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成功者的故事

  駕馭命運的舵是奮鬥。不抱有一絲幻想,不放棄一點機會,不停止一日努力,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80後***創業 自制芝士條月掙40萬

  每月只賣7天的芝士條火爆“朋友圈”

  見到小鹿時,她正拿著兩臺手機不停地在微信上忙碌,她說:“因為現在正是我們家芝士條接訂單的時期,早上7點半起床,打包發貨到中午12點,下午就一直接單、回覆微信,都要弄到凌晨三點。”

  外界都說微商是躺在家裡刷刷朋友圈就輕鬆把錢掙了,陳小鹿笑言:“確實是這樣的,可背後的辛苦只有身邊的人才知道。”

  剛起步時,她自己一個人在家,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親力親為,常常通宵熬夜為朋友們趕製芝士條,身體吃不消,她說不想拖欠著朋友,接單了就想讓他們第一時間收到芝士條。

  為了保證芝士條的口感,她規定一個月只接單七天。陳小鹿沒接單的時間也沒閒著,通常用來研究和測試新產品、培訓代理。

  為了試味芝士條 從94斤吃到了120斤

  芝士,又稱乳酪,是牛奶經濃縮、發酵而成的奶製品,被譽為乳品中的“黃金”,特別受女性喜歡。在陳小鹿看來,只有不斷研發和測試,新品才能成功推向市場。

  從小就熱愛美食的她,曾為了試味芝士條從94斤吃到了120斤,雖然現在瘦回來了,但是還是忍不住,她說她天生一顆吃貨的心。平時常常和朋友天南地北去挖掘好吃的餐廳,包括各式各樣的烘培,長沙哪家烘培店出了新品,她一定會買回來試味,這樣可以碰撞找出更多新品靈感。

  說起美食祕訣,陳小鹿說,和市面上普通的芝士條不同,她烘焙的芝士條,原材料都是進口、新鮮的,比如法國kiri的乳酪、鐵塔的淡奶油,做出來的芝士口感明顯不同,目前共推出了三種口味,分別是香草、奧利奧和榴蓮坨。

  400人爭做代理 只選了20個

  一個人完全忙不過來,她想到了發展代理的方式。今年下半年,她在家附近小區租了一套房子,簡單裝修了一番,聘請了9個阿姨幫忙,並發展微商代理。

  “當我發朋友圈說招收代理時,報名的有400多人,我在這些人裡面選了20多人,她們大多是是銀行工作者、老師、醫生,成為我的代理就算是我的合夥人,會提供專門的銷售培訓。入夥之前,需要交一萬元押金,如果他不願意幹了,會退還押金,實行末位淘汰制,一個月至少得賣出50盒。曾有一個從來沒有任何微商經驗的代理,7天時間掙到了4萬,我都覺得很吃驚。”

  陳小鹿說,目前她的粉絲髮散至全國多個省市,由於芝士條最好冷凍,可採用泡沫板加冰塊保溫發順豐快遞,長沙市內有跑跑小哥。“以前我一個人單幹的時候,芝士條價格是98元/盒,榴蓮坨坨是128元/盒,現在工作室做起來,成本也提高了很多,但是原料我一直堅持用最好的,價格也不變,我也不會讓我的代理隨意更改價格,我想讓顧客感受到即使品牌做大了還是和以前一樣的純粹,就像是吃到朋友手工做的芝士條一樣。”

  她說沒想過開實體店,“因為既然選擇了發展代理的營銷方式就得對代理們負責,也許以後會開一個體驗店,但不售賣不盈利。”

  化妝師從小就是創業達人

  大學專業主修室內裝修設計,使陳小鹿對審美有一定的認知,她認為“美”的東西都有互通性,從室內設計到化妝師只是改變了“美”的承載體。做化妝師時大概平均月入7000元,7年間結識了許多愛美的女性,為她的創業道路提供了許多幫助。

  事實上,朋友圈賣芝士條已經不是小鹿的第一次創業,她14歲便拉起推車賣羊肉串了。

  “當時暑假在老家的超市門口擺攤,自己當廚子學著烤羊肉串,當然是以失敗告終。大學期間,坐火車去廣東進些耳環、首飾然後放上淘寶賣,行情不錯,掙到了自己的學費。因為自己後來做了化妝師,所以在淘寶上賣那種找工廠加工的化妝品,還曾出過化妝攻略,甚至還有人找我來出書,後來自己開了化妝培訓學校,陸續共收了2000多個學員。”小鹿笑言道,都說葡萄酒與芝士絕配,說不定以後還會去酒行業摸索。

  因為創業遇到了失聯多年的摯友

  每個女性創業者在創業途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困難最初是一個人單幹的時候體力不支援,完成不了那麼多訂單量。如今工作室開起來了,管理成為一個難題,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問題,這也是挑戰的樂趣。”陳小鹿說自己一直挺幸運的,不管是顧客還是身邊的朋友都很支援她,平時過年過節都能收到很多禮物,都是微信上的顧客寄過來的。

  “我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失去聯絡很多年,沒有電話,我有試著通過社交網路,微博、人人網等去找她,都沒有找到,後來有聽說她出國了,就沒有再找她了。突然有一天,她加我微信,找我買芝士條,繞了地球一大圈最後竟然以這樣的方式再見面,原來她現在也在長沙。”

  2:80後準媽媽酸酸甜甜創業路 做有生命力的冰淇淋

  不過,作為成品銷售的酸奶冰淇淋在國內的市場還是新面孔,但它在歐美國家早已風靡多年,近年來,也開始在日韓,以及中國的大城市逐漸流行。和普通冰淇淋相比,酸奶冰淇淋中的活性菌有助消化,低脂低糖也比普通冰淇淋的營養結構更加健康,這也是酸奶冰淇淋除了口感之外的另一個賣點。

  酸奶冰凍起來就可以代冰淇淋吃,那是否還有另外賣酸奶冰淇淋的必要麼?這當然不一樣,酸奶冰淇淋已經演化出花樣繁多的口感和做法,已經不是凍酸奶可以企及的了。椒江的80後準媽媽汪小燕發現台州市場酸奶冰淇淋還存在巨大市場空間,於是,由一杯小小酸奶冰淇淋發酵的創業,就此開始。

  用“匠人精神”專注做酸奶冰淇淋

  汪小燕,33歲,浙江省台州市椒江人,UM酸奶冰淇淋創始人。汪小燕的酸奶冰淇淋店開在市區一家新開業的美食廣場裡,經營面積在40平方米左右,儘管劃分了廚房,櫃檯之後,經營面積並不大,但是在她操辦下,有一種文藝小清新的風格,小小冰淇淋店也別具一番風格。和其他冷飲店相比,它的特色在於,店裡主營的大部分食品都是酸奶類產品。

  汪小燕認為,市區商場的房租很貴,做一家小小的餐飲店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專注做一樣把這一樣給做好,才能在消費者的飲食記憶裡留下印象。“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可以說是‘小而美’,或者說是‘匠人精神’,我的這個品牌是專注做酸奶冰淇淋的。”汪小燕說。

  除去只佔去半頁紙的雞蛋仔,馬卡龍,冷飲,熱飲,這家店的選單裡其餘三頁半紙裡都是不同口味的酸奶冰淇淋,以及可供選擇新增的輔料。各種餐具、水果、乾果、甜品搭配成了不同風格的酸奶冰淇淋,汪小燕給它們取了諸如綠野仙蹤,蔓香浮動這些有情調的名字。

  “店裡大部分的銷售額都是酸奶冰淇淋提供的,儘管價格和普通的冷飲,冰品比起來較高,但是差異化的口味在年輕群體中很受歡迎,年輕白領、學生是酸奶冰淇淋消費的主力。”汪小燕說。

  為了找到最合適的口感,跑到北上廣嘗冰淇淋

  那麼,這種據說低脂的酸奶冰淇淋的口感到底如何呢?品嚐後發現,和網上說的大體一致,酸甜、清爽,和普通冰淇淋相比,奶油的油膩感少了許多,相比凍酸奶的硬梆梆,它更具軟綿感,更容易***。不過,在這酸酸甜甜的品味中,捕捉到了濃郁的奶香味,這是日常所吃奶味冰淇淋很少有的。

  汪小燕透露,酸奶是她和員工用鮮奶自己發酵製作的,再混入了鮮奶作為原料主體加工成酸奶冰淇淋。“沒有新增劑的酸奶,冷藏保質時間最多7天,與鮮奶拌在一起後,風味自然有所不同。”她說。

  在北上廣等大城市,酸奶冰淇淋已經分佈較多,口味與做法也多種多樣。汪小燕製作的冰淇淋也有自己的祕方,甚至冰淇淋擠出的形狀都有講究。為了尋找更符合自己需求的口感,從2年前打算要做酸奶冰淇淋開始,她就開始在全國幾個酸奶冰淇淋分佈較多的城市去嘗口感。

  “前前後後嘗過的店有幾十家了,有的味道大同小異,也有的別具一格,在這些細微的差別中,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種口感。做法說簡單也不簡單,關鍵是找到一個自己滿意,又適應市場需求的口感。”汪小燕說。

  開店要當事業來做

  如今,汪小燕自己的酸奶冰淇淋已經在臨海和椒江各有一家,在她看來,她經營的不僅僅是個酸奶店,而是一個餐飲品牌。她說:“一個有自己特色,有自己文化的品牌,在品類供應,原輔料上我有自己的原則,比如配料水果只用當季的,非當季水果有也不用,糖的比例也有控制,不會讓顧客攝入過多糖分。”

  “鮮奶原料的把控尤為重要,我要開一家健康的餐飲店,食品安全要從我們每一個人,特別是每一個經營餐飲的商家做起。我的孩子即將出生,我希望他長大以後,可以生活在一個食品安全遠比現在高得多的社會。”汪小燕說,這讓她面對親朋好友的加盟申請,也十分慎重。

  “有一些加盟申請者是希望投錢開家分店,然後招人來管理,這樣我大多給婉拒了。”汪小燕說,在她看來,親自動手去做事情才能以創業者的心態與她一起來經營這個初生的品牌,“即便懷孕到現在,店裡我都是要自己來看著的,自己不去做,就很難有創業的幹勁,對於食品安全的管理也難到位。”

  汪小燕透露,因為店面都開在CBD,投入比較大,但是兩家店已經都走上了正軌,投入的固定成本正在逐漸回收,接下來她還打算再開第3家店。“至於加盟商,我希望他熱愛這項事業,願意自己親手來經營一家店,這樣我們才能持有共同的理念,做有生命力的冰淇淋。”汪小燕說。

  3:為了興趣創業 為了創業生活

  為了理想毅然選擇創業

  劉瑩,魯迅美術學院畢業,正式踏入了自己喜愛的行業——建築景觀學設計,初來到上海這個陌生的城市,對於一個未畢業舉目無親的她來說既充滿神祕又充滿誘惑,她體會到這才僅僅是人生的起點,接下來需要更多艱辛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幸運的她在臨畢業最後一年進入了國際知名的英國建築阿特金斯企業實習三個月並被正式錄用,這麼高起點的開始對於她來說極其重要,在國際化的公司裡給予她的不僅僅是各種國際化設計理念,最主要更是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和管理方法。經過7年在業界的磨鍊,讓她有了堅韌的翅膀翱翔,一路走過來的困苦和艱辛讓她更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當時,追逐夢想的劉瑩其實已經有了一份被人羨慕的穩定工作,光環的圍繞有時會讓她迷失了方向,但撥開外在的環繞,她覺得青澀年少後的穩健才是起跳最主要的時刻。在家人和朋友的反對聲中,伴隨著耳熟能詳的一句話“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她卻毅然開始了創業。

  創業初期不斷自我完善

  創業對於每個人都不是與生俱來的想法,正是受這次體驗的感召,劉瑩開始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相關知識,嘗試著開啟第一次創業之路。

  回想創業初期的想法比較幼稚,是一位上市公司的總經理胡嘯英先生為正處於迷茫的劉瑩指引了方向,這個人就是她的合夥人,也是她步入創業路上的伯樂,他給她講述了當初自己創業的艱辛經歷,是他給予劉瑩鼓舞和力量,使之前行。

  別人說夢想總是天馬行空,實際上來不得半點虛假,開闢創業之路的劉瑩,一路上有很多艱難險阻在等著她排除,很多未知數等她破解。創業起初從搬運工到油漆工再到技工,身兼數職都必須由自己完成,每一個小細節都需要自己把控完成。除了人氣不是很旺,銷售額的不足還有人員配備及其成本預算等,都無形中給劉瑩隴上一層巨大的氣囊,也正是這種氣囊才驅使她必須完善自己。

  用愛好打造自己的空間

  剛開始接觸到那個被人廢棄並被周邊人認為不可開發的地下室空間時,劉瑩其實也有點灰心,但劉瑩覺得完美的東西到哪裡都會凸顯它的優勢,但怎麼使一件不完美的東西變得完美那才是對自己的一次重要的挑戰和考驗,初期的香港現代藝術中心***上海***僅是從零基礎油畫開始,但面對著這麼多間房子的分割,通過她專業的視角和設計手法,她覺得可以是綜合培訓空間的結合,於是針對周邊市場的調研及其對每個空間的特色分析又開發了DIY、陶藝、茶藝、調製雞尾酒等專案。

  這些也積於平時劉瑩熱愛收藏、攝影、DIY、看展覽的愛好,她愛生活愛大自然孕育的種種,用獨特的視角來品味生活的點滴。為了分享藝術和生活的美好她喜歡聚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們聊聊,與他們分享彼此對美好生活的創造。

  現今社會提倡環保理念,對之前從事快節奏的工作的劉瑩來說,唯一讓她可以靜心的除了讀書就是通過自己拾回來的破東西改造成自己喜愛的物品,俗稱拾荒族創新。於是乎她覺得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們需要可以給予他們心靈和精神都在路上的一個空間,那裡應該是私密的,應該是可以放鬆和悠閒懶散的,應該是可以找到志同道合朋友聚集的地方。所以經過推敲覺得這個空間需要與這樣一個快節奏的城市共存,這種慢生活的方式更會讓人們瞭解生活的本質和意義。

  
的人還:

1.創業成功故事

2.創業成功者故事

3.成功人士創業的故事

4.3個成功人士的故事

5.3個創業成功者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