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醫師職稱論文格式要求

  醫師,是指受過高等醫學教育或長期從事醫療衛生工作的、經國家衛生部門審查合格的高階醫務衛生人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高階醫師職稱論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高階醫師職稱論文篇一

  告知義務與醫師素質

  [摘要]《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執業醫師法》明確規定了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必須向患者履行告知義務,患者的知情權及選擇權也是從醫師履行告知義務中體現出來的,臨床醫師履行好告知義務是提高醫療質量及病案質量的關鍵。本文從五個方面闡明瞭醫師履行告知義務必須是整體素質的培養與提高。醫師履行告知義務必須具備人文素質;醫師履行告知義務必須具備道德素質,醫師履行告知義務必須具備法律素質;醫師履行告知義務必須具備文化素質;醫師履行告知義務必須具備專業素質。

  [關鍵詞]告知義務 履行 醫師素質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在醫療活動中,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將患者的病情、醫療措施、醫療風險等如實告知患者,及時解答其諮詢,但是,應當避免產生不利後果。《執業醫師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醫師應當如實向患者或者其家屬介紹病情,但應注意避免對患者產生不利後果。以上條款明確了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告知義務。患者的知情權及選擇權是否得到尊重,主要是從醫師是否履行好了告知義務中體現出來的,履行好告知義務,也是提高醫療質量及病案質量的關鍵。臨床醫師履行告知義務,必須加強醫患交流與溝通。做好交流與溝通,不僅需要醫師掌握精湛的技能及豐富的醫學理論知識,還要從健康教育、心理、行為、營養與保健、社會與法律等方面獲得知識,並且要掌握談話的方法與技巧。因此,筆者認為,醫師履行告知義務,必須是整體素質的培養與提高,下面從五個方面來談談筆者的膚淺之見。

  1履行告知義務必須具備人文素質

  現代醫學模式注重病人“社會──心理──生理”有機統一[1],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們對生命、健康、疾病的認識的提高,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及社會、心理、環境等因素在醫療中的作用逐步提高,醫師的醫學人文素質也日益受到重視[2]。因此,臨床醫師在履行告知義務的同時,要把對患者的尊重、關懷與同情溶入其中,使患者隨時能感受到人性化服務,領略到人文關懷精神。首先必須尊重患者,用關懷感動對方、消除其防範與戒備心理。由於受公共心理的影響,大多數病人就診時對非專家級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不夠信任,在相互交流與治療方案的選擇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防範與戒備,如擔心、懷疑等,這就給醫務人員履行告知義務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要求醫師與患者交談時用富有人情味的話語縮小心理距離,如談話開始時噓寒問暖,給予關心,表示同情,這樣就多了些親近與隨和以利產生共鳴,使患者容易認同你的觀點,並不產生懷疑,如果談話中少了點人情味,自然便多了些生硬與淡漠,多了些距離與隔膜,使醫患溝通產生阻隔與障礙,也埋下了醫患糾紛的導火索。其次筆者認為醫師在人文素質提高方面必須清醒認識自己的不足,轉變觀念,要了解社會、心理因素在疾病診治中的作用與能力,深刻認識醫患之間特殊的倫理關係,豐富自己的人文知識,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要學會準確捕捉病人的心理現象,掌握其心理需要,及時把醫師的關愛送到他們手中。同時醫師還要學會把自己對病人的重視及時傳遞給對方,使其充分相信醫師對他們是高度負責的,以便獲得信任。信任是溝通的前提,是友誼的基礎,只有醫患雙方充分信任後,雙方的權力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維護,醫師的人文關懷精神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

  2履行告知義務必須具備道德素質

  古人云:“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長期以來,醫學領域始終重視醫生的職業道德的教化,現在高等醫學院校普遍開設了醫學倫理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醫學道德的“知、情、意、信、行”[3]。作為一名臨床醫師,必須熱愛自己的事業,有崇高的敬業精神和高度的道德責任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視病人如親人,注重與之交流與溝通,才能認真履行告知義務,才能在醫療活動中依法執業,按常規辦事。如果在醫療活動中對患者不理不睬,隨意評價他人的治療方案,這都是行醫之大忌,也不符合一個公民起碼的道德規範。因此,筆者認為履行告知義務,必須注重醫師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及醫學倫理學教育,逐步提升醫師的醫德境界,培養他們的敬業精神,激勵敬業品質,樹立良好的為人民服務的新形象。

  3履行告知義務必須具備法律素質

  隨著社會主義法制的健全及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要求醫師必須加強法制教育,注重證據意識,有較強的法律應用水平及循證醫學知識,不僅要履行告知義務,還要將所有談話準確、真實、及時地記錄在案,在履行告知義務時必須是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診療常規、規範去做、去說,該告之的一定要告之,不該告之的要適可而止,切忌洩露病人的隱私,切忌沒有依據,信口開河,這些方面做得不夠,都是有慘痛教訓的。另外,在尊重患者知情權與選擇權的同時,不能滿足患者不合理的要求,因為在保護患者的同時,更要學會保護自己。因此,筆者認為,履行告知義務,必須增強法律意識,依法執業,用法律維護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

  4履行告知義務必須具備文化素質

  文化知識是專業學科的基礎,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基礎,說話前後矛盾、不合邏輯、語句不通、吞吞吐吐,勢必給患者造成不好印象甚至產生戒備心理。如果一個醫師起碼的文化素質太差,說話詞不達意,患者怎能放心讓你給他看病呢?醫師只有具備豐富的文化基礎知識,才能在與病人交談時有一個明確思路,才會措辭得當,表達準確,對於不能肯定的檢查和治療才能有一個準確的分析及表述,不致讓患者產生誤解。另外,在履行告知義務時要避免使用過多專業術語。有些專業術語必須靠你豐富的文化底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及大眾生活術語表達出來。這就要求醫師要加強基本功訓練,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整體素質。

  5履行告知義務必須具備專業素質

  醫師必須具備豐富的醫學理論知識及精湛的醫學技能,這是醫生的基本素質。如果沒有豐富的醫學理論知識,對病人的疑問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釋,病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檢查、治療,對檢查與治療的目的及風險不瞭解,而是被動接受;交待預後不客觀或預後效果過於樂觀,只將有效的結果告知病人甚至誇大治療作用,說話不留餘地,忽視個體差異和無法預料的醫療意外,增強患者和家屬對治療的期望值,對病人的診療方案心中無數,要求病人選擇時模稜兩可,醫師知識面侷限,對本專業外可能出現的併發症認識不足等等,這些都勢必會引起醫療糾紛。因此,臨床醫師的專業素質培養非常重要。筆者認為,作為一名醫師必須本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發揚精益求精的精神,精勤不倦地鑽研醫術,利用現代化的資訊手段進行自覺的學習,加速知識更新,以適應現代醫學的“高、精、尖”發展。二十一世紀是全新的知識經濟時代,作為一名醫師,不僅要有專業知識,還要有人文、法律、道德、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更要有不斷利用新的資訊資源進行自學的能力,這樣才能體現出醫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及可持續發展,才能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才能從真正意義上履行告知義務,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 楊同衛.醫學與哲學.2000,21***4***:32~33.

  2. 唐文,達建,陳亞新.醫學與社會.2001,14***2***:62~63.

  3. 劉躍海,曾祥運,劉善玖.中國醫學理論與實踐.2002,***8***:975.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高階醫師職稱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