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心理護理論文

  隨著醫學的發展,護理醫學也由簡單的基礎護理、專科護理髮展到心理學和護理心理學在臨床工作中的被廣泛應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心理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的影響

  摘要:

  目的研究心理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抑鬱、焦慮情緒產生的影響。方法50例惡性腫瘤患者為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收治,應用平均數字分配法將其分成實驗組***26例***與對照組***24例***,給予實驗組患者心理護理干預,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結果實驗組患者SDS、SAS評分顯著低於對照組,實驗組患者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以及整體生活質量等分值均高於對照組***P<0.05***。結論對惡性腫瘤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可明顯改善患者焦慮、抑鬱情緒,並提高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

  惡性腫瘤;心理護理;抑鬱;焦慮;生活質量

  大多數惡性腫瘤患者均會伴有躁狂、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進而加大患者心理負擔,加重疼痛感,降低生活質量。且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會對臨床治療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出現影響療效、縮短生存期的情況[1]。因此,對惡性腫瘤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是至關重要的。本次研究對我院收治的惡性腫瘤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取得顯著療效,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惡性腫瘤患者作為研究物件,均經細胞學或者病理學檢查確診。其中,31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年齡最小者36歲,最大者83歲,平均年齡為***42.5±3.9***歲;疾病型別:21例肺癌,18例乳腺癌,7例消化道腫瘤,4例婦科腫瘤;患者均為晚期:28例Ⅲ期,22例Ⅳ期;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疼痛症狀。應用平均數字分配法將其分成實驗組***26例***與對照組***24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1.2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入院後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估,主要包括性格、身體素質、家庭、社會關係、工作、文化程度以及睡眠習慣等;並耐心、認真的對患者講解疾病病理表現、治療方法、疼痛原因、緩解方法、持續時間、注意事項等,使患者能客觀性的認識;採取現身說教、暗示以及意像想象法等方式為患者提供發洩內心苦悶、怒氣的機會。給予實驗組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心理減壓:護理人員要主動、積極的與患者加強交流、溝通,和患者構建良好護患關係,儘可能瞭解、掌握患者心理狀態,和患者有效、及時的進行溝通;告知患者腫瘤疾病相關的知識,加強健康宣教,進一步緩解患者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提高患者配合積極性和治療依從性。

  1.2.2認知干預:告知患者各種化療方法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治療目的、應對措施以及治療注意事項等,緩解或者消除患者內心顧慮,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積極性;並應用現身說教的方式為患者介紹以往成功治療的案例,並告知患者目前醫療在惡性腫瘤治療方面的新成就,給予患者生存的希望。

  1.2.3放鬆訓練:指導患者進行下棋、讀書、看電視、聽音樂、翻閱報紙、深呼吸、肌肉放鬆以及讀書等娛樂活動,使患者全身放鬆,緩解或者消除緊張、恐懼情緒。

  1.2.4加強社會支援:對患者進行護理過程中,要根據患者不同階段需求給予其評估和支援,最大程度滿足患者需求,鼓勵患者,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與此同時,護理人員對患者家屬普及疾病相關知識,加強交流、溝通,並告知患者家屬要做好陪護、探視工作,可進一步減輕患者焦慮、抑鬱、緊張等負面情緒,最後顯著改善患者心理狀態。

  1.3觀察指標[2-3]對比兩組患者抑鬱、焦慮情緒改善情況以及生活質量。***1***抑鬱情緒:應用Zung編制的抑鬱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定,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抑鬱傾向越嚴重;***2***焦慮情緒: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定,主要包括20個專案,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慮症狀越顯著。***3***生活質量:應用歐洲癌症研究與治療組織制定的生活質量測定量表進行評定,主要包括角色功能、身體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認知功能以及總體健康等方面,總分100,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就越高。

  1.4統計學方法。本組研究所得資料均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體處理。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使用“n/%”與***—χ—±s***表示,進行χ2和t檢驗,如P<0.05,則兩組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SDS、SAS評分比。干預前,實驗組:SDS為***62.56±8.15***分,SAS為***64.27±7.03***分;對照組:SDS為***62.59±8.18***分,SAS為***64.35±7.12***分;干預後,實驗組:SDS為***26.63±4.71***分,SAS為***27.35±5.64***分;對照組:SDS為***30.14±6.32***分,SAS為***32.50±4.76***分。干預後,實驗組患者SDS、SAS評分顯著低於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實驗組患者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以及整體生活質量等分值均高於對照組***P<0.05***。

  3討論

  惡性腫瘤為目前致死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療法根治。特別是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一旦檢查確診就意味著“死緩”。且晚期患者往往合併臟器功能不全、疼痛,採取放化療治療會導致出現感染、消化道不良發應以及脫髮等併發症[4]。因此,惡性腫瘤患者具有較高的焦慮、抑鬱發生率。本次研究對心理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抑鬱、焦慮情緒產生的影響進行探討,給予實驗組患者心理護理干預,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SDS、SAS評分顯著低於對照組,實驗組患者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以及整體生活質量等分值均高於對照組***P<0.05***。心理護理主要從心理減壓、認知干預、放鬆訓練以及加強社會支援等方面進行護理,其中,通過實施心理減壓和放鬆訓練,指導患者進行放鬆身心的娛樂活動,可有效分散注意力,穩定患者情緒;通過實施認知干預與加強社會支援,加深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知識的瞭解,認識到化療藥物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進而有助於提高治療依從性;加強社會支援,患者家屬給予更多陪護、關心和鼓勵,使患者感受到親人的關懷,進而減輕孤獨感,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5-6]。綜上所述,對惡性腫瘤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可明顯改善患者焦慮、抑鬱情緒,並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丁娜,胡成文,陶豔,等.惡性腫瘤患者死亡焦慮與焦慮、抑鬱的相關性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5,36***18***:78-81.

  [2]趙秋歌.首次化療惡性腫瘤患者心理護理的觀察[J].醫學資訊,2015,28***46***:168-169.

  [3]程和瑞,翟西菊,亓德美,等.奧氮平治療伴腫瘤相關性焦慮抑鬱腫瘤的療效觀察[J].社群醫學雜誌,2015,13***4***:28-30.

  [4]崔孝菊.惡性腫瘤患者心理問題調查及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誌,2015,19***2***:106-108.

  [5]黃露,樑鍵,林海珍,等.中西醫結合護理對惡性腫瘤患者心理狀況干預研究[J].光明中醫,2015,30***1***:155-157.

  [6]張婧.對住院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13***:62-63..

  範文二:心理護理干預對小兒白血病的影響

  【摘要】

  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小兒白血病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為臨床護理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選取於2013年1月~2014年2月來院治療的小兒白血病患者110例作為研究物件,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5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後的心理狀態及治療依從性情況。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後的SAS、SDS評分分別為***30.21±3.24***分、***19.21±1.34***分,優於對照組的***37.89±5.34***分、***21.89±3.7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依從率***81.82%***高於對照組的***4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兒白血病患者採取心理護理干預,可改善焦慮、抑鬱等不良心理狀態,促進患兒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

  【關鍵詞】

  白血病;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心理狀況;依從性

  白血病是臨床中常見惡性腫瘤性疾病之一,具有起病急、病程長、經濟費用高等特點,嚴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不僅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也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經相關資料統計小兒白血患者群規模正呈逐年擴大趨勢,而白血病發病率也逐年提高[1]。為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況,對小兒白血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由此,我院對2013年1月~2014年2月來院治療的小兒白血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現對其結果進行報告: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1月~2014年2月來院治療的小兒白血病患者11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55例,其中觀察組男32例,女23例,年齡7~13歲,平均年齡***10.3±2.3***歲。對照組男30例,女25例,年齡8~14歲,平均年齡***11.6±2.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患者生命體徵變化;加強飲食護理,根據實際病情合理膳食,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食物;注意個人衛生:進食前後用溫開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保持大便通暢,便後用溫水清潔肛門,以防止肛周膿腫形成。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首先,為患者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治療環境,使患者在良好的環境中進行治療;健康宣教:對患者及家長採用圖片、動畫錄影等方式講解有關白血病知識,讓患者及家長對該疾病的發病原因、治療過程等有一定了解,消除顧慮;心理輔導:根據患者及家長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進行心理護理干預,採用個別交談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有可能發生的反應,緩解化療後患者的負面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對有抑鬱、焦慮症狀的患者,以鼓勵誘導為主,向患者講解該病治療方法的重要作用及目的,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與安慰,緩解情緒變化;採用講故事、看電視及做遊戲等方式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安排一定探訪時間,允許親戚、朋友來探望,並每週組織集體心理治療,必要時以成功案列激勵患者及家長,消除不良情緒。

  1.3觀察指標採用焦慮自評表***SAS***[2]、抑鬱自評量表***SDS***[3]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後的心理狀態評分及適時不同護理干預措施的治療依從性情況,並對其進行分析比較。

  1.4統計學處理對所收集的資料採用統計學軟體SPSS17.0資料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採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的對比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對比採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焦慮、抑鬱評分比較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後,觀察組的SAS評分、SDS評分優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比較觀察組護理干預後治療依從的患者為45例,治療依從率為81.82%,對照組常規護理後治療依從的患者為23例,治療依從率為41.82%,觀察組治療依從率低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3.8942,P=0.0000***。

  3討論

  白血病屬於造血系統的惡性增殖系疾病,一旦兒童發生白血病,若不及時加以治療,將嚴重威脅到小兒生命健康安全。在臨床治療中,小兒白血病大多數屬於急性白血病,起初發病的臨床症狀主要以發熱為主,部分患者可能或出現面板出血點及貧血,嚴重的可能會出現骨及關節疼痛,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從大量臨床資料分析,小兒白血病的臨床特點主要為:***1***疾病惡性程度高,病情發展迅速,患者就診時,大多數屬於急性白血病;***2***對化學藥物治療較為敏感,具有抑制或殺死癌細胞的作用,加上我國採用骨髓移植技術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白血病的臨床治癒是大有希望的[4]。然而,由於白血病的特殊性,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對治療效果及患者康復後的正常成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對小兒白血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有研究報道傳統臨床護理模式注重強調對疾病症狀本身的關注,卻忽略心理護理對治療效果及患兒康復後正常成長的影響[5]。

  但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不斷深入,整理護理模式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得到廣泛開展,其中心理護理干預的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近幾年的臨床研究表明:對小兒白血病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既可改善心理狀態,也可提高治療依從性[6]。經本組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護理後的SAS、SDS評分分別為***30.21±3.24***分、***19.21±1.34***分,優於對照組的***37.89±5.34***分、***21.89±3.78***分,且觀察組的治療依從率***81.82%***高於對照組的***41.82%***。可見心理護理干預在小兒白血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改善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治療依從性。

  參考文獻

  [1]王懷素.心理護理干預對小兒白血病病人心理狀況影響的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4,21***11***:1489-1490.

  [2]婁春燕.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小兒白血病骨穿和腰穿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12,13***11***:100-101.

  [3]韓靜,劉均娥,肖倩,等.學齡期白血病患兒的心理行為狀況及其護理干預現狀[J].中華護理教育,2009,6***5***:219-221.

  [4]樑豔梅,雷永紅,韋慧,等.護理干預對小兒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初次化療的效果研究[J].內科,2014,***2***:181-184,198.

  [5]田豔珍,任小紅.白血病患兒家屬的心理健康問題及護理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誌,2009,15***31***:3321-3324.

  [6]肖智智,簡黎.白血病患兒的心理特徵與護理干預[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1***: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