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社會調查

  畢業生即將走出校園,他們可以選擇的,或許不只是進入一個差強人意的工作單位,解決“就業”難題。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1

  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社會調查活動報告

  組 長 姓 名

  所 在 院 系

  專 業

  指 導 教 師

  20xx年 xx月 xx日

  關於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我國現階段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因而造成就業矛盾十分嚴峻。同時,畢業生就業市場化與畢業生滯後的就業觀之間的衝突顯得十分突出,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這些都影響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時下又將是畢業生就業的高峰期,為了更好的瞭解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和對目前就業形勢的認識,我們組織了此項調查,由此進一步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前景,以便為學校提供未來就業指導工作的資料與對策依據,也使在校大學生在整個大

  學學習期間進行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為目標的就業準備,培養大學生追求最優選擇和最佳就業的精神與品質。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本校的大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發放問卷45份,收回有效問卷35份。

  三、調查內容

  ***1***就業傾向分析

  1.大學生今後就業的崗位大多集中在國企及政府部門,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或東南沿海城市,總體趨向穩定。

  2.大多數大學生想過自主創業,但資金和經驗成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瓶頸, 在自主創業這個問題上,70%表示想過自主創業,但是資金和經驗仍是制約大學生自主創新的主要瓶頸,他們認為自主創業最需要的是政策、技術和資金的支援。

  3. 大多數大學生的擇業觀是先就業後擇業,超過半數的認為專業對口對未來選擇工作比較重要。

  ***2***就業工作指導

  1.在校期間對大學生工作影響最大的教學環節是社會實踐。

  2.對今後就業最為重要的素質和能力培養還是社會交際能力。

  3.大多數大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

  4.54.3%的大學生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持基本滿意的態度

  有相當一部分認為不太滿意,這表明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還存在諸多不足,需要進一步提高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質量。

  四、調查總結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大學生擇業心態特點

  1. 成就動機水平高,但害怕面對現實。

  大學生有強烈的成就感。在擇業中,大學生的追求和憧憬更為強烈,有較高的抱負水平,不過現實卻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

  2. 擇業心理期望高,但缺乏信心和競爭力。

  現代大學生的心理期望值從入校開始就很高。這種高期望值歷經四年更加高漲,

  大學生的擇業心理期望值高就是其中一個突出表現。

  3. 實現自身價值願望強,但缺乏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

  大學生擇業十分重視自身價值,追求自我實現,願意到他們認為能實現自己“價值”的單位去。可是,他們缺乏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現實中不願到艱苦的地方、到邊遠山區、到基層去。他們有實現自身價值的雄心壯志,但對吃苦耐勞恐懼,沒有充分做好艱苦奮鬥、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

  4. 全面素質重要性意識強,但自身欠缺且培養不夠。

  ***2***、大學生擇業心態矛盾衝突原因

  1. 畢業生自身處於矛盾期。

  大學生正處於人生心理矛盾的突出時期,他們心理髮展不穩定、不平衡、不健全往往會產生種種矛盾;大學畢業生有相當部分心理還不成熟,所以形成的個性心理特徵有較大的差異,在擇業中就表現出內在心理特徵的複雜性與矛盾性。

  2. 高等教育處於過渡期。

  當前,高校進行大幅度擴招,就業崗位跟不上畢業生數量的快速增長和無法完全滿足畢業生的期望。但是高校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這種新形勢、新情況,它是一個長期性和漸進性的過程。這種狀況是畢業生產生不同擇業心態的直接原因。

  五、調整大學生擇業心態

  1. 大學生要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大學四年應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質的培養,培養自己的交際能力、創新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為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2. 畢業生要進行擇業心態的自我調整。

  在擇業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困難、挫折、矛盾和衝突,應學會客觀地分析、評價自我,使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統一起來,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關係,根據社會需求正確解決自己就業定位問題,調整自己的擇業心態。

  3. 學校應加強全方位的就業指導工作。

  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客觀地進行自我評價,增強他們的心理素質和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

  4. 社會和畢業生家長要給予積極的關注和引導。

  家長和親友要主動關心畢業生擇業期間的心理變化,積極配合學校,幫助他們樹

  立正確的擇業觀,緩解心理壓力,使他們有積極、健康的擇業心態。


 

  2

  大學生擇業創業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小組成員:林坤泉 程深 王墨 楊堯 杜俊卿 虞志誠 馬越騁

  關鍵詞:大學生,擇業,創業,調查,實踐。

  一、調查問卷分析

  在對於大學生擇業觀與創業觀的調查中,我小組設計了8個主要的問題以便更完整地瞭解大學生的具體思想情況。

  首先,對於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前景看法,半數人***22人***普遍認為較有壓力,有些不自信。有11人認為“車到山前自有路”。此問題主要想了解大學生的就業心態,誠然,在國際國內經濟不穩定的時刻,就業前景普遍暗淡,我們大學生對此覺得有些壓力是必然,還是有小部分人***3人***覺得“很有壓力,甚至很焦慮”,這就需要好好調整了,些許壓力會促人奮進,過多則適得其反。

  第二個問題為:大學生創業最應具備的條件。大部分人選擇了“豐富的知識和過硬的專業素養”***24人***和“由廣大的人脈關係和資本積累”。看來,我們大學生都有正確的大學目標,認為學習和人脈都是關鍵,有這樣的想法就不會在大學中無所事事,糜爛度日了。

  第三個問題為:對於大學生就業標準的調查。22人認為的標準是實現個人夢想,理想和人生價值,10人認為收入和社會地位是標準,8人認為工作穩定,條件適宜最好。各有各的標準,但總體看來人生價值在工作中的體現最能令大學生嚮往。

  第四個問題為:大學生對擇業與創業的選擇,18人認為先擇業積累工作經驗後創業,12人認為擇業找份穩定的工作慢慢積累,9人認為要創業打拼出一片天地,5人遠在徘徊之中。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如今的大學生有半數已不滿足於在別人手下打工而是要讓別人在自己手下打工,這樣的志向是否能夠將社會推向高潮呢?暫且拭目以待。

  第五個問題為:大學生就業的行業選擇,23人選金融類,15人選服務類,14人選教育類,9人選研究類,4人選IT類,2人選其他。可見,在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業的上海,大學生們都選擇了熱門的行業。

  第六個問題為:對大學生擇業的苦惱進行的調查。17人認為金錢,權利等影響公平競爭,11人認為自身能力不足,不足以適應社會需求,10人認為選擇機會不均等,7人認為沒有理想的職業選擇。的確,在如今尚未完全化的社會中存在著?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歡ㄒ蛩兀?夥?嗄帳俏頤譴笱??萸椅薹ń餼齙摹?/p>

  最後七八合題為:大學生畢業未找到工作後的去向,以及社會需求與個人利益的取捨。大部分人選擇繼續深造並以社會為主,個人為輔。我想,懷著為社會奉獻的心態,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綜上所述,如今的大學生有明確的就業目標,懂得如何在大學奮鬥,瞭解就業的行業前景,對於社會形態充分了解,雖然有不定因素存在,但清晰地懂得社會需求與個人利益的取捨,故對於今後找到合適的工作應該不成問題。

  二、採訪記錄

  ***1***採訪物件的選擇和原因:

  我們的社會實踐共外出3次,地點分別為民星公園,五角場廣場以及復旦大學校園。民星公園主要採訪物件為中老年人,之所以選擇他們作為採訪物件的原因是考慮到這些中老年人的子女或孫輩曾經或正在面臨和我們的調查所相關的問題,他們對此一定有其獨到的見解抑或是寶貴經驗。五角場廣場的採訪物件主要為年輕的上班族,他們在不久前就曾面臨我們調查的問題。而現在,我想他們都已解決此問題,他們也對擇業和創業的問題有所思考及感悟了吧。同時,由於年輕上班族與我們大學生年齡層次較近,在溝通方面會比較順利,這點對於我們採訪是有促進作用的。最後是復旦大學的學生,以他們為採訪物件是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是大學生,此外他們都是精英,因此,我們認為在擇業和創業的問題上,也許會有出眾的見解。通過採訪他們,還可和本校學生的問卷進行比較,從而有利於更好地更全面地更客觀地做出分析。

  ***2***採訪所得資訊:

  在民星公園的採訪過程中,中老年人普遍認為大學生擇業難,創業更難!擇業難是因為我們大學生缺少工作經驗,人際交往的能力以及高度的責任心,同時,又由於一些不良風氣如開後門搞關係和金融危機的巨大影響,都給了我們應屆畢業生擇業不小的困難。創業難,首先是因為大學生普遍為普通家庭子女,沒有初始的啟動資金,其次,現在是國際貿易時代,創辦一個企業面臨的對手異常強大。再者,大學生缺乏相關的社會人脈以及社會經歷,即使“硬體”跟上了,“軟體”依然落後,又有諸如家人不支援,合作者一直不堅定等因素,大學生創業在中老年人眼裡廣泛不被看好。

  在五角場廣場,多數年輕上班族認為現在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大學生擇業實屬不易,即使擇業,大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素質,最基本的包括學位、英語四級、計算機二級等證書,這些都是敲門磚,縱使有了這些也不能保證擇業的成功。和中老年群體不同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上班族認為在當今形勢下可以創業,上班族所關心的是大學生創業的領域。在採訪過程中,多數上班族認為大學生創業最好是創辦和自己專業技術有關的企業。網店被許多人親睞,甚至有幾位被採訪者表示自己就曾經開過網店,為今後的工作積累了不少的寶貴經驗。雖然最終方向還是擇業,但在如今擇業異常艱難的情況下,創業對於年輕人依舊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復旦大學的採訪過程中,被採訪者的意見不太統一。有些人認為現今就業形勢不利,打算繼續讀研深造,也有人準備出國留學,但大多數人對於未來擇業和創業很有信心,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認為金融危機很快回過去,同時也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勢頭,很多新興產業需要專業人才,這為大學生擇業開闢了一條道路,也有人正在用空餘時間給自己充電鍍金,相信經過自己刻苦的努力之後,其競爭力會大大提高,因此,也就對就業比較樂觀。對於創業,不少人持贊同的態度。“年輕人就應搏一下”,有人對我們這樣說,他們認為,當今大學生雖不如以往含金量之高,但依舊是社會的精英,國家的棟樑,應該對自己充滿信心,敢於嘗試,即使失敗,來日方長,當作經驗的積累過程也未嘗不可。

  採訪之後,我們認為中老年人的看法較為實際,同時略帶保守,悲觀;年輕上班族則比較客觀,能全面考慮問題;而復旦的大學生則因人而異,但相對較樂觀,積極。

  關於大學生擇業就業觀的調查與分析

  根據我小組成員的三次實踐活動與問卷調查,可總結出如下幾點:

  一、特徵:

  通過以上的採訪實錄分析,可發現對本主題看法中出現如下特點:

  1、 不同年齡段的人,不同現狀和背景的人對大學生擇業和創業持有不同的觀點,大致呈現出中老年人偏現實,悲觀,年輕上班族較冷靜、客觀,而在校大學生偏激動、樂觀的趨勢。

  2、 普遍認為,在目前的社會條件下,大學生所具備的文憑,文化程度對其事業的發展已不再是最主要影響因素,主要影響因素為人際關係。個人的真實能力。

  通過調查問卷分析,可發現如下特點:

  1、 大學生普遍情緒較樂觀,雖然認為有壓力,但大部分人對將來就業,創業形勢看好。

  2、 大學生在樂觀中有穩健,重視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培養,注重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結合。

  3、 目標並不十分明確,或許目標過高。在對將來的事業的思考上,顯然有相當一部分人並未有過十分深入的思考,而是仍抱著一種模糊的意識。

  二、影響上述特徵的因素:

  經討論,我小組認為,在問卷調查和實訪調查中所反映出來的五大特徵,有如下的因素:

  1、隨著經濟發展形勢的轉變,人際社會關係調整迅速,人們之間的交往形式改變,人們對人際關係的認識趨於多樣化。

  2、隨著職場關係、家庭背景對人際、事業影響的加深,導致這一因素在某些人眼中的地位進而愈加重要。

  3、工商業的發展對人才的素質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個人的真實能力取代了文憑成為了普遍認同的職場因素。

  4、大學生在家庭、社會中的地位及其成長環境,使其樂觀情緒超過了悲觀情緒。

  5、但由於父母和家庭的影響,大學生的獨立主觀能動性已不如從前,因而對未來的事業具有不明確、不清晰的特點,並未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

  三、對策和建議:

  針對以上的特徵及影響因素,經過小組交換意見,我們提出:

  1、 繼續加強對人才真實能力水平的認同及重視程度,淡化和摒棄對家庭背景和人際關係的依賴心理,任人唯賢,任人唯能,從而做到位得其人,人得其位,為大學生公平就業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2、 家長適當放鬆對大學生等學生群體的管制,只從大體上引導他們的發展,而給他們以足夠的獨立性,從而讓其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清楚個人的發展方向。

  3、 作為大學生,要加強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的提高,同時更多地參與社會實踐,在文化學習、實踐學習兩方面提升自己,為將來的工作作好準備。

  關於大學生擇業觀與創業觀的調查

  一、 你認為大學生創業最應具備那種條件?

  A、 豐富的知識和過硬的專業素養24

  B、 有廣大的人脈關係和資本積累18

  C、 有良好的家庭背景4

  D、 其他二、 你覺得大學生在畢業後下列哪種工作形式更符合你?******

  A、 先擇業後創業,先積累一定工作經驗為以後創業做準備18

  B、 擇業,找份固定穩當的工作慢慢積累12

  C、 創業,尋找市場突破口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9

  D、 不斷在兩種方式中嘗試直至自己滿意5

  三、 你認為當代大學生選擇就業的標準是什麼?******

  A、 實現個人夢想、理想與人生價值22

  B、 收入與社會地位高10

  C、 工作8

  D、 其四、 ***

  A、響應國家號召,支援西部建設,去偏遠地區發展9

  B、 繼續找工作,等待機遇18

  C、 留校讀研14

  D、到國外繼續深造4

  五、 作為當代大學生,你會選擇哪種行業進行擇業或創業***可多選***?******

  A、 金融類 23 B、服務類***包括餐飲銷售***15

  C、教育類 14 D、研究開創類 9

  E、IT行業類 4

  F、其他行業六、 如何在社會需求與個人利益之間取捨?****** A、 以社會為主3

  B、 以個人為主4

  C、 以社會為主,個人為輔23

  D、 以個人為主,社會為輔13

  七、 你認為大學生擇業時最苦惱的是什麼?****** A、沒有理想的職業選擇7 B、選擇機會部均等10 C、金錢、權利等影響公平競爭 17 D、自身的能力不足,不足以適應社會需求11

  八、你對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前景看法?******

  A、躊躇滿志6

  B、較有壓力,有些不自信22

  C、很有壓力,感到焦慮3

  D、秉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心態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