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認真工作的勵志文章

  那些總能讓我們從中學會很多,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篇1:因為你只做他安排的事

  職場上有一種抱怨:“老闆安排的事情都做完了,我沒事了。”乍聽上去,你會覺得說這話的人安守本分,工作已告一段落,落得一身輕鬆,讓人無比羨慕。但仔細想想,這句話隱藏著重重危機,它透露出說話人這段日子並不好過——一個職場人處理的事務越來越少的時候,他在老闆眼裡就變得不重要了,已經被邊緣化了。

  這樣的員工往往覺得心裡委屈:“明明已經做完老闆交代的事情,自己盡到了本分,但卻隱隱感到了冷遇。”於是逐漸怨婦感附體,最後將自己的境遇歸結為“老闆不善管理,不會安排工作”,在這樣的邏輯中,讓自己得到一絲安慰。

  人天生有趨利避害的本性,往往給自己的行為找一些有利的因素來解釋。但是從職場發展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想法會給你留下絆腳石,甚至會將你帶進陰溝裡。

  1、只做到盡本分還遠遠不夠

  我剛剛工作的時候,家人反覆囑咐:“眼裡要有活。”言下之意,就是不能等人來為自己安排事情,那樣的話會顯得非常沒有眼色,不受老闆待見。

  天下恐怕沒有老闆喜歡懶惰的員工。人們通常以為,做完老闆安排的事情,就算盡到自己的本分,算不上偷懶。然而,在如今競爭激烈、高速運轉的職場,只做到盡本分還遠遠不夠,因為:

  老闆統領大局,並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細緻地安排好每一個人的具體工作。他往往只給出大方向,其他的事情要員工自己想辦法落實。如果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即便你手頭的事情看似做完了,其實還有不少的事情可做,讓結果更完美。老闆想到的和沒想到的你都做到了,這樣會讓老闆對你刮目相看。

  在做一個大專案的時候,一兩個人的完工還不能稱之為專案的結束。在你完成手頭的事時,問問專案團隊其他同事是否還需要你的支援和幫助,而不是甩手走人。你把整個專案看成自己的事,無私支援同事,整個專案才會取得更快進展。尤其是在跨部門的合作中,你會接觸很多自己工作領域之外的東西,對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2、大家都原諒職場小白但沒人容忍你原地踏步

  我認識的一個熟人貝克***化名***,工作勤勤懇懇,但他從不越出自己的工作領域半步,一切對老闆惟命是從,哪怕老闆的決定是錯的。貝克的職場信條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人到中年之後,本想在這家公司里長久呆下去,但後來有一天老闆卻將他勸退了,理由是覺得他不會再進步了。

  那些只看到眼前,只想著做自己份內事的人,時間久了就會習慣呆在自己的舒適區,沒有創新和突破。而老闆用人的要求是隨著行業、公司、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他可以容忍一個人在初入職場時對業務一無所知,但卻無法容忍一個人長久在原地踏步,因為這樣的員工遲早會掉隊,拖公司的後腿。

  深圳零度智慧飛行器有限公司CEO楊建軍曾在接受獵聘採訪時提到:“我很反感員工做完自己的本職工作後,別的事情就不去想、不去管。科技行業需要創新,只盯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今天做的事情,很可能明天對大局就失去了意義。”楊建軍說,“在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這樣的員工很容易被淘汰;如果一個公司的員工都這樣,這個公司就會被淘汰。”

  3、主動向老闆要活幹機遇才會青睞你

  不能否認,的確存在不善管理的老闆,或者考慮不周的老闆。有時候他可能因為忙碌忘了再給你安排更多的任務;有時候他不知道該指派什麼樣的任務給你;有時候他不知道你對於做“份外事”的意願有多麼強烈。

  老闆一般不會有空找你,那麼你應該主動去找老闆要活幹:

  清晰地彙報自己工作的進展和成績,讓老闆從結果中看到你的潛力,請他把更多的相關業務交給你;

  陳述自己下一步工作計劃,提出希望承擔更大的責任;

  找出目前公司業務存在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目前沒人涉足又正好在你的能力範圍內,主動請纓去解決處理這樣的事務。

  也許老闆當時不會立刻答應你的請求,但一旦遇到合適的時機,求賢若渴的老闆在他的候選人名單裡,會為你留下位置。

  不少人對老闆有懼怕心理,認為自己人微言輕,對自己的老闆能躲則躲,敬而遠之。這樣遠離老闆,他很難對你有什麼印象,更難在機會降臨的時候想到你。

  廣告巨頭希爾霍利迪公司***HillHolliday***CEO卡倫·卡普蘭早年是從公司最底層的接待員做起的。她不顧別人對這個職位的藐視,努力投入工作,後來發現這個職位有很多跟高管、客戶聊天的機會。當公司有個祕書職位空缺的時候,她迅速抓住這個機會,繼續精進業務,一路得到提升,2013年榮任該公司的CEO。

  卡普蘭有句話,值得很多職場人反省——“我會盡力爭取每個機會。我永遠不會允許我因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止步不前。”

  4、打工者的心態阻礙你像老闆一樣思考

  有些人在成為老闆之前,總有一種打工者的心態。認為自己不過是個打工的,不用操那麼多心,在老闆手下做一天事,拿一天錢,什麼時候不開心,就辭職走人。至於公司的前途,在他們看來那是老闆的事,跟他們無關。很難想象,老闆會對這樣的人委以重任,因為他們隨時處於準備出逃的狀態。

  瓜子二手車直賣網人力資源副總裁邱琳在接受獵聘採訪時談起她的用人觀,十分強調員工把工作當作事業來做的責任心:“當一個人把工作當作事業來做的時候,投入度會很高;而當一個人把工作當作做一份工的時候,到點就下班了。”

  跟打工心態的人相反,有這樣型別的職場人:不管他們是否身在高位,都願意站在老闆的角度思考,把工作當做自己的事業,把公司的事情當成自家的事。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她加入格力的時候已經36歲,從最基礎的業務員做起,起初連營銷都不懂,憑著自己一股子較真勁兒,40天為格力追回前任留下的42萬債款,一下子讓企業上下刮目相看。在格力最困難的1994年,一些經營骨幹扎堆離開,董明珠無視誘惑,選擇了堅守,被全票選決為公司經營部部長。

  正是因為董明珠的執著,她才能從基層到高位,才能在2015年躋身《福布斯》亞洲商界權勢女性50位榜單,排名第四位。

  從長遠來看,工作最終並不是為老闆做的。整個工作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得失教訓,都會成為專屬於你的、誰也拿不走的財富。永遠比別人多走一步,在這個變幻無常的社會,你對自己的命運才會多一些自主和掌控的力度。

  篇2:工作中學到的最深刻的經驗

  作者:ZhangLeslie

  1、工作是強調社會性而不是個性的地方,個性的一面,更多的留給自己和朋友就好;

  2、工作要求你展現的必須素質和能力要努力培養,要儘快的培養和提升專業素質和能力,讓自己對他人、對公司有用;

  3、你不可能在工作中討好所有人,工作中做好事始終是第一位的目標,而不是讓所有人滿意;

  4、要苦幹+巧幹,認真負責的同時,掌握可以省力的工作技巧;

  5、要在專業上突出,必須花費大量的業餘時間,度過很多痛苦的夜晚;

  6、你在公司的一舉一動都被別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7、不要從自己的視界去理解公司同事的行為;

  8、Social能力的重要性並不比專業能力遜色;

  9、老話說,人上100,五毒俱全,學著和各色人等打交道;

  10、總有噁心人,敬而遠之;

  11、少扯淡,多想事兒;

  12、工作中學會自我保護;

  13、處理好上下級關係;

  14、有混社會的技巧,但也要有做人的底線;

  15、不要過高估量自己;

  16、公司裡混,業務強是優勢,但不足以形成勝勢,做人很重要;

  17、多看多學他人長處;

  18、與同事做事,如果對某事有不同看法,對事不對人;

  19、工作注意長幼有序、尊重領導,不要繞著領導走,多和領導溝通、交流;

  20、工作中積極主動,但是要掌握度;

  21、“塑造”自己在工作中的形象,而不是你在生活與朋友交往的形象。

  篇3:工作7年,我明白的這些道理

  作者:千點墨

  那日,一位新入職的女孩到我辦公室報到,用略帶膽怯的聲音叫了我一聲姐,我微笑看著眼前這位稍帶稚嫩的臉,仿若看到了當初的自己,那時的自己還不是如她一般,帶著新鮮和無知走入了職場。一晃七年過去,這其中我獲得很多,也失去很多,我從一個黃毛丫頭逐漸蛻變成了一位職場女性,在此說說我在這七年中明白的一些道理吧。

  1、情商要高於智商。

  職場中不乏聰明有才華的人,他們可以把一件事做得比一般人好太多,可最後到領導層的人卻並不一定是那些有才華的人,而是那些平日表現很一般的人。為什麼?有句話這麼說:有才有脾氣的人懷才不遇,沒才沒脾氣的人貴人相助。這足以看出,很多時候我們拼的並不是智商,而是情商。那些恃才傲物的人,領導駕馭不了,也往往不得民心,相反,在職場中性情好的人雖然才華欠缺一點,但卻擁有好口碑,非常有利於今後工作的開展。其實有時人到了某個平臺自然會做那個平臺的工作,若是有才又沒脾氣的人,那就真真是事業順利了。

  2、團隊合作很重要。

  一個專案的進行需要一個團隊的整體推進,我們常常會把專案分解細緻,責任到人,若團隊中一個人沒有集體意識,要麼會搞砸專案,要麼會加重團隊中其他人的負擔。在我所在的團隊,大家個個是自己領域的能手,分工也非常明確,一個專案來,立馬自我擔責,就算加班加點也不給其他同事添麻煩,正是有了這個共識,大家更願意在相互有事的時候為對方搭把手,等對方處理完緊急事件後,他們又會立馬進入專案中負起責任來,從不因為突然要去處理一個緊急事,而將自己所負責任讓團隊其他人來擔。有了團隊意識,專案才能及時完成,而整個工作氛圍也變得異常和諧。

  3、今日事今日畢和馬上就做。

  工作中,先後遇到兩任領導,他們做事有兩個好習慣,一個是哪怕加班到凌晨也要當日事當日畢,絕不把工作拖到第二個工作日;第二是馬上就做,接到的任務第一時間安排,手頭的工作第一時間就開動。正因為這樣,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了一些成績,也帶出了一個好團隊。有這樣的好習慣,現代病——拖延症分分鐘就治癒了。這兩任領導的好習慣影響了我們整個團隊,我也獲益匪淺,現在也養成了一接到任務立馬就要去做,不馬上做完心裡就會一直想著,直到事情做完的習慣。這兩個習慣是我目前在職場中的最大收穫。

  4、永遠也不要停止學習。

  曾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沉浸在安穩、美好中,停止了學習,結果生活沒有按照自己的既定軌跡往前走,而是給自己開了一個大玩笑。在這場玩笑中我才發現,停止學習,失去自我是一件多麼愚蠢的事情,不僅失去一切所謂的安穩和美好,也失去了很多成長的好機會。生活給我的教訓讓我把不斷成長作為了自己的核心價值觀,發誓再不能停止學習了,不為名不為利,就為了自己能對得起自己所受的苦,對得起來這世間一趟。

  5、要想別人幫你,首先你要幫自己。

  在職場中都希望能得到貴人相助,但要知道,如果你沒有伸手給那個貴人,或者你伸的手不夠別人拉你的長度,那即便別人願意幫你,也愛莫能助。在希望別人幫你的時候,你首先要學會幫自己,讓自己的手伸出去,並拉長到別人能夠夠得著的地方。比如在入職中,如果想獲得領導的賞識,你至少需要通過那場入職考試,讓領導有個機會看到你,否則,憑你有三寸不爛之舌可以在面試中獲得高分,你沒通過考試,這個技能也是發揮不了的,領導也是幫不了你的。你得好好準備考試,以優異成績站在領導面前,他幫你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6、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

  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馬上要出結果,接到命令半夜也得開工的情況,雖然常常因為時間緊任務重而異常緊張,但從來都告訴自己,堅持這幾個小時或幾天時間,馬上就會過去的。在生活中也遇上過讓人崩潰到不能自持的事情,幸運的是自己也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咬著牙,扛過來了。這些所有讓人緊張、讓人崩潰的事情事後想來都雲淡風輕,也都證明了這世上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

  7、管住自己的嘴。

  曾經因為和辦公室同事八卦了一下新來的領導的過往,結果就此傳到了領導耳中,讓自己落得了一個多嘴的臭名。可平日的自己並不好八卦這口,這一次卻失了策,被同事給算計了。為顧及我的顏面,新來的領導並沒有責罵我,倒是他的司機以朋友的身份給我打了一個長長的電話,苦口婆心讓我今後注意。我當時特別特別自責,身為領導身邊的人,最最要緊的就是管好自己的嘴,如果這一點都做不到,那今後便再得不到領導的信任。那次是我職場中一個非常深刻的教訓,從此以後,我謹慎對待八卦這件事,安心做好工作,再無閒言碎語。

  8、守時很重要。

  上學那會自己就是踩點進校門的人,工作了,這個習慣也一直都在。可這個習慣對搞好工作和給人留下好印象卻是非常不利的,職場中非常忌諱遲到這件事,我雖沒有遲到,卻常常緊緊張張趕著到達,到了之後又還要花一點時間調整自己,結果和遲到的人也沒啥兩樣。守時不光是踩點到,而應該稍微提早一點到。早到一點不僅可以讓人覺得你是一個對事情非常重視的人,還會認為你是個誠信的人。早到一點自己可以提前調整好狀態,準備好工作,為接下來的與客戶見面也好,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也好,都是百利無一害。

  9、別人對待你的方式是你教會他的。

  工作中,你常常拒絕別人的請求,因為你可能確實是因為手頭上有事情,可下次你需要他人幫忙的時候,他也同樣會拒絕你,因為你教會了他如何對你。還有一種情況,你時時幫助他人,甚至在自己的事情都沒有做好的情況下,別人一喊你就動,結果等你讓別人幫你的時候,別人也未必幫你,因為你的好別人認為理所當然,你用你的好好先生形象教會了別人可以無視你。那如何做呢?其實不管拒絕別人也好,幫助別人也好,堅持自己的原則,並且學會委婉說話,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畢竟大家都是為了工作,站到整個工作進展高度上來說,一般人都會理解的。

  這裡不得不說的還有一句話:要想別人看得起你,首先你得自己看得起自己。因為別人對待你的方式是你教會他的,你看得起自己,別人才有可能去看得起你。不亢不卑,記住這一點,很重要。

  10、朋友寧缺毋濫。

  交友不能一味地犧牲自己的原則去迎合,也不能與人一副冷麵拒人千里。辨別朋友非常重要。職場中要想不斷成長,就需要與優秀的人交朋友,不斷從他們身上汲取優點而學之,對那種落井下石,背後來一刀的小人,一定要趁早果斷遠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寧可暫無朋友,也不能一味犧牲自我價值觀而去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