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老師副高職稱論文格式要求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遼寧省老師副高職稱論文,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遼寧省老師副高職稱論文篇一

  一個老師的影響力

  摘要:一個人的存在都有其獨特而不可忽視的影響力。絕大多數的老師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名能夠正面影響學生,並幫助學生不斷進步的教師。作為教師就應該時時刻刻以高度的責任感,不能有絲毫的隨意、懈怠,以便讓一言一行都在學生的心中產生良好的共鳴,希望讓他們在這樣一個新的集體裡面的每一個教育的細節精緻、精彩。教師的品德高、能力強,具有精深、廣博的知識素養和正確、積極的人生態度,會引導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激發起學生道德修養、情操陶冶的熱情;會對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等起著積極的、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

  關鍵詞:影響力;教師;教育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5-0028-02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從沿海回來的朋友準備到內地投資辦企業,重點考察A城和B城。在A城,他坐在街頭擦皮鞋,擦皮鞋大嬸的一個動作,讓他對這個城市死了心。那大嬸把他的一隻鞋帶解下來,擦好付了錢後再繫上。一個細節瞬間讓他悟出,這個城市市民的道德水準成問題——一定是有人擦好鞋後不付錢藉故跑了。在B城,他搭了5次計程車,下車前,5位司機都提示:先生,請帶好您的隨身物品。

  最終,他把企業放在了B城,B城因此有5000人上崗就業,也因此每年收到上億元的利稅。這就是一位擦鞋大嬸和幾位計程車司機的影響力。[1]

  在今天,大部分人經過系統的學校教育,小學、初中、高中等,人生中很多時間除了家人就是與老師和同學們等一起渡過。粗略想想本人生活到今日為止,會有哪些老師會浮現著眼前——小學:一位老師像媽媽,和藹慈祥、問寒問暖;一位老師像巫婆,冷眼相對、惡言惡語。初中:有兩位中年女老師,一位教語文、一位教物理,兩位都抽菸,充滿自信、知識豐富、性格爽朗。高中:有三位男教師印象深刻,一位是慈眉善目的班導師,一位是課堂上眉飛色舞講課的生物老師,一位是兢兢業業、循循善誘的數學老師。而到了大學時,看到每一位老師那睿智的目光,體會到他們深邃的思想,內心充滿著敬仰和敬畏以及渴望向他們學習交流的矛盾。我還能想起過去的他們,說明他們對我的人生、甚至一輩子都有影響。

  現在,我也誠惶誠恐地成為了有十幾年教齡的高校教師,年逾不惑,並且擔任了班導師。希望自己能做到“政治上的引路人、業務上的導師、生活上的長者”。其中的理由:一方面,教育教學工作經驗已經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另一方面,對人生的感悟也應該達到了一定的水準。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比較深入、準確、客觀的理解與判斷,對自我的認識也上升到了一定層次。這個時候來思考教師影響力的問題,也許就會明白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就會了解學生從自己的身上到底能夠獲取什麼有價值、有意義的東西,就會清楚自己怎麼做才算是真正的教書育人,才算是體現了自己作為教師的影響力。

  面對眼前的學生,大多是剛剛成人就離開父母家人,開始獨立人生,對所學習專業充滿求知慾望、對未來社會充滿無限憧憬,讓我羨慕的一群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人。作為教師或者班導師,已經不可能像中小學時代的老師,與他們溝通聯絡的那麼密切,他們已經擁有了一定的思想、行動的自由,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是在這個年輕的、關鍵的階段開始初步確定的。我是否能影響到他們,影響的範圍有多大?心裡還不是非常清楚,下面談談個人的認識:

  一、教師與學生的初次見面非常重要,也就是第一印象很重要

  這時的學生剛剛進入大學,對一切充滿了好奇,特別敏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能引起他們高度的注意,從而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此時產生的印象往往會對以後的師生交往、教師在學生中的影響力、甚至學生對學校的印象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為教師就應該時時刻刻以高度的責任感,不能有絲毫的隨意、懈怠,以便讓一言一行都在學生的心中產生良好的共鳴,讓他們在這樣一個新的集體裡面的第一個教育的細節精緻、精彩。

  二、教師應該有科學的力量、無私的愛心、真摯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有影響力的教師,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學生會在心理、思想、感情等方面自覺引起共鳴,對教師的言行等方面產生強大的感應力,會自覺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教師也是學生心目中最親切、可信而又十分具體的榜樣。教師的品德高、能力強,具有精深、廣博的知識素養和正確、積極的人生態度,會引導學生群體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激發起學生道德修養、情操陶冶的熱情;會對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等起著積極的、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

  教師崇高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應該是長遠而深刻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你的出現就是一種正面的教育,因為你平時就是一個很負責任的教師,就是一個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的教師,就是一個被學生欣賞的教師,就是一個能夠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的教師,就是一個陽光樂觀向上的教師。這樣的教師,怎麼可能沒有良好的影響力?怎麼可能會沒有很好的教育效果?當然,如果你是不負責任的教師,你是個偷懶的教師,你是個斤斤計較的教師,你是個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教師,你的影響力可想而知。作為教師,無論你處於什麼地位,無論你在什麼地方,無論是什麼時候,你的存在就是一種影響。

  三、尊重和了解每一位學生,愛護和關心每一位學生

  在一個新的集體當中,多元文化的匯合,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家庭背景、接受教育及社會環境的不同,使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取向存在較大差異。但是,他們的自我意識很強,獲取知識的途徑日益廣泛,並不認為老師就是某些知識方面的權威。然而,在這個集體當中老師的影響力卻無處不在。要把學生真正作為平等的教育物件,尊重學生的人格,瞭解學生的意願,傾聽學生的心聲,成為學生的知心人;真正為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和發展盡心盡責,增強學生的信任感,使這些剛剛成人的大學生能夠認識到和諧集體、和諧社會建立,彼此尊重和包容是一個重要的基礎,相互溝通和學習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教育的出發點應該是“以人為本,以人的身心素質為本”,而且也應該是教育的最終歸宿。對不同教師來講,影響自身影響力的因素是不同的。作為班導師,一方面通過招生檔案,瞭解學生的家庭背景、社會關係、中學階段教育等狀況;另一方面,通過班委會、同學之間的共同交流,瞭解學生的學習、思想狀況。因人而宜,有針對性對一些問題比較突出的學生,貼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實際進行溝通,全心全意地關愛每個學生,讓學生願意親近,從而激發其潛能,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以形成有凝聚力和思想活躍的班級團隊,進而真正增強自身的影響力。

  以上為個人幾點認識,從某種意義上講老師的影響力應該是教師全面素質的綜合反映。“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為社會服務的最終目標,是為了促進人本身的身心素質的發展,是為了人類社會的生存幸福而服務的;同時,社會的要求也只有凝聚為人的個體的一種內在的、恆久不變的、優良的身心素質之時,教育的效果才會真正顯露出來。這些都離不開老師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與特徵的瞭解和遵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願每一位教師都能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品質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老師的影響力,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人。

  為曾經是學生,今日有做為的年輕人高興。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或許包含了成長過程中各種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影響。也感慨萬千地提醒自己,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盡力、盡責而為吧。前面還有很多的、有影響的大師級別的人,會對自己的思考方式有影響。

  參考文獻:

  [1]查一路.每個人都有影響力[J].讀者,2012,***1***.***上接第27頁***一問題,可提問不同的學生,引導他們講出自己的想法,可得到不同的解決方法。再結合課程內容進行對比解析,附帶可穿插舊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加強記憶。在提問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注重循序漸進的引導,不要直接告訴學生最終的解決辦法,要讓學生從不知道,到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過程中去思考,從無到有慢慢轉變,培養起解決問題的思路。從而達到開闊學生視野,激發潛能,加強認識新知識點,穩固已經掌握的知識點的目的。

  2、要適時表揚鼓勵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有興趣鑽進去,取決於他是否取得進步。假如自己已經盡力學了,還是學不會,當然就很受打擊,從而失去再堅持下去的念頭。在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提問,還是學生在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就應該適時捕捉他們取得的進步,要肯定並鼓勵學生。讓學生有信心去學,也就是說只要認真的學習,就能不斷的提高。這樣學生的興趣不斷加濃,就會更用功的去尋求進步,得到同學們,尤其是教師的認可。學生的好勝心,成就感,在教學中得到應用,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故意設定錯誤啟發

  教學過程中,程式的編寫及演示過程中,應該把常見的錯誤給學生故意暴露出來。問題的解決通常情況下是出現了錯誤,尋求解決錯誤的有效方法。學生學習知識本就是要認識錯誤,得到如何糾正錯誤的方法。這樣在程式碼書寫及除錯時,製造矛盾,激發對錯誤的認識並解惑。在容易出現錯誤的基本知識點,無論是新學的還是已經學過的,都要不失時機的在錯誤中提高。這樣往往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以後假如出現類似情況,他們也很快能夠找到應對的方法。也可以在處理錯誤時把錯誤多樣化,同樣的環境,不同的錯誤又該如何應對,就起到了,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

  4、搭建課程總體專案

  應用性課程就必然有自己的真正實用專案。在課程開始就給同學們規劃一個大的專案,此後知識點的逐一展開就是逐步完成目標的過程。學習的各個章節可設定區域性的小專案,明確目標。要遵循事物發展,由易到難,由小到大的規律,小專案進行排序,前面完成的就是後面要出現的基礎,依此一環扣一環,逐層推進最終實現課程的總體專案。不然學生總會在學習中產生顧慮,到底學了有什麼用,又用到那裡。這樣學生就會努力的向目標進發,有針對性的去提高,否則造成盲目學習,其效果可想而知。

  5、教學過程讓學生有輕鬆感

  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在講解單調的程式類課程時要有足夠的幽默感,這樣就能夠調動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更專注於課程內容。其實教學就是一門獨特的語言藝術,教學就是在教與學的交流中進行的,就要發揮教師的語言能力,感染吸引學生,輕鬆的完成知識點的講解。往往有些教師就不注意這點,只知道埋頭講知識點,其實已經喪失了教學良機,也就談不上提高教學質量了。

  ***四***改變傳統課程考核方式

  當前多數高校程式應用類課程的期終成績考核都慣用筆試來完成,即便有些學校也進行了機試,也不過是僅供參考而已。這樣以來就使學生更注重理論的死記硬背,而不關心實際的應用,不會用程式解決實際問題也不影響自己的課程成績。針對這種現象應該取消筆試,統一用上機考試來進行考核,所有試題來源於題庫。題庫裡要有充足的題型及題量,題目不能來源於教材的例題,一定要作到變化。平時課程課內實訓時就要灌輸學生學習要以用為主的思想,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聯想,不斷提升學生的自覺能動性。為了更全面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也可將平時上機練習作為最終考核的組成部分。

  三、結束語

  隨著資訊科技不斷在社會各個領域的應用,程式類課程在高校教學工作就顯的尤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和學生就必須達到教與學的緊密有效的結合,真正做到知識的學習與掌握並靈活的運用。由於學生對這類課程產生的恐懼或不安,就促使著我們教師就應該正確面對當前的教學是否需要改善。只有有效的看到缺點,才能更快的去糾正,更好的去教,更高效的去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孫偉.程式設計課PTG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職業,2011,***36***:104-105.

  [2]陳衛民.C#程式設計的教學探索[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1,***6***:99-100.

  [3]馬雪英,王桂平.以能力為導向的程式設計類課程教學體系[J].計算機教育,2011,***4***:74-78.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遼寧省老師副高職稱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