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論文代發

  工程師主要是監督施工單位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批准的施工組織設計、技術規範進行施工;對照下達的實施計劃對施工進度進行監控,並針對具體問題分析原因和採取措施。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談水利工程中導流洞封堵設計和施工技術

  在我國水利工程建設中,導流洞的封堵是工程中比較重要的部分。導流洞的封堵設計與施工的情況影響著整個水利工程的質量,並且對水利工程的發電效率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導流洞封堵設計包括兩個方面,即進口封閉設計和洞內堵塞體設計。而導流洞的封堵施工主要是根據設計進行的,施工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工程的質量。

  一、水利工程概況

  該水利工程的導流洞總長度為620米,洞身高度是6.9米,洞的寬度是6.2米。該導流洞主要用於水利工程的蓄水,在蓄水前,對導流洞進行封堵。導流洞與洩洪洞連線起來,在必要的時候,不僅起到蓄水發電的功能,也可實現洩洪的功能。

  二、導流洞封堵的設計

  導流洞封堵體的設計包括兩個方面,即進口封閉設計和洞內堵塞體設計。對該水利工程的導流洞封堵設計必須要結合該工程的實際情況,要保證封堵體的穩定性及防滲性,根據該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及環境氣候因素進行設計,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設計要儘可能地降低施工費用,簡化施工程式。

  根據導流洞的基本情況,對工程進行支洞佈置,支洞的總長度為128.68米,高為6米,寬為7.9米。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根據本地的地形地貌及土層情況,選擇拱形堵頭。堵頭是封堵體工程中的重點,它要承擔自身重力和摩擦力,因此必須要保證堵頭的質量。在材料選取中,要選取強度較高的混凝土,如C20,並在內放置鋼管,然後對堵頭進行灌漿施工,以提高堵頭的承受力和安全係數。對堵頭的灌漿施工包括導流洞頂部、接觸、圍巖固結這三個方面。在封堵體設計的過程中,除了對封堵體工程設計,還應當設計觀測專案,尤其是對溫度的觀測。需要在堵頭混凝土中埋入溫度計,對溫度進行實時監測。一般而言,封堵施工主要在冬天進行,因此在設計中要考慮封堵中的溫度和保溫。混凝土的澆築溫度可以控制在5℃~10℃之間。

  三、導流洞封堵的施工技術

  根據設計對該水利工程的導流洞封堵進行施工。在施工前期,要準備相應的施工材料。根據設計可知該工程施工需要的材料有:強度為C20的混凝土,根據計算準備適量的灌漿,以及鋼管。然後在支好的洞內開始工程的正式施工。

  在施工中,要保證進口封閉施工和洞內堵塞體施工兩方面,缺一不可。首先,要對洞內和導流洞周邊進行澆築,防止滲漏;其次,要對洞內堵塞體進行澆築。在澆築施工前要選取合適的模板,在洞內安裝模板,然後再進行澆築。施工中室內的溫度,不可過低,也不可過高,必須要根據地形地貌及土層土質、地下含水量等進行施工。對具體的情況進行分析,防止在施工中因疏忽造成人員傷亡。同時,澆築過程中要保證工程質量,不可為了求快,而忽視了工程的質量。在澆築完成後,要對洞內進行清理,尤其是洞內牆壁上的塵土渣滓,必須要及時清理乾淨。在清理後,再進行鑿孔,鑿的孔洞深度大約為52釐米,不能將孔洞完全鑿穿。將孔洞鑿好後,對其進行灌漿處理,然後將灌漿管的前端焊接起來,灌漿管的表面積及所造的孔道表面積一樣,保證灌漿管能夠進入到孔道之中,並且緊密貼合。灌漿管的表面應當為比較堅硬的鐵或其他堅固的能夠長期不會腐朽的材質。在灌漿管成型後,將其置入鑿好的孔道內,然後在表層用水泥石沙填堵,並使之凝固,大概的厚度為3~4釐米。最後再對錶面即灌漿管的前端進行焊接處理,使之固定在孔洞內,增加導流洞封堵工程的穩固性。

  四、結語

  水利工程中在導流洞封堵的設計與施工中,必須要保證工程的穩定性和防滲性。導流洞封堵工程作為水利工程中的重點,影響著整個水利工程的工程質量。導流洞封堵工程的質量關係著水利工程的正常執行和執行壽命,也關係著水利工程的發電效率。因此,在該工程施工中,必須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土質條件、地形地貌以及施工地的地下含水量等因素進行導流洞封堵設計與施工。在設計中要考慮進口封閉設計和洞內堵塞體設計兩方面,而在施工中要根據設計要求及標準進行施工,尤其要注重堵頭的施工及澆築、灌漿管安裝的施工。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都要謹慎小心,考慮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儘可能保證工程的質量。

  篇2

  淺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一、質量控制重點內容

  1.1加強施工管理

  在土木工程專案建設中,施工質量控制水平的高低是影響工程總體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加強土木工程質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重要內容。近年來由於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不嚴格控制施工質量,造成質量不過關和發生安全事故的情況時有發生,影響了工程建設專案的安全使用,也給人民群眾帶來了一定的生命財產損失。加強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成為質量控制的重要一環。為確保施工質量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避免出現安全隱患,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就要準確地界定施工人員的工作職責,明確施工管理重點工作內容,與工程管理者和施工設計人員充分溝通,瞭解和掌握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方面的重點要求,對施工現場材料的選擇和使用、裝置的配置和維護、技術的運用和改進加以質量嚴管和統籌考慮。

  1.2健全管理機制

  建立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是加強土木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前提,對保證工程質量至關重要。在施工質量控制中,一個基本的環節就是引導施工企業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促進施工企業重視日常管理和控制施工質量。健全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不僅利於施工企業通盤考慮現場條件、技術人員、方法手段、資金投入和機械設施等情況,而且充分結合土木工程專案的質量要求和施工特點,以利於土木工程專案施工的整體質量把握和現場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使得每一個施工環節都能夠在質量管理體系的範疇內科學有序地進行,使施工效率得到有效地提升,施工成本得到最大程度的減少。施工企業在施工建設過程中,要科學防範由於管理體系不規範而造成的質量控制不嚴格,甚至出現安全風險的問題,防止給施工企業、施工人員或周邊群眾帶來損失。

  1.3嚴管施工質量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質量控制還包括採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方法和管理措施,加強對風險隱患的及時防控和施工質量的重點嚴管。當前,土木工程專案施工越來越多,施工企業要結合土木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加強施工質量控制,有針對性地通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採取相應的質量管理措施進行統籌安排應對,使施工人員能夠明確質量控制的總體目標和施工環節的重點責任,按照施工設計總體要求和質量控制的主要部署,確保土木工程正常施工。施工企業在土木工程建設初期,就應當高度重視和加強質量控制,提前分析和預判可能會出現的質量風險、安全隱患,及時採取措施予以改進和完善。

  二、質量控制應對舉措

  2.1健全制度

  施工企業應當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學、完備的施工質量控制制度,並有效地落實到具體質量管理控制的所有環節,確保工程質量。比如可以按照施工設計的質量要求和人員配備、現場施工特點,建立切合實際的質量保證機制,研究制定質量控制規範、技術方法標準、質量責任制度等,全面、完整、及時、有效地保證施工質量控制的目標得以實現。

  2.2加強質量控制

  ***1***加強施工人員管理,施工人員是工程施工建設和管理的主要承擔者,所以加強施工質量控制,首先要加強施工人員的管理,包括加強施工安全生產責任意識教育和業務培訓,使得這些人員能夠增強施工責任心,不斷激發他們安全生產、科學管理和嚴控質量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從而密切配合、安全高效地開展土木工程施工,並確保工程質量。

  ***2***加強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材料的型別、質量、規格、效能是確保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基礎,在施工中應當加強材料採購和選用管理,對材料的來源嚴格稽核報關和檢驗,生產廠家不正規、質量不過關的材料堅決不用到工程施工中,在施工現場中的存放也要科學,禁止隨意堆放給施工帶來安全隱患。

  ***3***加強施工裝置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的主要動力保障就是施工裝置的科學配置,所以加強裝置管理也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要結合施工設計的總體要求和現場施工的具體情況,科學地配備施工裝置,儘量滿足現場施工的客觀需求。施工裝置不能配置的過多,以免造成資源的閒置浪費;也不能太少,影響施工進度的正常進行。另一方面要加強裝置質量管理,事先對配置的裝置要嚴格進行檢修維護,發現裝置故障要及時排查修理;新採購的裝置要選擇正規的生產廠家,並控制好價格,避免增加施工成本給施工企業帶來負擔,但是也不能貪圖便宜選擇質量不合格產品,否則影響土木工程正常施工,甚至影響施工質量。

  2.3嚴格資金管理

  施工企業對於施工過程中投入的資金管理,也是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內容。裝置購買、材料採購、人員聘用、土地競買等都需要一定的資金,為了防止資金的損失浪費,避免影響施工的正常開展和質量的管理控制,在資金的使用管理上,要針對設計圖紙和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編制科學合理的資金預算,對施工成本進行定量控制,並且納入到施工管理的所有環節,以節約成本費用,確保資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在施工過程中,也要加強財務管理,對於一些不必要的支出,要嚴格稽核和控制,儘量降低施工中的各項費用支出,在保證施工正常進行和質量控制的前提下,努力節約資金使用,同時應當建立健全財務管理方案,嚴格執行財務規定,防止出現賬實不符、賬賬不符的情況,也防止出現成本核算不規範、不正確造成盈虧損溢差異的情況,以促進施工企業規範、科學管理。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施工質量控制是施工企業實現科學、高效管理,確保建築行業健康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施工企業應當將質量控制納入工程施工全過程,通過健全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加強人財物管理和技術方法科學應用等措施,實現質量控制的總體要求,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