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奮鬥的短篇小故事

  每一個關於都是非常正能量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麥子的哲學

  作者:付秀巨集

  記得臺灣散文家林清玄寫過這樣一個故事:上帝有一天心血來潮,來到他所創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麥子果實累累,感到非常開心。一位農夫看到上帝,說:“仁慈的上帝,這五十年來,我沒有一天停止過祈禱,祈禱年年不要有大風雨,不要有冰雹,不要乾旱,不要有蟲害,可是不論我怎麼祈禱,總不能樣樣如願。”上帝回答:“我創造世界,也創造了風雨,創造了乾旱,創造了蝗蟲與鳥雀,我創造了不能如你所願的世界。”

  農夫突然跪下來,吻著上帝的腳:“全能的上帝呀!您可不可以明年允諾我的請求,只要一年的時間,不要大風雨、不要烈日干旱、不要有蟲害?”上帝說:“好吧,明年不管別人如何,一定如你所願。”第二年,這位農夫的田地果然結出許多的麥穗,因為沒有任何狂風暴雨、烈日與災害,麥穗比平常多了一倍還多,農夫興奮不已。

  可等收成的時候,奇特的事情發生了。農夫的麥穗裡竟是癟癟的,沒有什麼籽粒。農夫含著眼淚跪下來,向上帝問道:“仁慈的上帝,這是怎麼一回事,您是不是搞錯了什麼?”上帝說:“我沒有搞錯什麼,因為你的麥子避開了所有的考驗,麥子變得十分無能。對於一粒麥子,努力奮鬥是不可避免的,一些風雨是必要的,烈日更是必要的,甚至蝗蟲也是必要的,因為它們可以喚醒麥子內在的靈魂。”

  人的靈魂也和麥子的靈魂一樣,如果沒有任何考驗,人也只能是一個空殼而已。每一個人,從出生特別是少年以後,就開始面對各種考驗,並開始收穫各種考驗所帶來的寶貴人生特質。如果拒絕來自現實的新一輪考驗,時時幻想溫煦的常態,那麼他從一開始就輸給了生活。一位叫海濤的中文系畢業生,在求職路上東奔西跑,在廣州應聘到一個職業技術學院當教師,年薪4萬,因被地方告知不能解決戶口,他便放棄了,放棄了自己追求的內在東西。後來,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他在戶口這個並不很重要的考驗面前,逃走了,生活因而變得異常蒼白、無助。

  而一位退伍軍人,在復員後也沒有工作,經介紹到東北某食堂賣飯,早起晚歸地站在露天裡賣,一會兒就凍透了。但他不嫌棄,妻子心疼他,囑咐他穿大衣上班。他說穿大衣賣飯不方便,還說一旦習慣了大衣的溫暖,就會耐不住寒冷。這位退伍軍人硬是憑著過人的軍人意志,經受住了來自冬天與平凡的考驗。他對自己所吃的苦,沒有抱怨,每日樂呵呵的。回家經常拍拍妻子的手,說自己習慣了苦中作樂。

  如果有人看上去信誓旦旦,卻患得患失,不肯接受特定現實的不足,甚至逃離生活帶來的某些考驗,那麼他就像不經風雨、不歷嚴寒酷熱的麥子,就像不耐冬寒、不受冰雪的草木。地球上為什麼有磨難?也許它就是為了考驗我們在困窘的時候,心中是否有持續不懈的熱情,身體裡是否有為健康而運動的執著,眼眸間是否還懷有溫暖的詩意。在缺乏動力的時刻,在面對生活擠壓的那一剎那,你是否還可以微微一笑;面對平凡、無奈和敵視,你是否能夠經得起無休止的考驗;面對冰霜雨雪、西風怒號,你是否已經適應並漸漸喜歡、甚至從中發現隨苦寒而來的種種欣喜?

  人生的通道,往往穿越卑微、困境和風雨而產生。平凡者可以憑藉考驗抓住機會,最先覺醒、最先錘鍊、最先成熟,然後運用智慧,使自己變得偉大。普通的麥子,尚能昭示不普通的生物延續哲學;一個人經受某些必要的考驗,經歷某些可貴的堅持,能不孕育一些珍貴的人生積澱?!

  :堅守真理的鬥士

  我的初中語文老師是個堅持真理的老師,雖然這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利益,但他一直在用自己的行為堅守著人民教師應有的那份正義感與社會責任感。

  初一的時候,我語文成績很一般,在班級的排名中總是處於中下游,班主任很少去關心我這種弱勢群體,我也就理直氣壯地把自己的成績與班主任的態度聯絡在一起,絲毫沒有從自身角度找過原因,這種情況直到初二的上半學期才有所改變。那是個雨後的下午,空氣中瀰漫著沁人心脾的花香,上課鈴剛剛響起,一個矮個子的中年男人從容的走進教室,他大概四十歲左右的模樣,留著那種過時的頭型,穿著一身黑色的夾克衫,兩隻眼睛炯炯有神。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我就是你們的語文老師,希望在今後的這段日子裡大家可以在我這裡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多做人的道理,我對大家的要求也不算高,不求你們成‘仁’,只求你們學會做‘人’,對,就是一撇一捺的這個‘人’,作為我的學生,你們必須學會怎樣做人,就算你們還不能完全學會做人,最起碼我的這門課也要拿一個好成績,就這樣,下面開始講課。”

  那是他第一次給我們講課,他的談吐很幽默,時不時就蹦出來幾句令人捧腹的民諺俚語,不大會的功夫就跟我們打成了一片。作為專職的語文老師,他對古典詩詞和文言文的教學十分有一手,那些平時叫我們頭痛不已的文言文課下注釋到了他的嘴裡,活脫脫的成了繞口令,晦澀難懂的翻譯經過他的處理,變得無比的通俗易懂,沒多久我們這些對語文絲毫提不起興致的人竟然對文言文翻譯和詞語的註釋變得輕車熟路起來,成了這方面的“高材生。”初二上學期的第一次語文考試,我拿到了全班語文成績的最高分,我的老師很器重我的文采,他說我的作文行筆流暢,邏輯清晰,富有韻律感,而且還將之作為範文當眾朗讀,現在回想起來,我對文字的愛好應該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我的語文老師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喜歡喝酒,有一次我們在教室裡上自習,他帶著滿身的酒氣走上講臺,盯著低頭寫字的我們默不作聲。過了一會兒,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兩個潦草的大字“真理”,並用壓抑的腔調說道:“同學們,今天我想給大家講一下這兩個字,這是我畢生追求的東西,也許你們還不能明白它的具體涵義,作為一名老師,我始終堅守著真理,如果有人指著牆壁說它是黑色的,那麼我一定會最先站出來跟他講牆是白色的,我不喜歡阿諛逢迎顛倒黑白,黑白永遠都不可能混為一談,我的學生可以沒知識沒文化,但一定要堅守真理,敢於為真理鬥爭,當然,我並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麼偉大,但你們將來一定會比我偉大,我很希望看到那一天的到來……”他說到這裡,聲音變得哽咽起來,此時教室外面站著我們的年級主任,她沒有及時制止語文老師的這種行為,而是默默地聽他的演講,臺下的我們一個個的不知所措,不少女生的眼中噙滿了淚水,連我這個很少哭鼻子的人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任由淚水不爭氣的趟落到嘴角,那滋味鹹鹹的,甜甜的,百味雜陳。

  初三那年,我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市裡的省重點高中,我不知道我的語文因為那次的事件受到了怎樣的處罰,但這並不影響他在我們心中的形象:一名高大的,正義感與責任感十足的人民教師。

  前些年我在家裡的時候聽別人說,我的那個語文老師做了校長,本來教育局的人想要把他調到局裡從事管理工作,但被他婉言拒絕了,一直到現在他仍然堅持給學生講課,繼續著自己未盡的事業。

  :站崗

  大西北的武威城古時稱涼州,可當我去的時候才發現,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一點都不涼。特別是冬天,我站崗的地方能凍死人。說起來,我從沒跟人談起,人家參軍都輝煌得不行,回家探親時可以吹幾天的牛皮,什麼部隊如何如何地好,我從不敢吭聲。

  我在部隊整整呆了七年,拿了七年槍,站了七年崗。我記得入伍那年是從寶雞坐上了悶罐車,晃盪了整整一星期,到了武威,才吃上了一頓帶腥的伙食。吃完飯開始分配,按正常我應該分到飼養連去餵豬,可帶兵養豬的麻子連長我一眼竟然罵娘了。

  “咋回事,到我領人了,怎麼人長得還沒豬崽子重,個子也沒有豬崽子它娘高?”

  就這樣,他的吼聲讓我離開了豬的懷抱改去站崗了,有句話叫躲了初一,躲不過十五,我就是躲開了養豬,卻硬是在那涼風嗖嗖的地方站了七年的崗。這一站讓我從十五歲站到二十二歲,用老兵油子的一句話,把一個活人站得都快成死樹了。我曾經寫信給我的朋友。“哥們,你想一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晚上當你睡得正香時,把你叫起來到外面站一個半小時,等風把你吹清醒了,也該回來了,然後你還睡得著嗎?”

  剛去的時候,我的班長對我說,站崗是軍人的必修課,站要有站的樣子,頭要正,腰要直。後來我發現這小子會說,他站崗的時候,只要排長沒查崗,他都會偷著睡一會。而我卻嚴格照他說得去做,一絲不苟,天天一樣。直到今天,這習慣都改不了,在家不敢拖地,一拿拖把就犯病,以為又要站崗了。睡到半夜一定要醒來,由於沒崗站了,只好改成上廁所了。別人上廁所直接進去就完了,我還一定要找個拖把。真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習慣一旦養成,還真他孃的一下子改不了。我沒有專門考證,估計我的頭髮比別人的掉得快,會不會也是站崗時那涼州的半夜涼風給吹的吧。

  站了幾年崗,也沒搞清楚牆裡面到底守衛的是啥東西,每天看著都神祕得不行。由於怕犯紀律,一直到離開,我也沒有賊膽進去看一看,後悔的要死。

  在我入黨宣誓的那一天,連指導員才告訴我,你站崗是神聖的,你每站一天,我們的祖國就安全一天,我們的人民就安全一天。等你老了你就會覺得你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非常自豪的,是特別光榮的。就像保爾。柯察金說得那樣“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聽著指導員的講話,我激動地熱淚盈眶,當他讓我表態時,我大聲地回答:“指導員,每天站崗是很平凡,有時枯燥無味,但作為軍人,服從就是幸福,命令就是責任,為了祖國的利益,別說站崗七年,就是你讓我站一輩子,我毫無怨言。”指導員激動了,流著眼淚伸出了大拇指,他看著我哽咽了半天從牙縫裡擠出了一句話。“小夥子有種,你站崗,我放心。”

  第七年的年尾,我被評委優秀士兵,因為連裡站崗的時間最長,我還因此立了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