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勵志名人的經典小故事

  在我們學習工作之餘,找一些來看看還是挺不錯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被驅趕的劉德華

  為了拍攝首部打拐電影《失孤》,“天王”劉德華現身南昌,根據劇情要求,電影採用隱蔽拍攝的手法。

  在劇中,劉德華扮演一位在公交站臺四處張貼尋人啟事的農民,所以他的裝扮就是地道的農民:穿著卡其色老式春秋衫,留著凌亂短髮、鬍子,斜背黃色的大包包,頗有“犀利哥”味道。農民裝扮,加上劉德華超人的演技,雖然街上人頭攢動,但沒有人認出來他竟是劉德華。喜劇性的一幕出現了,一名年輕的警察從此路過,發現了正在站臺張貼尋人啟事的劉德華,就毫不客氣地上前驅趕他,警告他在公共場地亂貼啟事破壞了環境,還觸犯了相關法律法規。劉德華愣了一下,馬上明白警察把自己誤認為是真正亂貼啟事的農民了。他沒有解釋,而是像真正的農民那樣,驚慌逃竄,一腳踩到馬路牙子上,劉德華的腳扭傷了。

  警察走後,劇組的工作人員急忙跑過來扶起劉德華,關心地詢問他的腳傷,好奇地問:“你為什麼不解釋一下,你可是大名鼎鼎的天王啊?”劉德華拍了拍身上的土說:“有什麼好解釋的,這位警察是個好警察,他在履行自己的職責。如果我剛才解釋自己是誰,他一定會不好意思。我寧願被他誤會,也希望他能繼續認真履行工作職責。”說到此,劉德華幽默一笑:“再說,咱們也不吃虧啊,有了警察驅趕我,電影效果肯定更逼真,這種機遇可不是輕易能遇到的啊。”

  劉德華雖是娛樂圈裡著名的“天王”,卻毫不高傲驕矜,而是把自己放到普通人的地位,懂得尊重別人的工作。他寧可自己被誤會驅趕,也要成全一位警察認真履行職責,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成功三句半

  吉姆·戴維斯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費爾芒市附近的一個農場度過的。那時,他的夢想是當一名農夫,但是,因為患有嚴重的哮喘病,他根本沒法幹活,甚至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在田野裡盡情玩耍,大部分時間裡,他只能臥床休息。每當這時,他的媽媽總會遞給他一支筆和一張白紙,任由他胡亂塗抹。這對年幼的吉姆來說,也算是一種無聊的消遣。

  他喜歡看報紙週末版的彩色連環漫畫,如舒爾茨的《花生米》系列、甘尼夫的《斯蒂夫·甘陽》,還有沃爾克的《菜鳥從軍記》……這些漫畫是他最鍾愛的朋友,一直陪伴他度過被病痛折磨的日子。

  18歲那年,吉姆考上了印第安納州的鮑爾州立大學,讀的是商業管理專業。由於他身體不好,常缺課,因此各科成績都跟不上,總被老師拿來當“反面教材”。幾年後,他以“學校有史以來最低平均分得主”的身份離開了學校,應聘到一家廣告公司。他的主要工作是繪畫、拼版、製作一些宣傳小冊子和目錄。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接觸到一些關於漫畫理論的書,並逐步勾勒出想當漫畫家的夢想。

  在吉姆24歲時,系列漫畫《滾草小紅番》的作者湯姆·萊恩無意中發現了他在漫畫方面的才能,決定聘用他作自己的助手。這份工作繁雜而瑣碎,從繪製漫畫背景、配文字說明到處理雜七雜八的美工細節,吉姆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由於薪水微薄,下班後吉姆還要做一些兼職來維持生活,他畫廣告畫、撰寫廣告文案和政治宣傳稿件,甚至還去表演跳舞。

  在這段艱苦而忙碌的日子裡,吉姆一邊從工作中學習漫畫方面的專業知識,一邊開始嘗試著創作真正屬於自己的漫畫作品。他利用晚上和週末的空閒時間,不斷充實自己的漫畫構想,希望能夠創造出一個受人歡迎的漫畫角色。後來他把目標選定為“蚊子”,把它叫做格諾姆。這是吉姆創作的第一個漫畫角色,他為此激動了很長時間。

  可是,蚊子格諾姆的漫畫在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地方報紙上發表後,一直沒有引起讀者的反應,甚至有人表示很厭惡,這令吉姆非常沮喪。為什麼大家不喜歡蚊子格諾姆呢?這個問題讓他百思不得其解。那段時間他很迷茫,漫畫創作似乎也停滯不前了。

  他的一位編輯朋友得知情況後安慰他說:“你畫得很不錯,逗笑的點子也很精彩。但是,一隻蚊子,吸血的蚊子,一般人很難認同呀!”朋友的話讓吉姆頓時醒悟過來。多年的漫畫工作經驗使吉姆明白,要讓讀者認同,一定是需要有生活氣息的、來自讀者身邊的比較可愛的動物。新的思路開啟後,吉姆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創作中。他發現,當時漫畫中的狗非常多:史努比、瑪瑪杜克、巴吉度獵犬弗瑞德,但很少以貓為主角。自己為什麼不選擇畫貓呢?他回想起了小時候自家農場裡養的幾隻貓來,它們神態可掬,給人印象深刻。於是,吉姆立刻動筆畫,畫出一隻脾氣特壞、憤世嫉俗的橘黃色大貓。他需要一個名字,於是,他想到了祖父詹姆士·加菲·戴維斯,一個脾氣特壞、憤世嫉俗的大個子。他覺得這個名字配他的這個角色的性格與體形,可以說是天作之合,於是,加菲貓就此誕生了。

  早期加菲貓身上並沒有條紋,他花了一年半時間設計這款系列漫畫,對角色一再重新琢磨,調整幽默的尺度,終於一切都準備就緒了。

  完成後,他打包了一堆漫畫樣張,寄給幾家通訊社,然後就專心祈禱好運降臨。

  1978年1月24日,這是吉姆一生最難忘的日期。這一天,他接到了一個電話:聯合通訊社接受了加菲貓!漫畫發表後,立即吸引了眾多粉絲。加菲貓懶惰、好吃、喜歡捉弄人、頑固而又自命不凡的個性,給讀者帶來無限的快樂。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超過一百家美國報紙刊登了加菲貓系列漫畫,由此還衍生出幾十種動畫電影、電視劇,出版的圖書售出1300萬冊。

  加菲貓之父——吉姆·戴維斯也因加菲貓一舉成名,如今已是世界級的漫畫大家了。據說,他從加菲貓身上獲得的收入高達上億美元。

  在談到自己的成長軌跡時,吉姆·戴維斯用三句半話來說明自己成功的祕訣:第一是對自己現狀的清醒認識,第二是對未來人生的準確定位,第三是對問題、矛盾的深刻反思,還有半句就兩個字“堅持”。或許正是因為這三句半的品質,才成就了今天人見人愛的加菲貓,成就了世界級的漫畫大師。

  :擦壞自己300雙皮鞋

  2003年,李朝傑下崗了。下崗後,不甘寂寞的他,籌措資金和別人合作做生意,但剛出手便被人騙得精光。

  李朝傑彷彿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下班後他不願回家,感覺沒臉面對老婆孩子。可生活還得繼續,被逼無奈,他只能四處舉債。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一名鞋匠,這個鞋匠整日樂呵呵的,完全沒有自卑感:“不瞞你說,這個行當投資少風險小利潤高,一個月怎麼也能掙個兩三千元。”李朝傑被他積極的人生態度感染了。

  我真的要做鞋匠嗎?李朝傑不停地問自己:我的面子往哪裡擱?親戚朋友會不會笑話我?要撂下臉面,他還是心有顧忌。

  當晚,他和朋友去飯店吃飯,一件小事改變了他的想法。

  服務員不小心把酒灑在李朝傑的褲子和鞋上,李朝傑有點惱火,心想這段時間夠背的了,連吃個飯也這麼倒黴。他剛想對服務員發火,沒想到飯店老闆見狀馬上走過來,掏出紙巾蹲下給他擦皮鞋。

  李朝傑的怒火一下子被澆滅了。那頓飯他吃得很安靜,腦子裡不住地思考,突然他領悟到:站著的人不一定偉大,蹲著的人也不一定渺小,站著做人,蹲著做事,才是真正的強者。

  第二天,李朝傑毅然當起了擦鞋師傅。在經營方式上,他打破了傳統模式,將鞋攤搬進了室內,賦予“吧”的休閒與快樂,室內有圖書和花草,讓顧客在擦鞋的時候也能感受到家的溫馨。

  他的生意絡繹不絕,可就在他躊躇滿志的時候,發展的瓶頸出現了,他對皮革的瞭解近乎於零。不同的皮子,特性不同,保養方式也不同,如果選錯擦鞋方式,對一雙鞋的損害是很大的。

  怎麼辦?李朝傑不願糊弄,通過朋友引見,一有時間就去製革廠、製鞋廠向老師傅請教。為了保證擦鞋效果,每進一批新保養產品,他都要先拿自己的皮鞋做試驗,幾年下來,被他擦壞的皮鞋就達三百多雙。

  機會總是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李朝傑終於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經營方案和獨有的修鞋皮革翻新美容技術。2004年3月,他前期投入的3萬元資金全部收回,還淨賺兩萬多元。

  看著擦鞋店發展勢頭良好,他果斷地做出了擴大經營的決定,連續創辦分店。2010年8月,他從國家商標總局申請註冊了“鞋管家”商標,並向國家網際網路資訊中心申請備案了鞋管家官方網站。

  目前,鞋管家已在全國六十多個城市擁有六百多家加盟合作店,至少有一千五百多名殘障人士大學畢業生成了李朝傑的合作伙伴。儘管如此,這位擁有多家連鎖店的“美鞋王”沒有坐進豪華舒適的辦公室裡,還是一如既往地當一名“蹲著的鞋匠”。

  站著做人,蹲著做事,這樣的人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