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把椅子的勵志文章

  只選一把椅子,多麼形象而切合實際的理念!這就是說,目標只能確定一個,這樣才會凝聚起人生的全部合力,將其攻下。確定了目標,那就只能走一條道路,哪怕這條路崎嶇不平,同行者寥寥無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一把椅子

  在一個多雨的午後,一位老婦人走進費城的一家百貨公司,大多數的櫃檯人員都不理她。有一位年輕人走過來問她是否能為她做些什麼。當她回答說只是在避雨時,這位年輕人沒有向她推銷任何東西,雖然如此,這位銷售人員並沒有離去,轉身拿給她一把椅子。

  雨停之後,這位老婦人向這位年輕人說了聲謝謝,並向他要了一張名片。幾個月之後,這家店東收到了一封信,信中要求派這位年輕人前往蘇格蘭收取裝潢一整座城堡的訂單!這封信就是這位老婦人寫的,而她正是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母親。

  當這位年輕人收拾行李準備去蘇格蘭時,他已升格為這家百貨公司的合夥人了。

  為什麼這個年輕人比別人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主要原因就在於他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關心和禮貌。

  惟有付出才能得到。要得到多少,就必須先付出多少。付出時越是慷慨,得到的回報就越豐厚。付出時越吝嗇、越小氣,得到的就越是微薄。付出是沒有存摺的儲蓄。

  一生只坐一把椅子

  近日,看到一則故事:有人向義大利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魯契亞諾·帕瓦羅蒂請教成功的祕訣,他每次都會引用父親的一句話來做回答:“如果你想同時坐在兩把椅子上,你可能會從椅子中間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選一把椅子坐上去。”

  成功都是我們每一個人孜孜以求的,但是成功卻不是人人都能如願,而給自己選好一把椅子,恐怕是成功的關鍵所在。人生苦短,誘惑太多。當我們沉迷於各種誘惑的時候,往往會使自己左顧右盼,無所適從,結果只能是一無所獲。記得有一個相聲曾諷刺這樣的人。他們坐這山望那山。今天想當畫家,明天想當音樂家,後天想當軍事家,最後只能是成為坐在家中空發牢騷的“坐家”。心浮氣躁,目標雜亂,連一根朽木都折不斷,他還能做成什麼呢?“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列子此言是不虛的。

  專注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徑。只有用心專一才能有所不為,而後有所作為。如果我們能夠堅守一個夢想,執著一個目標,心無旁騖,持之以恆,就能夠達成紀曉嵐所說的境界:“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才寫成了走筆龍蛇的《蘭亭集序》;雷杜德二十年只管花牡丹,才著成《玫瑰圖譜》;門羅五十多年的堅守,終於守來了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他們都是專注於一點並坐了下去才站成讓人仰視的形象的。如果他們同時坐上了幾把椅子,會取得這樣的成績嗎?絕不可能。這也許用霍金的話來說明更傳神生動些:“如果不是因為生病,我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不生病就不會這樣專注,而專注就會捨棄許多興趣和愛好。”什麼都會可能什麼都不會,什麼都專可能一無所專。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這是誰也不能左右的。

  因特爾總裁葛洛夫有一句瘋狂的名言“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偏執狂才能生存,那麼其他人就不能生存了。”或許有人會質疑他的瘋狂言論。其實,他所謂的偏執,就是做事專注、專心、專一。只有專,才能精;只有精,才能強。一個人要想達到自己事業上的最高境界,就必須把帕瓦羅蒂的話記在心中,認定一個正確的目標,坐穩一把椅子,把專心養成自己的習慣。

  夢想的凳子勵志人物故事

  都快8歲了,他10以內的加減法還是算得一塌糊塗。父親把牆根下玩打石頭的他拽起來,丟給他一個書包說,上學去吧。

  父母一天到晚想著他能有一個正經營生。有一年秋天,他蘸著黑墨水,在自家圍牆上畫了一個四角亭,幾棵高樹,還有一些波光粼粼的水。鄰居說,這孩子畫得不賴,將來當個畫匠吧。

  就在他還不能確定是否能當畫匠的時候,父母又發現了他的另一個“長處”。有一次他和隔壁的小子剪下許多貓貓狗狗的紙樣,拿著手電鑽進雞窩裡“放電影”。在浪費了好幾節電池之後,父親去公社找放映隊的人,看能不能給他找下一個營生,結果也不了了之。

  眼看當畫匠無望,又當不成放電影的,父母盤算著該讓他回家種地了。就在這時候,他竟然稀裡糊塗地考上了縣裡的高中。父親一下子發了愁。上吧,會誤了田裡的農活,而且村裡從來沒有誰考上過大學,於是父親說,別上了。母親見他支支吾吾的,說,上吧,走一步算一步。

  上完高中,他考上了一所三流的專科學校。他的人生如果就這樣下去的話,畢業了,回老家教教書,或許一輩子就這樣沒有波瀾地過完。然而,大二的時候,他突然冒出一個想法來。那時,學校辦著一份自己的報刊,有一個副刊,他常常見有同學的文章在上面發表。他想,在畢業之前,自己要完成一個小小的願望,那就是一定要在校報的副刊上發表一篇文章,把自己的名字變成鉛字。他開始瘋狂地寫東西,他為此許多書,也瀏覽了不少報刊。然而,投給校報的許多稿件,都如泥牛入海。

  他不想把這些凝著自己心血的文稿扔了,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他向本市的日報社投去幾篇,結果他的文字竟然出現在了本市的日報上。再後來,他的名字相繼出現在了省內外的報刊上。從此以後,他在文學創作方面更加勤奮了,因為他發現,他還有著一項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才能。

  這個人就是賈平凹。這是他在一次筆會上講出來的。講完後,他頗有感慨地說,這個世界上更多的人,是被別人安排著過完一生的,被安排著學哪門技術,被安排著進哪個學校,被安排著在哪個單位上班……卻從來沒有真正自己為自己安排一件事情去做。人在這時候,最需要有一隻凳子,站上去,才會發現,你還有著許多沒有挖掘出來的才能和智慧。而這隻凳子,就是突然闖進你心中的一個想法,一個念頭。

  最後,他笑著說,沒有這隻凳子,你看不到夢想,更別說擁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