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平公的簡介及苦學故事

  晉平公,姬姓,名彪,晉悼公之子,春秋時期晉國國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晉平公晉平公,姬姓,晉氏,名彪,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悼公之子,前557年―前532年在位。即位之初***前557年***,與楚國發生湛阪之戰,獲得勝利。

  後來,令祁黃羊舉賢,祁黃羊先後推薦仇人解狐和兒子祁午,留下“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美譽。二度有疾,魯昭公元年***前541年***,求醫於秦國。秦景公派遣醫和往診,醫和診病後說:“疾不可為也,是謂近女室,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在位22年去世,死後其子晉昭公繼位。

  晉平公作為一位國君,政績不平凡學問也不錯。在他70歲的時候,他依然還希望多讀點書,多長點知識,總覺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實在是太有限了。可是70歲的人再去學習,困難是很多的,晉平公對自己的想法總是自信心不足,於是他便詢問他的一位賢明的臣子師曠。

  師曠是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他博學多智,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心裡亮堂著呢。晉平公問師曠說:“你看,我已經70歲了,年紀的確老了,可是我還很希望再讀些書,長些學問,又總是沒有信心,總覺得是否太晚了呢?”

  師曠回答說:“您說太晚了,那為什麼不把蠟燭點起來呢?”

  晉平公不明白師曠在說什麼,便說:“我在跟你說正經話,你跟我瞎扯什麼?哪有做臣子的隨便戲弄國君的呢?”

  師曠一聽,樂了,連忙說:“大王,您誤會了,我這個雙目失明的臣子,怎麼敢隨便戲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認真地跟您談學習的事呢。”

  晉平公說:“此話怎麼講?”師曠回答說:“我聽說,人在少年時代好學,就如同獲得了早晨溫暖的陽光一樣,那太陽越照越亮,時間也久長;人在壯年的時候好學,就好比獲得了中午明亮的陽光一樣,雖然中午的太陽已走了一半了,可它的力量很強、時間也還有許多;人到老年的時候好學,雖然已經日暮,沒有了陽光,可他還可以藉助蠟燭啊,蠟燭的光亮雖然不怎麼明亮,可是隻要獲得了這點燭光,儘管有限,也總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晉平公恍然大悟,高興地說:“你說得太好了,的確如此!我有信心了。”

  一個人“不一定終身受僱,但必須終身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追求和享受更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