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天官賜福由來的故事

  農曆正月十五日,謂天官下降賜福,是中國傳統節日上元節。下面是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歡。

  天官賜福由來的故事

  從前,蘇北農村每逢過年或蓋新房,都要寫“天官賜福”四個大字,高掛在房樑上,據傳這是為紀念戚天官的。

  明朝崇幀年間,朝中有位姓戚的天官,這人做官廉潔清正,剛直不阿。

  有一年,戚天官出外視察民情,發現泗州一帶遭大旱,赤地千里,顆粒無收,餓死的人不少。回京後,他立即向皇帝奏了一本,求皇上大開恩典,免泗州皇糧三年。不料,當時朝中的西宮娘娘從中作梗,皇上聽了她的讒言,藉口“刀兵連年、國貧庫空”,沒有準旨。

  事隔不久,西宮娘娘要回故里四川遊玩,為了賣弄她的威風,便要皇上下旨免去四川皇糧三年。但皇帝下旨要經過戚天官手。戚天官一看,十分惱火。“泗州天災地氣不準免徵皇糧;四川連年豐收,卻免稅賑糧,哪有這個道理?”一氣之下,他冒著殺身之禍,竟提筆將“四川”二?a href='//' target='_blank'>智商硎?悖??ldquo;免四川皇糧三年”變成“免泗州皇糧三年”,聖旨一下,泗州萬民歡呼。

  事情很快傳到西宮娘娘耳朵裡。她在皇上面前大哭大鬧,說戚天官犯了欺君之罪。皇上當即降旨,要問戚天官死罪。

  金鑾殿上,戚天官視死如歸,說咱已擅改聖旨,死而無怨。只是今後望皇上明察秋毫,以江山社稷為重。說罷,起身就去伏刑。當時滿朝忠良紛紛跪下,向皇上求情,皇上自覺理虧,只好免了天官死罪。

  戚天官雖說免了一死,西宮卻還不肯放過他。有一天,西宮娘娘與皇上下棋,她連勝三盤,便得意地說:“萬歲,妾勝你一人,便勝了天下人。”皇上說:“不,朝中有勝你之人。”

  一天上朝畢,皇上要威天官和西宮下棋、戚天官明知西宮娘娘不會有好果子給他吃,只是皇上說了,只好應允,但天官要求皇上答應三個條件:一、不在宮裡下棋;二、對弈要有時間限制;三、要有裁判者做見證。皇上-一應允,當下決定:地點在午門廊下,老皇自薦做公證人,對弈時間為日出日落。

  第二天日出,戚天官便與西宮下起棋來了,老皇在旁觀陣。

  第一局,戚天官敗給了西宮娘娘。第二局一開,天官集中兵力分割圍殲,打亂翅翼棋局,西宮娘娘輸給了戚天官。皇上在一旁觀陣,連聲讚揚天官的高超棋藝。

  第三局開戰,雙方各不相讓,都步步為營。天官想消磨時間,下個平局,所以下棋很慢,老皇觀陣有些膩了,肚裡也餓了,便自顧自吃飯去了。老皇離開後,午門前忽颳起一陣小風,西宮趁勢一抬手,用衣袖將天官一隻在盤邊的棋子掃落,棋子滾到案下。天官彎腰去拾,手剛觸到棋子,西宮娘娘馬上用腳將天官手一下踩住,喝道:“無恥!”便拂袖而去。西宮娘娘回宮後,大罵大鬧,以“風吹棋子落,調戲娘娘腳”為名,要老皇為她洗冤。

  戚天官回到天官府,立刻安排家小,打算去伏刑。家中老小不讓他去,正說著,御林兵已將天官府團團圍住,要捉拿天官問罪,戚天官一聽,一口咬下朝服上的金鈕釦,吞金而死。

  不久,訊息傳到泗州,萬民悲憤,為悼念天官,百姓便在泗州城西北堆一土丘,稱為“天官墓”。百姓都哭著說:“我們泗州百姓多虧天官賜福啊!”

  從此,每逢造新屋,都要在樑上貼上“天官賜福”的紅紙條,祈求戚天宮保佑。

  天官賜福的解釋

  【名稱】天官賜福

  【拼音】tiān guān cì fú

  【解釋】天官: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舊時用作祈福消災的吉利話。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六十七回:“又到三官廟叩頭,祝讚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事例】反正得有個天,“天官賜福”,字又太多了。 ***老舍《牛天賜傳》***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祈禱等。

  天官賜福的由來及應用

  舊曆正月十五日,謂天官下降賜福,稱上元節。《梁元帝旨要》:“上元為天官賜福之辰。”圖中天官人物及蝙蝠。天官頭戴如意翅丞相帽,五綹長髯,身穿繡龍紅袍,扎玉帶,懷抱如意。以天古、蝙蝠為主組成,“蝠”與“福”同音,藉以表達吉祥、天官降福之意。天官是授福祿的神人,天官大帝手執“天官賜福”四個大字橫幅,背靠花團錦簇的“福”字,頭頂腳下祥雲和五隻蝙蝠環繞,腳下壽桃,象徵著“多福多壽”,天官大帝把美好幸福生活賜予人間。

  “天官賜福”,語出《梁元帝旨要》:“上元為天官司賜福之辰;中元為地官赦罪之辰;下元為解厄之辰。”後來道教又以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司十月十五日生,屆期設齋誦經。明刻《三教搜神大全》卷一“三元大帝”載:“上元一品天官賜福紫微帝群,正月十五日誕辰。”中國民間則於春節***農曆新年***開始,敬天官以盼福音。

  中國民間貼對聯,上聯“吉慶有餘”,下聯“天官賜福”或“受天百祿”。其周圍再配上靈芝或雜寶,多用於祝賀生辰的畫稿、禮品裝飾等處。還有用於影壁上的方形裝飾畫—“福字燈”。一般內容為“天官賜福”,畫面上除繪有天官和“天官賜福”字樣處,再加四季花和祥雲等內容,是中國民間新年裝飾品。

  道教術語:天官賜福

  舊曆正月十五日,謂天官下降賜福,稱上元節。《梁元帝旨要》:“上元為天官賜福之辰。”圖中天官人物及蝙蝠。天官頭戴如意翅丞相帽,五綹長髯,身穿繡龍紅袍,扎玉帶,懷抱如意。以天古、蝙蝠為主組成,“蝠”與“福”同音,藉以表達吉祥、天官降福之意。天官是授福祿的神人,天官大帝手執“天官賜福”四個大字橫幅,背靠花團錦簇的“福”字,頭頂腳下祥雲和五隻蝙蝠環繞,腳下壽桃,象徵著“多福多壽”,天官大帝把美好幸福生活賜予人間。“天官賜福”,語出《梁元帝旨要》:“上元為天官司賜福之辰;中元為地官赦罪之辰;下元為解厄之辰。”後來道教又以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司十月十五日生,屆期設齋誦經。明刻《三教搜神大全》卷一“三元大帝”載:“上元一品天官賜福紫微帝群,正月十五日誕辰。”漢族民間則於春節***農曆新年***開始,敬天官以盼福音。漢族民間貼對聯,上聯“吉慶有餘”,下聯“天官賜福”或“受天百祿”。其周圍再配上靈芝或雜寶,多用於祝賀生辰的畫稿、禮品裝飾等處。還有用於影壁上的方形裝飾畫—“福字燈”。一般內容為“天官賜福”,畫面上除繪有天官和“天官賜福”字樣處,再加四季花和祥雲等內容,是漢族民間新年裝飾品。


猜你喜歡:

1.怪相真仙鐵柺李的故事

2.關於節日的故事30字

3.

4.關於貼“福”的傳說

5.九尾白狐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