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老師職稱論文模板

  老師是一隻蠟燭,默默燃燒自己;是一束溫暖的陽光,讓學生學會感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階老師職稱論文,希望你們喜歡。

  高階老師職稱論文篇一

  你想當好音樂老師嗎

  【摘要】 音樂教育是塑造學生美的心靈,培養學生對自然、社會生活、藝術具有審美的能力,是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途徑。音樂教師則是通過這一途徑,以音樂藝術的手段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直接教育者。為能承擔起“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素質、造就人才”的重任,實現教書育人的偉大目標,音樂教師應該怎麼做?①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②要有正確的藝術觀點;③要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④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⑤要有良好的心境。

  【關鍵詞】音樂教育 音樂教師 教學方法

  音樂教育是塑造學生美的心靈,培養學生對自然、社會生活、藝術具有審美的能力,是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途徑。音樂教師則是通過這一途徑,以音樂藝術的手段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直接教育者。為能承擔起“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素質、造就人才”的重任,實現教書育人的偉大目標,音樂教師應該怎麼做?

  1.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

  作為音樂教師,最重要也是最基本一點就是愛崗敬業。愛崗敬業是任何一名勞動者的立職之本。企業員工愛崗敬業,企業才能興旺發達,學校的教師愛崗敬業,教育面貌才會欣欣向榮。我們只有熱愛自己的崗位,做好該做的事,才會使學校的的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發展。就我們的工作特點而言,上好音樂課是基本工作,我們要為每一堂課備好充分的教學思路。這就要求我們在上課前做好大量的案頭工作。要學會開選單,就是為自己將要進行的工作列出一份計劃選單,然後按選單一樣樣去完成。例如:

  主食:課題,如唱歌課

  料理:鋼琴伴奏,範唱,語言表達,教學輔助裝置

  物件:什麼樣的學生,年齡特點,知識特點,學習習慣等

  然後我們就開始做菜了,做的菜是否合適學生的胃口,就要看廚師的廚技了,鋼琴彈的好不好,能不能給學生美感?歌唱的有沒有表現力,能不能吸引學生?語言說的流暢到位嗎?教學的輔助裝置是否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這些,都關係著音樂課這道菜味道鮮美程度。上完課後,要及時地反饋總結,是什麼地方調味不當,下次改正。這樣,我們的技藝才能不斷提高。這是愛崗敬業的首要前提。

  其次,要愛學生,教師不僅教知識,更要教品德,教師的職業標準中有一條叫“以身作則,熱愛學生”。教師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德高為師,身正為範”。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不要歧視學生,要讓學生在陽光般的關愛中接受教育,尤其要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薰陶下度過愉快的學習生活。

  2.要有正確的藝術觀點

  《禮記•樂記》中談到“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又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可見音樂與立國之本息息相關。眾所周知,靡靡之音幾度在社會某些角落氾濫,玷汙了校園這塊淨土,使一些學生“無病呻吟”,不思進取,甚至違法亂紀。除社會的因素外,也有我們教師的責任。有的教師為了“課堂效果”竟教唱一些不健康的歌曲。這樣的教師,這樣的教學內容,豈不令人擔憂?我雖然不敢誇大音樂的作用,可歷史上的《四面楚歌》,卻加快了項羽的潰敗;抗戰時期的《大刀進行曲》、《松花江上》,曾喚起多少熱血青年為革命而獻身。我們國家的教育改革始終在進行,因此,音樂教師要想完成歷史使命,就必須更新藝術觀念,有一定的藝術及審美修養,這樣才能完成教書育人的責任。

  3.要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近幾年,嚴肅音樂、民族音樂一直處於低谷。青少年好奇心強,但辨別藝術良莠的能力差。有的學生只知道電聲樂器、“流行音樂”,卻不知道琵琶是中國樂器,更不知道俞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的美談了。為了激發學生對優秀的民族音樂文化熱愛,音樂教師可以自己編寫校本教材,利用課堂或課外活動向學生介紹中國音樂史及民族音樂作品,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優秀音樂文化,從而增強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更加熱愛偉大祖國及燦爛的民族文化。當然,這其中也有些教師一直堅守著陣地,可音樂教育的無政府狀態還相當嚴重,有的音樂課被一些低俗的“流行音樂”取而代之。試想,音樂教師若不在民族音樂這塊沃土上辛勤耕耘,何談民族音樂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民族音樂是我們的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音樂教師應該高度重視民族音樂,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排斥外來的音樂精品。

  4.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中說:“如果教師沒有把學生領進到自己的私人藏書房,如果沒有使學生在你的精神財富的源泉面前驚異地停住腳步的話。那麼用任何手段都是培養不出這種愛好的。”蘇氏的意思十分明確:只有教師思考的大腦才能教出學生大腦的思考,同樣,只有喜歡學習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喜歡學習的學生。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的越來越先進,計算機與學科整合的要求,音樂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要增多閱讀時間,既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習發展中的知識;要在書中和做中同時學。

  5.要有良好的心境

  良好的心境對音樂教師課堂教學非常關鍵,主要體現在:

  5.1良好的心境有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心理學家的實驗表明:良好的心境有利於創造性思維活動。如英國前首相希思說:“對於那些有能力感受、理解音樂的人來說,音樂留給他們的永遠是歡樂。”創造需要良好的情緒環境,每天能欣賞音樂使自己處於平靜的心境中開始一天的工作,這對創造有很大幫助。再如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在工作一段時間後總抽出十分鐘來拉提琴。所以他說,他的成就來自於音樂。音樂能激發人們的創造性,那麼,音樂課上教師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歌曲教學《小雨沙沙》時,從遊戲入手,我請學生扮演種子、小雨,通過表演種子喝到雨水長大的歡喜過程,引導學生體驗種子、小雨的喜悅心情。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情緒是放鬆的,因此他們的表演非常可愛,有感染力、想象力,同時學生們樂於參與。

  5.2良好的心境有利於想象力的發展。想象是形象思維的主要思維方式,豐富的想像力是一個高素質人才的基本能力。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無限的。通過音樂的感情薰陶,人往往變得更加堅強,更能從容面對命運的挑戰。雖然音樂本身不直接給人們提供擺脫困境的方法,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同時激發他們對生命、生活無限的熱愛之情。如欣賞了大提琴獨奏《天鵝》,我們會聯想到平靜的湖面、高貴典雅的天鵝,如泣如訴的旋律打動了孩子們,從而使他們更富有愛心、同情心,產生對生命的敬慕之心。正是由於良好心境的作用,所以許多科學家、藝術家、政治家都積極倡導學習音樂。因為音樂能帶給人們良好愉悅的心境,從而激發想像力。

  5.3良好的心境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如果教師帶著不良心境授課,縱然課前準備的再充分,課堂上也會出現壓抑、憋悶的感覺,必然會影響教學效果。記得有一次,我家孩子生了重病,上課時,我心裡七上八下的,感覺到那天的課堂氣氛就不舒暢。如果在良好的心境中授課,教師駕馭課堂、控制課堂氣氛的能力便會增強,教學思路會更開闊,可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例如,教學生欣賞《杜鵑圓舞曲》時,我先啟發學生用語言描繪美麗的春天,激發學生想象,再給學生看春天的畫面,完整欣賞過音樂後,讓學生的身體隨音樂節奏自由擺動,最後全班被分成三個小組,每組同學都設計了自己的動作表現了音樂,同時他們體驗了讚美春天的美好情感,下課後學生們都不願離開,還想再表演。

  教學中,教師的良好心境有傳遞作用,能感染和帶動學生的情緒。

  6.過硬的專業知識技能

  音樂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培養學生感受、表現音樂的能力及審美能力。音樂教師應具備:①歌唱的知識與技能。②基本樂理知識與識譜記譜能力,做到能獨立視唱、視奏新作品。③演奏能力,主要是鍵盤樂器,做到演奏熟練、正規、準確,給學生以美感。④中外音樂史常識。⑤組織和輔導課外活動的能力。⑥具有少兒歌舞的編導能力,還應掌握和聲、曲式、樂隊編配的初步知識。⑦分析作品的能力。⑧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熟悉教材體系,編寫合理、生動、切合實際的教案。⑨有關教學裝置的使用,並能自編音響資料、自做課件。

  做一名音樂老師並不難,做一名知識淵博、讓學生喜歡的好的音樂老師卻並不容易,廣大的音樂教師任重道遠,不斷完善自己,樹立現代育人觀,發揮自己的育人潛能,做新一代合格的音樂教師!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高階老師職稱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