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有哪些史記故事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在中國史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那你知道司馬遷史記故事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司馬遷史記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司馬遷史記故事:子之亂國

  燕王噲在位的時候,任用子之為國相,子之主決國家大事,位尊而權重。蘇秦在燕國的時候,曾和子之結親,蘇秦的弟弟蘇代也和子之交往密切。蘇代曾作為齊國的使臣出使到燕國,燕王問他:“齊王這個人怎麼樣啊?”蘇代回答說:“別的先不說,首先一點,他肯定不能稱霸。”燕王問:“為什麼呢?”回答說:“因為他不信任他的大臣。”蘇代說這些話的目的是為了刺激燕王,使他尊重子之。燕王聽了蘇代的話之後果然對子之更加寵信。

  不久,有人勸燕王將王位讓給子之,他說:“人們之所以稱道堯為君賢聖,是因為他把天下讓給了許由,許由沒有接受,於是堯有了美名而實際上並沒有失去天下。如果現在您把國家讓給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但卻表明您和堯有同樣的高尚品德。”燕王於是把國家託付給了子之。有人又對燕王說:“大禹舉薦了伯益,卻任用啟的臣子當官吏。等到大禹年老時,又認為啟不足以擔當治理天下的重任,把君位傳給了伯益。不久,啟就和他的同黨攻打伯益,奪走了君位。天下人都說大禹名義上是把天下傳給了伯益,而實際上接著又讓啟自己奪了回去。現在大王說是把國家託付給了子之,但官吏卻沒有一個不是太子的臣子,這正是名義上把國家託付給子之,實際上還是由太子執政啊。”燕王於是把俸祿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收起來全部交給了子之,以表示他對子之的信任。子之於是面南而坐,行使國王的權力。燕王噲等到年老力衰,不再處理政務,反而成為了臣子。子之實際上根本沒有處理國家大事的能力,他當政三年,燕國大亂,國內人人自危,這時,市被和太子平謀劃攻打子之,一場大難即將來臨。

  司馬遷史記故事:析父論古

  公元前530年,楚王攻打徐國,想以此來恫嚇吳國。當時,靈王把軍隊駐紮在乾谿正在等待伐徐的訊息。靈王與各位大臣商議說:“齊、晉、魯、衛,他們受封時都曾接受了寶器,只有我國沒有。我如果派使者到周把鼎要來作為分封的寶器,周王室會給我嗎?”析父回答說:“他一定會給君王的!我們的先王熊繹住在偏僻的荊山時,曾乘坐簡陋的車子,身穿著破衣爛衫,跋山涉水地侍奉天子,把桃木弓、棘枝箭進貢給周王室。齊國君是周王的舅父;晉和魯、衛國君是周王同母弟弟。因此,他們都有寶器,唯獨楚國沒有。周王室今天和那四個國家都侍奉您,將對您唯命是從,怎麼敢吝惜鼎呢?”靈王又問道:“過去,我們的遠祖伯父昆吾住在原來的許國,可鄭國人現在卻貪婪地佔據著那塊田地不給我,如果我去要回,他們將給我嗎?”析父回答說:“周王室不吝惜鼎,鄭國怎麼敢吝惜田呢?”靈王又說:“過去諸侯們都認為我國地處偏遠而畏懼晉國,今天我擴大加固了陳、蔡、不羹的城池,備有一千輛戰車的兵力,諸侯們怕我嗎?”析父回答說:“他們當然害怕了。”實際上,析父是一個陰險的小人,而靈王絲毫沒有發覺析父的用意,反而在那裡高興地說:“析父善談往古的事啊!”

  司馬遷史記故事:曲沃代晉

  晉穆侯在位的時候,迎娶了齊國的姜姓女子做夫人。幾年以後,齊國夫人生下了太子,取名叫仇。又過了幾年,穆侯的另一個夫人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成師。對此,晉國的大臣師服說:“真奇怪啊!君王大給兒子起名叫仇,就是仇敵的意思。小兒子叫成師,是巨集大的名號,就是有成就的意思。人的名號是自己或者他人命取的,而這個人的內容實質則是由自己的行為確定。如今,太子與庶子的名號相反相逆,難道日後晉國會有亂子嗎?”穆侯去世以後,他的弟弟趁機奪取了君位,太子仇被迫流亡國外。後來,太子率領他的黨羽回到晉國,襲殺了殤叔,奪回了君位,這就是晉文侯。

  文侯去世以後,太子伯繼位,就是昭侯。昭侯把他的叔父成師封在了曲沃,而曲沃的城池比晉國的都城翼城還要大。此後,成師增加了自己的獨立性,自號為桓叔,任命靖侯的庶孫欒賓為丞相,輔佐他治理封地。此時的桓叔已經五十八歲了,好修德政,仁義愛民,晉國的民眾大多歸附於他。於是那些有遠見的君子們說:“晉國的亂子遲早會出現在曲沃。末枝強於本幹,而且深得民心,國家怎麼能夠不亂呢?”果然,幾年以後,昭侯被他的臣子潘父殺死,潘父打算迎立曲沃桓叔。桓叔就想入國即位,但卻遭到國人一致反對,被迫退回到曲沃。國人殺死了潘父,擁立了昭侯的兒子平為國君,這就是孝侯。八年後,桓叔去世,他的兒子莊伯繼位,並率兵攻入翼城,殺死了孝侯。國人再次動員起來,擊敗了莊伯,迫使他退回曲沃,然後擁立孝侯之子為國君,這就是鄂侯。鄂侯在位六年去世,莊伯得知這個訊息後,再次發兵進攻晉國。周平王看到莊伯老是發動叛亂,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便命令大將虢公率兵援助晉國,攻打莊伯,再次迫使他退回曲沃。國人擁立鄂侯之子光繼位,這就是哀侯。

  莊伯去世以後,他的兒子稱繼位,這就是曲沃武公。哀侯八年,晉國進攻陘廷。陘廷人與武公合謀,在汾水旁攻擊了晉軍,俘虜了哀侯。於是,晉國人擁立哀侯之子為國君,這就是小子侯。後來,武公派韓萬殺死了俘虜的晉哀侯,曲沃的勢力越發的強大,晉國對它已經無可奈何。三年以後,武公誘騙小子侯會盟,小子侯前來赴約,武公趁機把他殺掉了。周桓王知道這件事後,對武公的大逆不道感到非常憤恨,就派虢仲率兵攻打武公,又迫使武公退回到曲沃。國人擁立哀侯的弟弟緡為國君。此後,晉國與曲沃又經歷了長達二十八年的爭鬥,曲沃武公最終滅掉了晉國,並把晉國的全部珍寶、器物都獻給周僖王。想以此得到周王室的認可,周僖王在如此豐厚的賄賂之下,便沒有追究此事,並策命曲沃武公為晉國的國君,封他為周朝的諸侯。後來,武公逐漸吞併了晉國全部土地,更名為晉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