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音樂職稱論文格式

  中學音樂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1、論文題目:要求準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錶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資訊系統彙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範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範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範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註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資訊***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資訊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資訊

  參考文獻應為近期雜誌或書籍,以5至8條為宜,請按如下格式標註:

  ①期刊:作者.篇名[J].期刊名***外文可縮寫,不加縮寫點***,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始頁碼.

  ②專著:作者.書名[M].版次***第一版不標註***.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起止頁碼.

  ③論文集:作者.篇名[C].見***英文用In***:論文集主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起始頁碼.

  ④學位論文:作者.篇名[D].出版地***儲存地***:出版者***儲存單位***.出版年.

  ⑤專刊:專利所有者.專刊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⑥技術標準: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初級音樂職稱論文

  中學音樂教學模式探究

  摘要:中學音樂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屬於非專業音樂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樂專業人才。這一性質決定了中學音樂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地位,輔之以音樂教學方式,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教學中一些負面的、甚至是阻礙素質教育發展的現象越來越多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沿用多年的傳統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急待改革與創新。本文就目前中學音樂教學出現的問題提出具體的有助於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方式,以實現音樂教育的預期目標。

  關鍵詞:中學;音樂教學;模式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中國正處於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而可持續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是比較高。它需要的是能夠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具有高能力、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而開展中小學音樂教育對全面發展人才的塑造具有積極的意義。[1]音樂是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其可追溯至清末民初,一百多年來一直是中學教育的組成部分。中學音樂教育主要是教學生一些音樂基礎知識,啟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為學生提供一種課外休閒方式,同時也能塑造少量音樂藝術生。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和深入發展,“音體美”這些課程的地位逐漸上升,音樂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受到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但仔細分析中學音樂教育,不難發現目前其教學模式上存在著一定問題,直接制約著中學音樂教育的長久發展。因此在音樂教育教學中進行教學模式上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是我國中學音樂教育工作者最首要的目的和任務。

  一、探究式教學模式

  傳統中學音樂教學主要以“說唱式”、“教唱式”模式為主,以教師為課堂的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使得音樂教學陷入惡性迴圈發展之中。《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確立了“以樹立學生的音樂審美觀為重點、以培養學生音樂興趣為動力、注重全體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的基本理念。而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是以學生為本,著重鍛鍊學生對音樂的態度,萌發學生對音樂的積極性,主張寓學於樂,強調教學活動以及學習過程的趣味性和系統性。探究式音樂教學模式的提出有利於音樂教學理念的發展和創新,指引教師以開放和發展的眼光對待中學音樂教學,從而發揮音樂教學的預期作用。

  探究式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所教知識點進行適當講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他們自己確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研究課題,並親自動手予以解決,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本上提高學生探究式和創新型思維能力。[2]探究式音樂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問題解決為中心,注重學生獨立活動,著眼於思維力和以意志力培養的教學模式,是杜威、布魯納等人教學理論在音樂教學上的延伸,將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學生已經具備的經驗要繼續加以改造。具體步驟是:第一,遵循由低階到高階、由一般到特殊的感知規律,培養學生的聽覺能力。第二,引導學生思考音樂欣賞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培養他們勇於推測相關音樂發展的歷史,得出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結論,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糾正,從而使得學生在自主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既掌握相關知識,思維推理能力也能得到鍛鍊和提升。第三,注意以“藝術美”的形式銜接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無形之中感受到音樂的深邃和大美。探究式教學模式強調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的活動離不開老師的指導;老師的指導又依賴於學生活動的發展。[3]

  二、創造式教學模式

  所謂創造式教學模式,是指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學生獨立鑽研音樂知識能力和運用創造性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模式。創造性思維,是創造性活動中特有的思維過程,也是人類思維的高階過程。對於中學生來講,“創造”雖然不是專業音樂工作者的那種音樂創作活動,但是在培養創造性思維這一點上卻是相通的。[4]創造性思維與創造性活動聯絡在一起,它是思維與想象的統一,分析思維與直覺思維的統一。

  在實際教學中,要將這種創造性思維貫穿於教學的始終。例如,在教學《紅旗飄飄》這首歌曲時,對學生進行最基本的原唱教學並且學生較好的掌握之後,可以讓學生自由的進行各種形式上的改編,賦予學生充分的創造精神,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能力。可以改變演唱方法,採用抒情式的演唱方式;也可以改變演唱形式,將原唱中的男生獨唱改成適合本班級教學的男女合唱的形式;也可以改變樂器的伴奏方式,充分發揮本班擁有樂器技能的學生的特長,現場演奏以提升教學的真實性;更可以改變原唱的韻律,發揮學生的自由創作能力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歌曲改編和創新,將學生對該首歌曲獨特的理解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從而增進中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這樣的創造性教學模式符合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髮展特徵,能充分調動中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三、情境式教學模式

  情境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定一些和諧的教學情境,用中學生熟悉的、感人的教學材料及富有藝術性的教學手段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實質上是教師通過創設與教學有關的環境來感染學生,讓他們覺得教學內容真實形象,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在音樂課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參與各種遊戲、唱歌、表演等活動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使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在經過這一系列情境之後,學生會理解每一個畫面、每一動作乃至每一句話的作用,並且認同這些情境,之後便將無意識活動轉變為有意識的活動,並在活動中感覺到、體驗到所創設情境的美,自然而然地也就體會到音樂的美,最終形成自己的音樂審美標準。音樂情境教學方式是日常生活與情感昇華的統一,無意識活動和有意識活動的統一,在學生和環境之間建立源源不斷的資訊交流,通過含蓄、間接的方式對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情境式教學模式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無意識心理活動的潛能,使其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鬆的情況下學習到具體的音樂知識,提高自己再音樂方面的造詣。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學音樂教學模式在不斷地完善,朝著多樣化的趨勢邁進,學校和老師必須緊跟時代潮流,並抓住學生的特點,探索適合其學生全面發展的音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何海燕.試論中學音樂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影響[J].職業.2012***15***

  [2]葉娓佳.網路資訊時代中學音樂教學模式的探究[J].藝術教育.2011***02***

  [3]許凱君.新課程標準下音樂教學模式探究[J].藝術教育.2012***11***

  [4]劉志橋.中學音樂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文教資料.2010***22***

  姓名 :尚永林

  電話:13595878536

  快遞樣刊的地址 貴州省六盤水第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