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歷史中外的交往與衝突練習卷

  在期末的時候,對於七年級歷史在期末複習要怎樣做練習呢?還很困惑的話,那不妨和小編一起來做份人教版,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人教版

  選擇題

  鄭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時間是*** ***

A.1402年 B.1405年
C.1417年 D.1421年

  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是因為*** ***

A.鄭和是偉大的航海家 
B.規模大、航程遠、次數多 
C.比歐洲航海家遠航早半個多世紀 
D.明朝前期,我國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 

  1553年,攫取我國澳門居住權的殖民者是*** ***

A.義大利 B.葡萄牙
C.西班牙 D.日本

  抒發民族英雄戚繼光愛國情懷的詩句是*** ***

A.“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C.“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D.“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明朝抗倭名將是*** ***

A.林則徐 B.戚繼光
C.岳飛 D.文天祥

  假如你跟隨鄭和的船隊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是船隊沒到過的地方*** ***

A.印度洋沿岸 B.紅海沿岸
C.非洲東海岸 D.地中海沿岸

  1553年,取得我國廣東澳門居住權的殖民國家*** ***

A.西班牙 B.荷蘭
C.英國 D.葡萄牙

  戚家軍抗倭取得台州九戰九捷是在今天的*** ***

A.山東 B.浙江
C.福建 D.廣東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詩句出自*** ***

A.戚繼光 B.俞大猷
C.鄭和 D.于謙

  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 ***

A.印度洋沿岸和紅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C.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D.滿刺加和紅海沿岸

  鄭和下西洋的出發地是*** ***

A.北京 B.松江
C.劉家港 D.泉州 

  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l:閱讀右面的歷史人物圖片。

  材料2:“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請回答:

  ***1***圖片中的歷史人物是誰?

  ***2***材料2中,所謂“海波”不平的原因是什麼?

  ***3***這位歷史人物主要歷史功績是什麼?

  閱讀圖片材料:

  圖片一:鄭和下西洋路線 圖片二:歐洲航海家開闢新航路

  請回答:

  ***1***請列出鄭和下西洋及歐洲航海家開闢新航路的時間。

  ***2***試比較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等人航海的不同之處。

  ***3***有人說,在鄭和下西洋和歐洲航海家開闢新航路的背後,體現出中國海上力量的沒落和歐洲海上力量的興起。你是否同意這種看法?為什麼?這給對我們有何啟示?

  明朝時鄭和在1405-1433年率領船隊先後七次下西洋,每次出海約2.7萬人,船上有航海圖和羅盤針,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哥倫布在1492-1502年四次航海,首次航行僅為87人,首航船隻為3艘,有羅盤針航海圖,最遠到達巴哈馬群島、海地等。

  請回答:

  ***1***依據材料回答,鄭和下西洋有何特點?鄭和下西洋的主要影響是什麼?

  ***2***鄭和、哥倫布遠航有何目的?

看了""的人還看:

1.2016中考歷史同步試題及答案3套

2.2015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歷史試題及答案

3.2015-2016學年初三上冊歷史期末試題及答案

4.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試卷和答案【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