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創業故事有哪些

  隨著社會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展現在社會發展中。一個國家的競爭力更多的展現在創新和創業發展的基礎上。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餐飲創業故事有哪些,希望能幫到你。

  餐飲創業故事篇一

  如果,不是偶然聽朋友說到嶺南縣團縣委有一項貸免扶補,幫助青年創業,馬大志可能還像很多出去打工農民工一樣,現在還依然往返於城鄉之間,奔波在各城市打工,可能到今天依然一無所獲,子然一身,聽他的創業故事,也讓我們倍感艱辛

  馬大志出生在嶺南縣梭山水鄉更底村下火房社,1998年,因為家庭的一些緣故,中學沒有畢業就輟學,輟學後他在家呆了一段時間,就像很多農民子女一樣出去打工,那時因為年齡小,家人又不放心,他來到裡家近的昭通一家小飯館打雜,如打掃衛生、幫夠菜、配菜等,由於對飯館生意和炒菜配菜的一些瞭解,當時他萌發了自己也開一間飯館的念頭,倆年後馬大志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援下,在老家梭山水鄉開了一個自己的飯館“康大飯店”,不要看名字這麼響亮,其實只是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小飯館,才幾千塊的投資。

  他的飯店開張以後,不但沒有他所想的客源如流,財源滾滾,甚至還遇到了一些他不曾預想的困難。如店地小,裝修簡漏,難吸引客人;廚藝不夠,做不出的菜的味道,客人滿意度不高,可小本生意,他又請不起較專業廚師;如梭山小鄉鎮,地方小客少,飯館相反顯得多。即使這樣李輝也在精心經營著他的“康大飯店”,努力改進手藝,他還特意學了一手梭山特色菜,如梭山灰豆腐,梭山白菜王子、蒸火腿等。

  但是四年以後他依然決定把飯館關閉了。我們問起原因時,他說:“梭山地方小了,那四年沒有賺到什麼錢,他看到一些在外賺到錢的朋友,有想改行的想法。”

  後來馬大志就出來打工,在外四五年的打工經歷讓他感受頗多,如在工地做過水泥工的辛苦,在昭通租房開旅館,和朋友承包在公路上打洞等等,均起色。他說:“那時,他都在徘徊,對將來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想到什麼就做什麼,那時他總是會想到要是小時多讀點書或者學得一技之長,那該多好,也許他也就不用那麼奔波和辛苦而到後還是一無所成。”就這種感嘆和想法,2007年他遠走浙江,幾經多碰壁,幾經換工作,後在皮革長場打工,那時他想法就是學得皮革製作技術,希以後自己能開個製鞋店,當他為這一計劃和夢努力時間,2009年經濟危機,他們的工廠面臨倒閉減員,被迫下崗,在浙江呆不下去不得不回鄉。他說:“那時,像我們這種,一無技術,二無文憑的底層打工仔,根本沒有辦法在大城市裡立足,甚至有可能弄得連回家的車錢都沒有,我們農民工只是一群低價勞動力者。”我從他的話裡,可以聽出一些農民工在城市裡的辛酸和無奈。

  剛回來時的一那段時間,對馬大志來說很是一些無奈,因為這些年來他一直在努力想改變自己,可現在自己都30好幾的人了,到頭來還是依然一無所成,依然還是一個最低層的農民工。可他那不安分的性格沒有變,不服輸、愛思考的性格沒有變。有次和朋友聊天,聽說國家有一個政策“貸免撫補、鼓勵青年創業”,可以到嶺南縣團委申請,馬大志就決定申請再創業。而且他還是決定從事餐飲行業,他說:“因為這行業我熟悉,我也瞭解嶺南的情況,嶺南是餐飲業熱服裝行業冷的一個地方,也覺得自己曾經4年開館子的經歷可以吧它做好,加上這幾年的經歷和波折我相信自己。”在介紹自己創業再開館時,他說主要做了三個準備,第一認真做市場調查,該幹什麼,怎麼幹,進行認真研究,反覆認真的給餐館做選點。第二是,改進手術,招專業廚師。他說一個飯館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菜,特色菜如一個飯館的靈魂和個性,但同時也必須能做豐富的其他各色各樣的菜,更能進一步滿足不同客人的口味。第三是重視服務,最近幾年的在外經歷讓他明白餐飲是一個服務性很強的行業。他在和我們介紹他成功經歷時說:“以前奔波和經歷幫了他很大的忙,以前我對一些事太缺少思考和計算了。”從這些話裡可以體味出一種成熟和思考,一種開始以市場的眼光。

  馬大志的飯館就開在我們行政樓隊對面嶺南縣文屏鎮政通路,名為開天元飯店,地理位置較好,就在各行政單位和好幾個企業單位之間,每天客流滿店,店鋪也從去年剛開張的2間店面開展為到3間,員工也從3個曾至5個,再過幾個月,他的人工湖開分店也準備開張,據他透露,每天來天元飯店來吃飯的一般會有20來桌,我們團委已親自到那吃過,梭山的特色菜確實滿有特色,馬大志甚至還向津津有味的介紹如灰豆腐、白菜王子,蒸火腿等做法,服務也滿周到。他講起超過的經歷時,他說:“創業很難,特別是我們這種沒有知識,沒有技術,沒有資金的農民工,我這次能成功創業,也是因為國家有這麼個政策,不然我有這想法,可還不知道錢從那弄呢,現在從銀行貸款很困難。其次,要會多思考多動腦,如果一味的只想打工,那一輩子也只是個勤勞的打工子而也,我們就是缺少知識和思想啊!再一個就是不怕苦,不怕失敗,敢於去做吧。其實你敢去嘗試,創業也不是那麼難的。”從李輝的總結當中,我看到了辛酸後的從容和一個敢想敢去做的個性。也彷彿讓我看到了我們這一代青年農民工的縮影,他們或許小時因一些因素而沒有順利完成學業,他們帶著夢想大量湧向城市,他們也正努力的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可真正能改變命運的有幾個呢?我也想到我們的貸免撫補政策,我們覺得我們應該加大這一工作,讓更多的青年能就業和創業,讓在低層一些人能有更多公平的競爭空間。那天我去他們店裡去調查,其實一個年輕男孩還在問我:“你們那政策名額今年還有沒有啊,我也想貸。”我說今年70名額全貸完了,明年吧,希望明年我們可以爭取更多一點的名額。

  餐飲創業故事篇二

  咖啡館咖啡賣到館外月入5萬

  放棄年薪30萬的外企工作,走下巔峰,重新開始,尋找另一個山頭的風景,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勇氣,阿南做了。這次阿南選擇了開咖啡館。

  如今坐在阿南咖啡館,看著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你可以肆無忌憚地發呆。此時走進來一對情侶,要求自制咖啡。女孩攪動咖啡機的聲音,像極拉動窗簾時齒輪滾動的快樂。男孩在一旁“咯咯”地笑著。

  《Yesterday once more》的旋律在這個130平方米的藍色空間裡流淌,落地窗外的陽光柔和而溫暖,咖啡的香氣在鼻尖彌散。“你好,我是阿南。”眼前的咖啡館老闆內斂沉穩,戴著伍迪艾倫式的黑框眼睛,白色襯衫,打扮文藝。

  棄外企高薪,10萬創業咖啡館

  “人生有時候懂得放棄一些東西也是蠻好的,我做了十年的IT行業,經歷了從下到上。另一個十年我想換個方式生活,人這輩子,如果你只做一件事情,收穫不大,如果你換一種生活再走十年,應該是比較有創意的,意義是更重要的。”

  2006年,阿南選擇從北京回成都,經營起了四季情懷咖啡館,“4萬拿下鋪面,裝修和咖啡機這些裝置一共是6萬”,阿南告訴理財週報記者,他用10萬元開起了自己心愛的咖啡館。而此時的他頭頂亦多了一個光環--中國第一個獲得歐洲咖啡協會認證的咖啡師。

  可能是經歷了太多世事,阿南對人生、對咖啡亦有了不同以往的體會和見解。在阿南看來,“咖啡就只是一種飲品,一種感受生活細緻的方式。”所以他把“四季情懷”定位在咖啡文化上:“你花了錢,就有權喝到一杯好咖啡。”

  專業的咖啡文化定位使阿南的咖啡館顯得與眾不同,阿南說:“我們經常鼓勵客人買咖啡豆回家自己做,我們也舉辦各種咖啡沙龍教你怎樣做咖啡,讓每個喜歡咖啡的人都喝到一杯新鮮的咖啡。”

  “把咖啡賣到咖啡館外面去”

  “單靠100多平米的店是賺不到錢的,10張桌子,即便可以達到80%的上座率,也只能持平”,阿南說,他的咖啡店由於只做咖啡,沒有做其它的出品,所以在最初兩年,四季情懷咖啡館只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1個月大概是1.5萬的營業額。”

  “首選是選址有問題,我當時選口岸的時候,只關注到離商業中心春熙路近,但是沒有好好考察周邊的業態”,阿南告訴理財週報記者,四季情懷咖啡館的樓下和隔壁都是火鍋店,而且物業管理很混亂,對於要做“精緻小眾咖啡”的他來說很不利。

  更多的利潤來源於場外,“咖啡館則是提供了一個展示平臺”,阿南告訴理財週報記者,外場收入可以達到四五萬每月,而這部分基本是零投入。“我把咖啡文化對外打包賣給銀行、地產公司、4S店等高階客戶”,進入商業咖啡文化服務領域後,阿南稱“開闢出一條獨特的商業咖啡經營路線,咖啡諮詢也是我們的業務之一。”

  “把咖啡賣到咖啡館外面去”,阿南舉例說,四季情懷咖啡為成都萬科地產所有樓盤舉辦了多達15期的咖啡文化沙龍,“每場收入是5000元”.自此,四季情懷咖啡已經形成以咖啡館、現烘焙咖啡豆、咖啡外場咖啡文化沙龍服務為三條主線的發展模式。

  120萬投資新館,月營業額20萬

  2007年成都地產的噴發給阿南的咖啡館事業帶來了第二次發展的機遇。成都的郊區華陽,高檔樓盤在這一年密集進駐。阿南在這裡的戛納印象找到了咖啡館的心儀之地:“我一直覺得老店的選址並不符合區域的消費習慣。”

  戛納印象又稱海韻公園,是華陽的現代化主題公園。阿南的新咖啡館臨府南河,坐在二樓的露天咖啡館品飲一杯現場調製的卡布奇諾,河景一覽無遺。

  “這個小區的物業管理非常好,周圍街上的停車80%以上是30萬以上的車,消費力有保證。”阿南說,新的咖啡館面積800平方米,獨棟2層樓,而其中第二層樓是阿南花十來萬自己搭建的,“免租,相當於我只需要支付單層的房租”,阿南告訴記者,整個新店總投入是120萬。新店叫愛度咖啡,每個月營業額已經達到20萬。

  而在咖啡館的出品上,阿南也調整了思路,原有的現場咖啡烘焙和專業咖啡供應依然保留,在他的“產品金字塔”中,最底層的是大眾化口味的中國茶、奶茶等,中間層是精緻的西式茶點、水果茶,“保持了少量產品屬於同行業的基本消費”.

  在金字塔頂端,則是力求獨特的核心咖啡,“這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完全依賴我的個人技術”,阿南說,咖啡館最貴的一款咖啡是現場演示咖啡製作技巧及品嚐,雙人198元。“都是進口的豆子,哥倫比亞、巴西、印尼和非洲的居多”,阿南說。而咖啡豆的口味,則是客人隨著他走,“我的客人都足夠相信我的專業性,主要還是選址正確,這個環境有這樣的消費能力”.

  挖第一桶金適合創業咖啡館嗎?阿南不敢苟同:“商業是否成功與自己的商業經驗關係很大,這個行業的優勢是原料成本不高,但是許多人開咖啡廳是因為喜歡而開,多數是跨越了行業,所以失敗的機率高。”

  以一碗油潑面夢想上市

  油潑面、臊子面、肉夾饃……看上去,廖海鵬的陝西闖王麵館除了主打陝西口味,並非武漢人熟悉的熱乾麵和湖南米粉之外,並無太多亮眼之處。就連規模也遠比不上蔡林記,只有6家直營店。

  但不起眼的表面之下,有著不容輕視的內裡:經營11年,他以一碗油潑面起家,如今已琢磨出75個品種,選單寫滿整面牆;銷量從單店一天兩碗,飆升至一天300碗,營業額暴漲150倍。

  眼下,廖海鵬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位於漢口火車站陝西大廈旁的新店。這是一家旗艦店,中式窗櫺、屏風,古色古香的羊皮吊燈,西式沙發椅……中西混搭的裝修元素,完全顛覆常人對家常麵館的既定印象。而且,店裡還將配備可以標準化生產的中央廚房——這正是廖海鵬的勃勃野心:明年在漢開30家直營店,繼而以此店為模板佈局全國,最終謀求上市。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