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四個全面的學習心得體會

  “四個全面”作為黨治國理政的總綱領,是一個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必須準確把握“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辯證關係,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四個全面”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每一個“全面”都是一整套結合實際、繼往開來、勇於創新、獨具特色的思想系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指向;全面深化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關鍵一招”,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強大動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可靠保障,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駕護航;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支撐,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總的來看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處於統領地位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為實現戰略目標提供強大動力、可靠保障和根本支撐。認真研究“四個全面”的內涵實質,準確把握“四個全面”相互關係,深入落實“四個全面”基本要求,積極探索有效推進的方法路徑,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必然要求,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整體提高的客觀需要。只有正確認識理解每一項戰略舉措的戰略意義,把“四個全面”總要求貫穿於工作的全過程、各環節,使之同頻共振,形成合力,才能有效破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難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更為強大的推動力量。

  貫徹落實“四個全面”,系統全面地看待問題是重要方法。作為一個有機聯絡、相互貫通的頂層設計,“四個全面”既相互區別又相互關聯,每一個“全面”都互為動力,互為條件,共同構成了邏輯嚴密的體系,不可分割、不可偏廢。回顧中國發展歷程,正是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引領和黨的堅強領導,才保證了社會在正確的軌道上執行,正是法治與改革的相互配合、並駕齊驅,才推動了社會的協調發展,始終堅持系統全面、整體推進的科學方法論,是我們穩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條寶貴經驗。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改革、法治與黨的領導等各個方面的關聯性和互動性進一步增強,每一個方面的進展都會對其他方面產生重要影響,每一個方面又都需要其他方面協同配合。中國改革發展穩定的這種整體性特徵,決定了我們的各項決策部署,必須更加註重“四個全面”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協同配合。不著眼全域性、統籌兼顧,不相互配套、相互促進,很多單項突破就很難完成。深刻把握“四個全面”辯證統一關係,就要求我們講戰略、謀全域性,思路上想全,方法上抓全,兼顧方方面面,統籌協調運作,注重加強各方面的配套和銜接,為全面推進“四個全面”打下堅實基礎。

  貫徹落實“四個全面”,在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是關鍵。整體推進,統籌協調,才能把握改革發展大局;重點突破,以點帶面,才能形成改革發展的帶動力量。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一些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涉及面廣、利益關係複雜,大多都是涉及全域性的改革難題。比如,深化改革行政審批制度,重新界定政府權力邊界,突破了原有利益格局,又為下一步的強化依法執政,構建新的治理構架打下了基石;“打虎拍蠅”,懲治腐敗,事關依法治國和從嚴治黨全域性,事關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有利於為改革發展穩定塑造更為健康的政治生態環境。這些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子落而滿盤活”,關係發展大局,關係改革成效,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重中之重,是整體工作的有力支點。以這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為突破口,勢必對全面協調推進“四個全面”起到牽引和推動作用。只要我們能緊緊圍繞“四個全面”這一新的戰略部署凝聚共識,統一步調,奮發有為,既注重總體謀劃,又注重牽住“牛鼻子”,把握好全面建設和重點突破的關係,就一定能形成強大合力,不斷開創改革發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