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馗拜母的傳說

  民間傳說劇對傳說故事內容明顯具有本質性繼承和枝節性改創的特點。小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關於鍾馗拜母的故事傳說,希望大家喜歡。

  《鍾馗拜母》

  相傳有一天,南海觀世音駕著祥雲來到江南,當地土地公公趕緊迎接。觀音問:“此地是否有作惡多端的刁民?”土地公公回稟說:“據小神所知,鍾家山有個名叫鍾馗的人,對母親很不孝。輕則罵,重則打,其行難以饒恕,望菩薩施恩點化他。”觀音點了點頭,駕著祥雲飛走了。

  鍾馗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是母親含辛茹苦把他養大。他樣子生得十分醜陋,大腦殼,紅頭髮,凸眼睛,鰱魚嘴,絡腮鬍,身子又粗又壯,活像一頭牛牯。他又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屠夫,人稱他是“鬼見怕”。鍾馗年過四十,還沒娶上媳婦。因此,他常常抱怨母親將他生得如此難看。母親年歲已高,手腳沒有以前靈便,伺候鍾馗稍有不周,不是換來凶喝辱罵,就是拳打腳踢。雖說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母親還是怕他怕得不得了。

  這一年五月初五,正是鄉里善男信女朝拜觀音的時候。鍾馗站在道旁,呆呆地望著去觀音廟朝拜的人群,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滋味。觀音變成一位老翁,走到鍾馗面前笑眯眯地問:“小兄弟,站在這裡發什麼呆?你怎麼不去朝拜菩薩?”

  鍾馗見老者慈眉善目,連忙回答:“我也想去朝拜觀音,怎奈天天幫人殺豬,去不得!”老者說:“朝善只需真心誠意,不必如此計較,不如你從今天起就吃齋吧。只要心意到了,觀音是不會怪罪你的。”鍾馗聽老者之言很有道理,便想追趕朝聖的人群,轉念一想,為難地說:“可……我的屠刀沒有地方放。”老者又出主意說:“把屠刀投入那邊的山塘不就得了。”鍾馗聽從了老者的話,丟下屠刀就跟一群朝拜觀音的信徒們走了。

  約莫走了十幾里路,鍾馗想:朝拜菩薩是為了懺悔過錯、積德行善,而我把屠刀丟在山塘,倘若有耕牛下塘戲水,屠刀割破牛腳,牛受了傷不能耕田,豈不是害了農夫?還有,要是有小孩下塘摸魚捉蝦,被屠刀割傷了手腳,小孩的父母該多麼傷心?那更是罪過。

  於是,鍾馗匆匆折回把丟棄在山塘裡的屠刀撈上來,脫下身上血跡斑斑的圍裙,把屠刀包好背在自己的背上,再匆忙去追趕朝拜的人群。

  鍾馗餓著肚子一直走到天擦黑,也沒有趕上朝聖的人群。他前眺後望,只見四野暮色蒼茫,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他不禁心裡發怵,加快了腳步。走了不到半個時辰,忽見山坡上有一座茅屋,從裡面透出絲絲亮光。他走近一看,竹編的房門虛掩著。輕輕推開門,他看見一個衣著樸素、舉止端莊的中年婦人坐在四方的竹桌旁,就著油燈的亮光正聚精會神地做針線活兒。

  鍾馗一看,婦人周身散發一股祥和之氣,也不好意思像以前那樣粗聲粗氣地講話了,這還是他平生第一次如此這般輕聲細語:“大嫂,我能不能進來歇歇腳,討口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