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口炮臺旅遊攻略大全

  大沽口炮臺位於塘沽區大沽口海河南岸,是入京咽喉,津門之屏障。自古以來即為海防重鎮,素有“南有虎門,北有大沽”之說。

  大沽口炮臺位於天津市東南60公里塘沽區海河於渤海的交匯處,是“外接深洋,內系海口”的“海門古塞”。大沽口是京津門戶,海河要隘。

  炮臺始建於明代後期,清代多次進行修正。中國軍民冊曾在這裡多次浴血抗擊外國侵略者,1840年至1900年整整60年間,大沽口炮臺曾4次被帝國主義列強入侵,1858年***咸豐八年***5月,英法聯軍進攻大沽,大沽口炮臺失陷;1860年的侵華戰爭使天津淪為半封建、辦殖民地,開闢為通商口岸;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八國聯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並拆毀了大沽口炮臺。在1997年將炮臺遺址整修對外開放。

  大沽口炮臺現存炮臺3座,以威、鎮、海三字命名。大沽口炮臺已成為近代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的重要遺物,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沽口炮臺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從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間,外國列強為奪取在華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特權,於一八五八年,一八五九年,一八六O年,一九OO年先後四次對大沽口發動入侵他們依仗“船堅炮利”把大沽地區置於其鐵蹄蹂躪之下,乃至進逼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把譽為東方藝術宮殿的圓明園焚之一炬,迫使清統治者兩次離京出逃。在侵略者槍炮逼下,清政府簽定了一個個不平等條約。面對強大的侵略者,大沽地區軍民,一次次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同入侵之敵進行殊死搏鬥,向世界顯示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勇敢堅強的民族氣概。

  門票:

  5元

  開放時間:

  8:00-17:00

  建議遊玩時間: 1小時

  地址: 塘沽區大沽口海河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