紅細胞凝集素。

  ***5***急救與治療:通常無須治療,吐瀉之後迅速自愈。吐、瀉嚴重者可對症治療,有凝血現象者,可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等。

  相關知識:

  食用價值

  豆類蔬菜主要包括扁豆、刀豆、豌豆、豇豆等;大部分人只知道它們含有較多的優質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好的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也高於其他蔬菜,卻不知道它們還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中醫認為,豆類蔬菜的共性是性平、有化溼補脾的功效,對脾胃虛弱的人尤其適合。但是,根據種類的不同,它們的食療作用也有所區別。

  食用功效

  四季豆性甘、淡、微溫,歸脾、胃經;化溼而不燥烈,健脾而不滯膩,為脾虛溼停常用之品;有調和臟腑、安養精神、益氣健脾、消暑化溼和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脾虛兼溼、食少便溏,溼濁下注、婦女帶下過多,還可用於暑溼傷中、吐瀉轉筋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