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向上勵志的文章精選_勵志積極向上的散文

  積極向上的心態是成功者最基本的要素。要獲得成功,就要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積極向上勵志的文章精選兩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積極向上勵志的文章精選篇1

  ——你做夢的時候,總有人在努力

  坦白講,作為一個自視有些清高的人,能讓我從內心深處滿懷敬意的人並不多。但其中一位貌似平凡的老師,卻給我的青春,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我的母校烏魯木齊一中坐落在市中心最繁華的地帶,佔地面積不大,知名度卻很高。

  清晨,陽光一點點地灑進校園,綠草上掛著露珠,校道上空無一人,卻從球場裡傳來一陣陣籃球拍打地面的聲音,打球的是一位男子,穿著洗得有些舊卻十分整潔的運動衣,180的個子,映在孤單的球場上,顯得格外顯眼。這就是我的數學老師陳老師。我讀高中的時候,他已經將近50歲,在所有教我的老師裡最年長。來到這所學校近20年,他一直保持著比清潔大媽還早到的紀錄。

  1個小時後,出現在課堂上時,他已經換上了一身筆挺的西裝。站在臺上,舉止行事像極了英國紳士,連身上那種傲慢勁也像。“各位同學,你們學習好與不好,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任教這麼多年已經不需要你們的成績來證明我有多優秀了,我教的學生遍佈世界各地,哈佛、耶魯,你們要認識到,你們坐在這裡,並不是為了我學習。”這老師真有腔調,我在心裡默默地想著。

  他接著說道:“你們要知道,初中畢業代表著你們九年義務教育結束了。高中時,還想著為父母學、為老師學是幼稚的。要記住,從現在開始,你們只為一個人學習,那就是你自己。”說完這句話,他優雅地轉過身,不依靠尺子和圓規畫出了一個標準的座標系和一個接近完美的圓。就這樣我開始了高中第一節數學課,知識點我想不起來了,卻為他的風度折服至今。

  在當時的烏魯木齊一中,陳老師有大量女性擁躉,女學生、女老師都仰慕他。他卻從不為這萬千愛慕所迷惑,始終保持對自己嚴格的要求,這種嚴格到了近乎變態的程度。別的老師休息時都在鬥地主嗑瓜子,這位全校數一數二的特級老師,卻依然埋頭研究著教學理論。除了認真工作,他還始終堅持每天鍛鍊、健身、讀書,歲月並沒有在他的身上留下過多印記。

  高考前最後一堂課,陳老師講完考試的注意事項,用嚴肅又慈愛的眼神看著我們:“孩子們,你們馬上就要結束一段旅程,踏入一段新的旅程。人生的路很長很長。作為我的學生,不管你們以後在哪裡在做什麼,我希望你們始終都能保持一種不斷向上的追求,希望你們牢牢記住‘求上者居中,求中者居下,求下者則不入流’。”

  後來,我走出家鄉,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認識了更多優秀的人。比起那些成功者身上奪目的光彩,陳老師的生活似乎按部就班。可生活原本平凡,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從平凡中尋找不平凡,他做到了。

  從他身上,我體會到:人活著,就要不斷前行,在任何環境下都要保持自己的追求。有人說,一個男人變老的兩大標誌是不斷後退的髮際線和不斷增長的腰圍。其實,一個人真正變老的標誌是,他覺得人生一眼望得到頭,不會再有改變,於是放棄了學習,放棄了提升自己。

  長大之後,我遇到過很多“活死人”,他們也讓我一度覺得就這麼行屍走肉般活著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妥協”,或者說“求安穩,別瞎想”。

  幸運的是,我身邊有很多不甘心“英年早逝”的人,在不斷的折騰中,打磨出了生命的精彩。比如不在乎輸贏只是認真做手機的羅永浩,成立新精英幫助無數人規劃職場的古典,他們都曾是新東方的優秀教師,在自己專業領域取得傲人成績後,又在其他戰場上所向披靡。

  我在新東方任教已經5年,在這樣一個大公司裡上班,想要見傳說中的俞敏洪老師一面並不容易。成為集團演講師後,我才有了更多的機會和他一起工作。

  有一次和俞老師去蘭州演講,坐的是早班機。剛上飛機時,大家還有些精神,有人拿出電腦工作。過了一會兒,睏意來襲,不少人開始睡覺。我也感到有些疲憊,聽著音樂閉目養神,畢竟下了飛機還有幾場演講要做,要保持興奮的狀態。迷迷糊糊正要睡著,我看到俞老師拿出電腦,開始處理一些工作。一覺醒來,他仍然盯著一份檔案,不時快速敲擊著鍵盤。

  近兩年,包括哈佛、耶魯在內的美國頂尖大學,陸續設立網路學習平臺——MOOC,在網上提供免費課程,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免費獲得高品質教育。MOOC目前還在探索階段,國內還沒有學校較大範圍嘗試MOOC教學。

  在外地出差的時候,我們坐在一輛顛簸的汽車上,俞老師用電腦回復了一些工作郵件,然後就在網上查詢關於MOOC的資訊和資料。一邊查資料,俞老師一邊問我:“艾力,你對MOOC的想法是什麼?”

  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後,他告訴我,從最初為了生存創辦新東方,到新東方今天成為國內最大的教育機構,市場利益已經不是考慮的重點了。現在他更專注於教育本身,希望把優質的教育資源免費分享給所有人。

  去年冬天,一次滑雪時,俞老師意外摔斷了腿,每天都只能坐輪椅出行。幾個月的恢復期,新東方的每次重要會議,他都堅持出席,其他工作也一點沒耽誤。他甚至還挺開心地說,這下總算有理由推掉沒必要的商業活動,專注於改善教育本身了。

  在很多人眼裡,經過20多年的奮鬥,俞老師已經完全可以坐擁新東方的輝煌,好好享受人生了,但他卻絲毫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每天6點起床,晚上12點睡覺,平均工作時間10個小時以上。對於教育事業的追求,他還在不斷往前開拓、探索。

  對於他而言,成功與幸福都不再是目的地,他始終行走在追求更好的道路上。沒有最優秀,只有更優秀。

  比我們更牛的人還在不斷努力,卓越無極限,我們怎能輕易停下腳步?

  積極向上勵志的文章精選篇2

  ——你對待弱者的態度,就是你的教養

  二十四歲剛畢業的那年,我去一個古鎮旅行。夜晚,一個人坐在樓下的沙發上,除了我之外,僅有一個老闆坐在櫃檯前,他低著頭,好像在看書。

  這是一個價格不菲的旅店,比許多快捷酒店的價格高出許多,我是用那最後一年的獎學金去旅遊的,否則對於我這個學生族來說,簡直是天價。

  差不多十點多,一對老夫妻走到旅店門口,一人一個包裹。女人躲在後臺,男人顫巍巍地走進來,輕聲問:你們旅店價格多少啊?

  老闆報出了價格,兩個老夫妻被嚇了一跳,轉身就走。而在老夫妻快走出門的那一刻,老闆說,你們來住吧。

  我不知道老闆最後給了他們什麼價,但一定是很低的,兩個老人很高興,但又不好意思,嘴上說著:真是碰到好人了,然後呢,一邊推辭著,一邊往裡走。

  後來,我才知道,老闆只是偶爾來古鎮打理自己的旅店,他真正的身份是一個商人,開著很大的企業,僱了職業經理人,早過了一段艱苦的日子,當下已是自由又閒適。老闆與我說:以己度人,如果這麼晚了,繼續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找旅店,那會是一件多麼寒心又崩潰的事。更何況是兩個老人,畢竟天黑了。當然了,我也並不缺那些錢。

  我翻出這個故事,是因為前兩天在朋友圈裡看到一件事,他這樣寫:終於知道了一句話叫“***自有天收”。那天我剛下車,看到一個男子在對一個老人吼叫,大約是這個老人一不小心站在了他家門口。他瞪著眼對那個老人說:你走開。老人紅著臉,像個做了錯事的孩子。可當他出來的時候,發現一個男子攙著那個老人,剛才吼叫的男人趕緊跑上去認錯:不好意思啊,我剛才心情不好。大約是他也不知道,他吼的是一個跟他有直接業務往來的老闆的母親。

  我笑著回覆:每一隻螃蟹總有一天會碰到堅硬的石頭,輕則斷腳,重則送命。

  從來,對弱者都是沒有定義的,弱只是一種比較級,與“強”是反義。比你地位低的,是弱,比你窮的是弱,比你挫的是弱,在你看來強大的要素的反面就是弱。弱本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世界,對於弱者總是帶有提醒意義的。因為弱,你總是會發現自己被擠在一個角落;因為弱,你總會不經意注視到那些帶著眼白的人其實根本不美;因為弱,你會發現自己總是被同情。

  從小到大,我生長在一個並不算太優渥的家庭裡。也許就是這樣一種不優渥,使我在學校裡除了成績之外,實在沒有什麼讓老師刮目相看的事情。然而在這個家庭裡,我最崇拜的人,是我的奶奶,她現在85歲了,依舊是一個慈眉善目,從來富有同情心的老人。

  我聽過她的許多風言風語,她是一個人緣很好的女人,但終不是人見人愛的,有人說她同情心氾濫,也有人說,她只是那個老好人。她何嘗沒有聽到過,但她總與我說:你可以與強者橫眉,但要尊重弱者,因為在弱者身上,你施展的強大隻會讓你看起來卑微。當然,這句話是我改編的,就是這個理。

  小時候,我們小區的乞丐很多,一些乞丐一而再再而三地來小區裡行乞,無非是這個小區裡實在能拿到太多的舊衣服和錢了。

  不過,漸漸地,有些乞丐來得多了,就叨擾到了平常的生活。一些鄰居開始用潑水、辱罵的態度,甚至於有一次,一個胖阿姨開門看到乞丐,自己的孫女看到乞丐,嚇得大哭,胖阿姨拿起菜刀嚇唬著:你再來,再來就砍你了啊。

  而只有奶奶,時常端出一碗飯,一碗菜給他們,當然,奶奶也是知道的,一些人的窮或許只是因為他們懶。但她沒說,笑語盈盈的樣子。用她的話說:每次看到這些蓬頭垢面的年輕人,總是想著,作為父母該是怎樣的心寒啊。年紀輕輕,沒手藝,不幹活,躲在天橋下睡覺,第二天又行乞。這日子真是壞極了。

  最後,有一天,奶奶拿出一碗飯說,這是我給你們的最後一碗飯,我還沒有吃過飯,我把我的飯給了你們。但你們還那麼年輕,趕緊去幹活吧。討來的食物終究不如自己賺來的。

  那個乞丐被說得臉紅了,至此,就再也沒有見過他們。

  有一句話是:一個國家對弱者的態度,其實反應著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此句度人,覺得簡直是至理名言。前段日子,《夏洛特煩惱》,其中的夏洛就是我們生活中每一個遇到強者時的小人物,不被人重視,隨意被人調侃,最後一直妄圖強大,扭曲到不停地靠虛幻的一切武裝自己。你可以說,夏洛是因為內心不夠強大,但是,當你的人生無數次被人擠到角落裡的時候,你也希望有那麼一點點的陽光,可以溫暖你的內心,哪怕是面板也好。

  這個社會,對於強者的尊重太多,就好像是一部戲裡的主角,所有的化妝師、燈光師、攝像機的焦點都不約而同地在她身上,她可以隨意擺設自己,表達情緒,甚至於樂觀的時候,可以更改劇本,也無可厚非。而弱者,大多數時候,只是那個根本沒有特寫的群眾演員,吃著盒飯,沒有經紀人,甚至於隨時都有可能被攆走而要不到工資。

  我工作後的這些年,聽到過無數個故事,大約都是因為家境差而被欺負,因為窮而被欺負,以至於有一個朋友一氣之下貸款買一輛賓士,大搖大擺地上班去,然後終於為領導所刮目,不再被為難。

  但我想說,這一路,小心翼翼地走,遇見了太多的好人,然而這種好人的共同特點都是:把所有的人都當人看。

  我剛進單位的時候,只是一個剛畢業的小姑娘,什麼都不懂。那些年,我在農村工作,每天都過著背朝黃土的日子,最多的一天,從早上六點一直幹到晚上六點。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段時間單位的領導,在每個下雪的日子,總會送我和另一個年長的師傅下班,當時,我還沒有買車,鎮域的公交還算方便。

  那是我畢業之後感受到的最強烈的溫暖,因為這之前,我幾乎做好了“江湖險惡”的準備,打算披一件鎧甲,裝一身刺,在別人攻擊時隨時還擊。而我碰到的那一個領導,讓我放下鎧甲,懂得了工作的時候,是可以真誠、善良和勇敢的。

  我的領導現在還是一個小領導,但據我所知,他的口碑一直特別好,擁有了許多他所該得的榮譽,許多人說起他,都是帶著讚美的。於人來說,這也足夠證明你的教養。

  後臺也時常有人問我,被欺負了怎麼辦?我給的回覆大多數是:無關原則的話,吞下這一口。待到強大時,以德報怨。許多時候,人的一生就是無形的,你沒有走到終點就不知道你是誰,可是教養是跟隨你一生的,好人未必有好報,壞人卻一定有惡報。這句話雖然不是絕對正確,但至少可以鼓勵我們做一個好人比做一個壞人有底氣,做一個有教養的人比***人重要得多。

  我想說,一個真正強大的人,是不需要欺負他人來墊高自己的。強者對弱者下手,是生物鏈的規律,但不是人與人之間的規律。強大的時候,請記得,一定要把自己當人看,把別人當人看。因為人海茫茫,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你是誰,她又是誰。而你所謂的教養,從開始到古稀,就生生不息了……

 

  積極向上勵志的文章精選篇3

  ——我們都要經過風浪的襲擊

  磨難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流感,常常讓人們感到措手不及,人們害怕它畏懼它,因為它是無法控制的病毒,讓恐懼在人們的心中輾轉蔓延。其實,磨難更有著積極的一面,它為成功汲取珍貴的養分,經歷並戰勝它的人,往往能夠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它是決定勝負之間的殺手鐗。

  磨難既能消磨人的鬥志使強者變成弱者,也能使人奮起直追由弱者成為強者。對於每個人來說,磨難都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成為促進你發展的動力,又可以成為妨礙你成長的阻力。

  人們常說“自古英豪出貧賤,紈絝子弟少偉男”,其實就成材而言,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這些都是外因,是要靠內因才能起作用的。我們知道,身處順境中的人往往不思進取,因為他們習慣享受,未曾受到苦難的洗禮。當一個人沒有了志向,喪失了進取心的時候,又如何能夠成才呢?

  逆境中的人往往飽受苦難的折磨,他們在一次次與命運的抗爭中,更容易樹立遠大的志向和堅定的目標,從而在壓力面前發揮出令人吃驚的潛力,這正是順境中的人不容易具備的品質。

  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說得一針見血:“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如果我們渴望成功,就不能總是蜷縮在溫暖的火爐旁,畏懼磨難的襲擊。要知道,磨難能豐富我們的人生,讓我們知道如何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而在磨難面前敗下陣來,就等於承認了我們的懦弱,就意味著成功會離我們越來越遠,沒有經歷過磨難的成功稱不上真正的成功,只有磨難才能讓成功顯現得更有意義。

  沒有人會渴望磨難的蒞臨,然而,當它出現的時候,卻能夠迫使我們正視眼前的問題,正因為它手段激烈,才迫使我們發揮出超常的水準來。

  司馬遷由於李陵一案受到宮刑的懲戒,這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難以磨滅的羞恥,但他在磨難面前重新審視個人的價值,發憤寫完了名垂青史的鉅著《史記》;香港首富李嘉誠出身寒微,他從小就必須做各種各樣的工作,才能勉強維持生計,然而,他憑藉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成就了輝煌的職業生涯……逆境中成材的名人不勝列舉,他們的共同特徵就是有著超人的毅力,從不輕言放棄。

  沙飛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他們家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那個偏僻的小山村,村子裡只有幾十戶人家,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當沙飛踏上求學的火車時,他才第一次真正見到火車的樣子。這樣的成長環境讓沙飛從小就知道,想要擺脫貧困的處境,沒有任何人能夠幫助他,只能靠自己的努力。

  來到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一個沒有背景的農村孩子,想要赤手空拳打拼出一番天地來,是何其不容易的事情。然而,不怕吃苦、天資聰慧的沙飛做到了,現在,他供職於一家著名的外企,是營銷部門的經理。

  生活開始展現出它美好的一面,沙飛不再因沒錢而吃不飽飯,而且常常出現在各種高檔場所,他很珍惜現在的這份工作,他需要工作證明自己的實力,更需要工作帶給他的成就感。

  可是,有人看不慣沙飛的行為,他是總經理的小舅子李曉生,在沙飛的部門做一個普通的業務員,此人遊手好閒,卻擅長挑撥是非,他看不慣沙飛少年有成,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想盡辦法想要把這個“下里巴人”擠兌出去。

  一個重要的營銷策略,對公司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沙飛帶領整個團隊辛苦工作了三個月的勞動成果,被李曉生神不知鬼不覺賣給了公司的死對頭,公司損失慘重,對此,沙飛百口莫辯,他在這個行業已經沒法混下去了。

  李曉生得意洋洋地對沙飛說:“沒想到吧,你完蛋了。”

  “完蛋?還早著呢。”沙飛離開的時候,不屑地對李曉生迴應。

  沙飛的確沒有完蛋,沒有人知道,他吃了多少苦,如何生存下來。只是4年之後,他的名字開始頻頻在電視上曝光,他成了著名的企業家。

  李曉生感到坐立不安,他害怕沙飛的報復,然而,落魄不堪的他居然到沙飛的一個分公司應聘一個很低的職位,當他看到前來視察工作的沙飛時,感到有些手足無措,沙飛認出了他,卻客氣地對他說:“不用擔心,你不值得我報復。”

  不經過風浪的襲擊,就很難到達勝利的彼岸;不經歷風雨的洗禮,不容易看到雨後的彩虹;不經受磨難的考驗,很難具備成就大事的胸襟氣度。當沙飛丟了事業的時候,如果他也丟了信心和毅力,那麼他才是真的完蛋了,但是他沒有放棄,他戰勝了磨難,也戰勝了自己,所以他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他成功了,而當初給他最大磨難的那個人,在他現在的成績面前,顯得多麼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