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的名人例子

  作為家長,有時候要學會用一些故事來教育孩子,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人生轉彎天地寬

  他出生在山東省臨沂市義堂鎮一個農民家庭。為了擺脫貧困的生活,高中畢業後,他來到青島一家中西餐廳當了一名傳菜工,月薪800元。當看到酒店的大廚每天只工作五六個小時,月底領到10000元工資時,他暗下決心:一定學好廚藝,成為一名拿高薪的大廚。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他便在下班後給店裡的大廚跑腿、和人家套近乎,趁機請教烹飪技巧。很快,他就掌握了許多菜品的做法,但苦惱的是,他做出的菜與師傅做出的菜口味大相徑庭。為了訓練自己的味覺和嗅覺,他乾脆自己買來辣椒、胡椒等十幾種香料,下班後不停地聞和品嚐,常常被薰得眼淚直流。可是,這樣艱苦訓練了半年多,不但沒有成效,他反而連一些基本的香料也聞不出來了。考慮到自己的嗅覺和味覺太遲鈍,再努力也不會有好結果。他只好放棄了當大廚的夢想,瞅準機會轉行。

  2003年的一天,一位顧客因為所點的菜餚與酒店菜譜上的宣傳圖片相差懸殊,和老闆發生了爭吵。事後,老闆為避免顧客誤會,要求大廚把一些菜餚做出樣品,放到酒店大廳裡供顧客參觀選擇。但這些樣品菜容易變質,過不了幾天就要重做,成本太高。老闆苦惱地說:要是有一種不容易變質又保鮮的假菜多好呀!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他靈機一動,我不是做大廚的料,炒不好真菜,要是我能做出這些假菜,說不定就能發大財呢!說幹就幹,晚上下班後,他接連幾天查閱資料,發現日本早在幾年前就有這樣的假菜,稱為“菜模”。他又走訪了許多酒樓飯店的老闆,大多數人表示願意嘗試,這讓他信心大增。為了掌握“菜模”做法,他花了800元通過郵寄方式從日本買回一盤“菜模”,他還不厭其煩地向青島大學一名專業教授請教。待掌握了“菜模”基本製作技術後,他毅然辭職,借了3萬元錢買來模擬材料和裝置,專心致志地做起了假菜。

  畢竟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對“菜模”需要的雕刻、鏤刻、著色等工藝技術,他都要一一學習和反覆練習。尤其是在學習著色技巧時,他每天晚上都脫得光光的,對著鏡子,在自己身上塗抹顏料,掌握不同溫度下顏色的變化。時間不長,他就掌握了著色技巧,但顏料屬化學物品,身體奇癢無比,用手一摳,就會流血。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身體上血跡斑斑的代價後,他硬是憑著農家子弟那特有的韌勁和鑽勁,在短短3個月時間內就做出了一盤以假亂真的“菜模”。

  但“菜模”做出來後,由於價位高,不少酒店老闆並不感興趣。他只好先把“菜模”放在一家酒店免費試用一個月。誰知,一個月後,酒店老闆主動付給他5000元錢,要求再預定10個“菜模”。他終於掘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此時,他僱了4個工人,開始批量生產,並免費讓酒店試用。半年後,他又賺了20萬元,又招了10多名員工,添加了10套裝置,並在青島註冊了公司。他不斷鑽研,開發出了市場需要的婚宴、生日宴等主題“菜模”。在2007年3月廣交會上,他一口氣簽了300萬元的單子,僅其中一個“菜模”就賣到1萬元。他還針對外國人研發了中國式的“菜模”,在2008年上海美食節上,受到不少東南亞國家客戶的青睞,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2009年5月,他又在廣州註冊了一家分公司。如今,他不僅擁有千萬元的資產,開上了寶馬汽車,住上了200多萬元的別墅,還娶了一個山東藝術學院畢業的漂亮女大學生。

  他,就是“青島藝凡食品模具有限公司”的老闆張一凡。

  張一凡曾經夢想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月薪上萬元的大廚,但夢想破滅後,他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另闢蹊徑,及時“轉彎”,完成了從普通傳菜工到身家千萬老闆的“華麗轉身”。他的經歷啟迪人們:要想成功,必須學會轉彎。其實,生活中許多事情往往都要轉彎。轉彎是一種變化與變通,生命將因轉彎而精彩。

  :尊重他人所尊重的

  在一次巡迴表演的過程中,卓別林通過朋友的介紹,認識了一個對他仰慕已久的觀眾。卓別林和對方很談得來,很快就成了關係不錯的朋友。

  在表演結束之後,這個新朋友請卓別林到家裡做客。在用餐前,這個身為棒球迷的朋友帶著卓別林觀自己收藏的各種各樣和棒球有關的收藏片,並且和卓別林興致勃勃地談起了心愛的棒球比賽。

  朋友對棒球愛到了痴迷的境界,一旦開啟話匣子之後就收不住了,滔滔不絕地和卓別林談起了棒球運動。從對方談起棒球開始,卓別林的話就少了很多,大多數的時候都是朋友在講,他則微笑注視著對方並認真地聽著。

  朋友說到高興的地方,兩隻手興奮異常地比畫了起來,他說起自己親自體驗到的一場精彩比賽時,彷彿已經置身於萬人矚目激動人心的棒球場上了,完全沉浸在了對那場比賽的回味之中。卓別林仍舊微笑著看著對方,偶爾插上幾句,讓朋友更詳細地介紹當時的場景。朋友越說越興奮,只是對一直沒能得到那場比賽裡明星人物的簽名有些沮喪。不過,這種沮喪的情緒很快就被他對那場比賽的興奮所沖淡了。

  那天中午,沉浸在興奮之中的朋友說得興起,差點把午飯都忘記了,直到他夫人嗔怪著讓他快點帶客人來吃飯的時候,他才不好意思地笑著拉起卓別林來到了餐桌前。那天的午餐,大家的興致都非常高,尤其是卓別林和這位新認識不久的朋友,彼此之間相談甚歡。

  在當地的演出結束之後,這位新朋友非常捨不得卓別林,一直將他送出了很遠,才戀戀不捨地道別。

  不久之後,這次巡迴演出也告一段落。回到家裡,卓別林通過各種關係費盡周折找到了朋友說起的那個棒球明星,請他在一個棒球帽上籤了名之後,卓別林親自把這個棒球帽寄給了遠方那個對棒球極度痴迷的朋友。

  卓別林的舉動讓他身邊的人非常不解,因為大家都知道,喜歡安靜的卓別林對棒球從來就沒什麼興趣,他們簡直就無法想象一個對棒球絲毫不感興趣的人只是為了朋友的一句話,就費了這麼大的精力去要一個簽名。尤其是當大家知道了對棒球一無所知的卓別林居然和朋友聊了大半天的棒球比賽,大家更加想不明白了——要知道,在那麼長的時間裡聽朋友講一個自己完全不感興趣的事情,那種滋味兒可是非常難受的。

  卓別林倒是很灑脫,他告訴身邊的人:“我是對棒球不感興趣,可我的朋友對棒球感興趣,只有尊重他人所尊重的事物,別人才能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尊敬,這是一切友誼的基礎。”

  後來,當朋友聽到了卓別林這段話之後,拿著他送來的棒球帽,感慨良久。兩個人的友誼整整延續了一生。很多年之後,已經白髮蒼蒼的他說起這段往事仍舊慨嘆不已:“我今生能夠成為卓別林的朋友,是我最大的榮幸。是他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做真正的尊重和真正的友誼。他的人格光芒,照亮了我的一生。”

  這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人,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各有不同。我們只有尊重他人所尊重的一切,尊重別人的愛好和興趣,才能和他們產生共鳴成為朋友。世上的悲劇,往往是由於不懂得尊重別人的興趣,不懂得欣賞別人的行為方式和不懂得包容別人的生活方式而產生的。一個真正擁有智慧的人,必定是一個懂得尊重和包容他人一切的人。尊重他人所尊重的一切,也就是在為自己廣交朋友,從而為人生的輝煌打下良好的基礎。

  :成功不會因你有缺陷而遠離你

  他小時候很自卑。別的男孩在外面瘋玩時,他則一個人躲在家裡。在上世紀60年代末,女人們還時興打毛衣做女紅。無聊時,他就跟著母親打毛線、做衣服,做出來的活兒,竟然比母親做的還好。

  高中畢業時,他報考了一所工藝美術學院,他創作的美術作品得到考官一致好評,卻沒有通過面試。

  那年他才18歲,曾兩次自殺,均被家人發現搶救了過來。見母親哭得萬分悲痛,他猛然醒來,怎麼捨得讓母親如此絕望呢?

  痛後是新生,上不了大學,那就自學吧。從此,他開始了自己的藝術人生。

  無數個日日夜夜,多少載寒來暑往,除了自學,還是自學,他竟然能在繪畫、雕刻、泥人、工藝品製作等方面無師自通。他的作品開始受到外界的關注,多次在國內外評比中獲獎。他成了不少廠商的設計總監,為他們設計的傢俱、珠寶和工藝品等,獨具匠心。2009年年初,47歲的他還成了福州一所工藝美術學院的客座教授,定期給那些學工藝美術的大學生們上實踐課。

  2001年底,他所在的縣城舉辦了一個蝴蝶標本展覽。看著那些姿態各異的蝴蝶,他突然有了用紅紙剪蝴蝶的念頭。把自己關在屋裡,手指被剪破了無數次,慢慢地,他的剪紙手藝逐漸提高,竟然能在1分鐘內剪出30只形態各異的蝴蝶。

  最初,他剪了兩千多隻沒有雷同的蝴蝶,被中央電視臺報道後,有人打電話來將他譏諷了一頓:“兩千只有什麼了不起的,厲害的話,你剪1萬隻出來給我看看。”

  他不服氣。憑什麼我就不能剪出萬隻蝴蝶?一個大膽的構想誕生——剪萬隻蝴蝶,首尾相連地貼上在一幅長卷上。這注定是個漫長而艱辛的創作歷程。他在記憶中搜尋創作靈感,上網或到書店尋找樣本,幾乎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北京、上海、廣州、天津、蘭州……都留下了他臨摹蝴蝶的身影。有了蝴蝶樣本,剪刀紅紙一陣翻飛,一隻只活靈活現的蝴蝶就神奇般誕生了。

  整整5年,他每天忙到凌晨三四點,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有時累得連從椅子上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為了這個巨集大的創作計劃,他花光了積蓄,腰背落下毛病,消瘦了10公斤。

  2006年10月,這幅“鉅製”橫空出世,1萬多隻蝴蝶貼上在一卷長106米、寬0。73米的圖畫紙上。當上海吉尼斯總部評審專家看到作品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怎麼才能精確地算出蝴蝶的數量呢?如果直接清點,估計幾位專家會數暈過去。還是他想出了辦法,讓大家在每隻蝴蝶上放一粒黃豆,待所有蝴蝶上都放了黃豆後,再把黃豆集中起來。數黃豆就容易多了。

  1粒、2粒、3粒……11999粒、12000粒!12000隻手工剪紙蝴蝶,“世界之最”誕生了!

  2007年6月,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給他頒發“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證書,確認他的剪紙作品《萬蝶圖》為“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蝴蝶剪紙作品”。他被譽為“蝴蝶王”。那位曾經罵過他的人,打來電話道歉,佩服他的勇氣與藝術精神。

  2010年年初,他得知上海世博會將設立一個“生命陽光館”,正在徵集一些個人藝術作品,他坐不住了,覺得自己應該有作品參展。他選定仍為剪紙蝴蝶。

  世博會也是藝術盛會。要入選世博,就不能僅僅如《萬蝶圖》那樣以數量取勝,更要以藝術取勝。因場地所限,他選擇只剪99只,但蝶形要比《萬蝶圖》大而豐富。

  這注定又是一個艱辛的創作過程。

  一次,他見街上一漂亮女孩的裙襬圖案可以做蝴蝶樣本,便痴痴地跟著女孩,盯著她的裙子看。女孩以為他耍流氓遂報警。他被帶到派出所,經過一番解釋才消除了誤會。3個月後,承載著他世博夢想的剪紙作品問世,取名為《蝴蝶夢》。5月,《蝴蝶夢》被世博會組委會列為“生命陽光館”展品。

  2010年6月28日,在上海世博會“生命陽光館”裡,一幅長18米的長卷徐徐展開,99只蝴蝶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美妙絕倫,展翅欲飛,它們沒有兩隻是一樣的。

  記者前來採訪他,但問了幾遍,他都沒有反應,而是微笑地看著記者。工作人員忙告訴記者:“他是位失聰的殘疾人,如果沒有佩戴助聽器並大聲和他說話,他是聽不到的。”

  原來,在他8歲那年,生了一場病,致使雙耳失聰。母親鼓勵他,讓他憑藉那些熟悉的聲音還在記憶中沒有消失時,堅持與人說話,他才因此沒有喪失說話的能力。

  他就是作品兩次問鼎吉尼斯世界之最,家住福建沙縣的民間藝術家周建波。

  周建波說:“殘疾人走的路很艱辛。但是,如果你真的付出了,成功不會因你有缺陷而遠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