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的概述

  企業文化的概述是什麼?一家公司需要怎樣的企業文化?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了!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企業文化——或稱公司文化,一般指企業中長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價值觀、作風、生活習慣和行為規範的總稱,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對企業成員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眾多人的興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統一起來,是企業長期文化建設的反映。包含價值觀、最高目標、行為準則、管理制度、道德風尚等內容。它以全體員工為工作物件,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和文化娛樂、交心聯誼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統一員工意志,規範員工行為,凝聚員工力量,為企業總目標服務。

  我國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誤區

  1、注重企業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內涵

  在中國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盲目追求企業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業文化的內涵。企業文化活動和企業CI形象設計都是企業文化表層的表現方式。企業文化是將企業在創業和發展過程中的基本價值觀灌輸給全體員工,通過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獨特的價值體系,是影響企業適應市場的策略和處理企業內部矛盾衝突的一系列準則和行為方式,這其中滲透著創業者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對人性的基本假設、價值觀和世界觀,也凝結了在創業過程中創業者集體形成的經營理念。將這些理念和價值觀通過各種活動和形式表現出來,才是比較完整的企業文化,如果只有表層的形式而未表現出內在價值與理念,這樣的企業文化是沒有意義的,難以持續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動力,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不了深遠的影響。

  2、將企業文化等同於企業精神而脫離企業管理實踐

  有些企業家認為,企業文化就是要塑造企業精神或企業的聖經,而與企業管理沒有多大關係。這種理解是很片面的。企業文化就是以文化為手段,以管理為目的,這種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企業組織和事業性組織都屬於實體性組織,它們不同於教會的信念共同體,它們是要依據生產經營狀況和一定的業績來進行評價的,精神因素對企業內部的凝聚力、企業生產效率及企業發展固然有著重要的作用,但這種影響不是單獨發揮作用的,它是滲透於企業管理的體制、激勵機制、經營策略之中,並協同起作用的。企業的經營理念和企業的價值觀是貫穿在企業經營活動和企業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和整個過程中的,並與企業環境變化相適應的,因此不能脫離企業管理。

  3、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創新和個性化

  企業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該企業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業的個性化表現,不是標準統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時尚的標語。綜觀許多企業的企業文化,方方面面都大體相似,但是缺乏鮮明的個性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其實,每一個企業的發展歷程不同,企業的構成成分不同,面對的競爭壓力也不同,所以其對環境作出反應的策略和處理內部衝突的的方式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企業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將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經營策略、企業內外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而確定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業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標準化的,但其側重點各不相同,其價值內涵和基本假設各不相同,而且企業文化的型別和強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構成了企業文化的個性化特色。

  淺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在我國,“企業文化”提出已有多年,企業文化建設愈來愈受到企業家們的重視,優秀的企業文化造就了長久不衰、優秀的企業。

  中國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相對於經濟、政治、文化的長遠發展,其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意義更加重大。

  1.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推動企業轉型走向現代企業的需要

  企業文化緊扣企業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是企業員工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企業經營理念、經營管理模式的總和,從本質上講,企業文化是一種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意識形態。這就決定了每個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文化蘊含的內容隨之會做出相應的調整,而且每個階段的企業文化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企業所處時代的特徵。從這個意義上講,打造企業文化的首要任務就是要使之適應企業所處時代內外環境變化的需要,緊扣企業的發展目標、經營戰略,引領企業在轉軌變型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2.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培育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和濃郁行業特色的需要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尺度”。基於企業倡導、員工認同併為社會公眾所理解的有特色、有個性的企業精神形成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精神支柱,具有無限的凝聚力和競爭力,優秀的企業必然有優秀企業文化的強力支撐。因此,培育具有鮮明時代精神和濃郁行業特色的企業精神,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

  既要確立充分體現本行業的特點和規律的發展策略,又要瞄準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具有前瞻性;既要構建符合企業生產經營規律,科學的管理制度、執行機制,又要充分發掘和調動員工的潛能,堅持以人為本;隨著市場的變化、政策的調整、管理者的變動,既要適時為企業文化注入新的內容作必要的補充和微調,又要保持其相對的穩定性,以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是提高員工素質、建設“四有”員工隊伍的需要

  現代化企業的生產、經營需要高素質的人才。企業文化的核心就是倡導以人為本,強化以人為中心的科學管理,不斷提高員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學技術和業務素質和敬業精神。通過不間斷的思想教育,科學、嚴格的管理,充分運用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競爭機制,增強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發掘員工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飽含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主人翁精神,培養一支精通業務、嚴於管理、善於經營的管理團隊和業務精、作風正、積極向上、思想過硬的員工隊伍。有了這樣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員工隊伍,就必然能使企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保證企業長盛不衰。

  4.企業文化是強化企業科學管理的需要

  企業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靈活有效的執行機制,不斷提高企業的經驗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和經營戰略。我們知道,企業文化是形成和建立管理制度、執行機制的“思想”,並且通過制度和機制得到集中體現。科學的管理制度和靈活的執行機制,直接作用於員工的思維觀念和行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起著價值導向的作用,有力地促進企業文化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如不把先進的文化理念融貫於創新的經營管理機制之中,如不通過加強企業管理,轉換機制來促進觀念的更新,企業文化的創新亦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優秀的企業文化就是要將企業的經驗理念、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滲透到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通過科學的管理制度和執行機制來實現的。制度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因此,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和行為規範,杜絕隨意性,增強企業自身的約束機制,實現企業的制度化、規範化管理;要建立健全企業自身的教育培訓管理體系,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圍繞企業的發展方向,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員工崗前、崗位培訓和考核,不斷提高員工的技術業務素質,改善和優化員工的知識結構;健全和完善在用人、用工、薪酬、升遷、獎懲、安全生產等管理中的激勵機制知競爭機制,加大力度,兌現承諾,激發員工敬業愛崗,爭創一流,奮發向上的熱情,總之,造就優秀的企業文化必然孕育出科學合理、銜接緊密、嚴格有序、協同配合、激勵約束並存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執行機制。優秀的企業文化必然鑄就優秀的企業。

  構建企業文化必須加強領導,齊抓共管。企業黨組織和黨政領導要進一步加深對企業文化建設重要意義的認識,把企業文化建設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切實加強領導。健全涵蓋機關各部門、基層、單位直至生產一線的企業文化建設網路,黨政工團分工協作,齊抓共管,合力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把企業文化建設納入強化企業管理工作之中,做到制定企業發展目標、經營戰略與建設企業文化的有機結合;把企業文化建設融入精神文明建設之中,作為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建設氛圍,使建設、熱愛自己的企業文化變成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使企業文化真正成為促進企業發展、凝聚和激勵全體員工的重要力量。

  總之,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企業要真正步入市場,走出一條發展較快、效益較好、整體素質不斷提高,使經濟協調發展的路子,就必須普及和深化企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