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生育保險政策

  二胎政策是中國實行的一種和計劃生育政策相對應的生育政策。對於符合特殊情況的已經育有一個孩子的夫妻,由夫妻雙方共同申請,經縣級***含縣級市、區***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審批,可按人口計劃及間隔期規定安排再生育一個子女。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

  二胎生育保險報銷條件

  1、補償標準為:女職工妊娠7個月***含7個月***以上順產分娩或妊娠不足7個月早產的,享受3個月的生育津貼;難產及實施剖宮產手術的,增加半個月的生育津貼,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個嬰兒,增加半個月的生育津貼;妊娠3個月***含 3個月***以上、7個月以下流產、引產的,享受1個半月的生育津貼,妊娠3個月以內因病理原因流產的,享受1個月的生育津貼。生育津貼以女職工產前或計劃生育手術前12個月的生育保險月平均繳費工資為計發基數。

  2、生育營養補貼與圍產保健補貼,凡符合享受國家規定90天***含90天***以上產假的生育女職工可享受生育營養補貼300元、圍產保健補貼700元。

  3、一次性生育補貼,原在單位參加生育保險的女職工失業後,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符合計劃生育規定生育時,可享受一次性生育補貼:流產400元、順產 2400元、難產和多胞胎生育4000元,對參加生育保險的男職工,其配偶未列入生育保險範圍,符合計劃生育規定生育第一胎時,可享受50%的一次性生育補貼。

  4、生育津貼補償到單位,參保女職工產假期間本人基本工資、獎金及福利費由單位照發。

  5、計劃生育手術費,包括因計劃生育需要,實施放置***取出***宮內節育器、流產術、引產術、皮埋術、絕育及復通手術所發生的費用,列入生育保險基金結付範圍。

  二胎生育保險待遇

  1.生育生活津貼:在生育或終止妊娠後90日內由生育職工本人或其書面委託人持規定材料到生育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申領。

  2.產前檢查費:由職工個人全額墊付,在生育或終止妊娠後90日內由生育職工本人或其書面委託人持規定材料到生育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申領。

  3. 門***急***診、異地及在非生育保險協議服務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 參保職工生育、終止妊娠及治療併發症、實施計劃生育手術等發生的門***急***診醫療費用或在異地及非生育保險協議服務機構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全額墊付,並將相關憑證妥善儲存。手術或治療結束後90日內由生育職工本人或其書面委託人持規定材料到生育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申領。

  4.生育、終止妊娠及治療併發症的住院醫療費用:參保職工在其規定的生育保險協議服務機構分娩、終止妊娠以及治療併發症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應由個人支付的部分,由職工個人與醫院直接結算,應由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生育保險經辦機構與協議服務機構結算。

  二胎生育保險報銷所需材料

  一、終止妊娠後申報所需材料

  1.本人的身份證及影印件;

  2.代為申領,提交申領人身份證和委託書以及受委託人的身份證及影印件;

  3.《***再***生育服務證》和影印件;

  4.協議服務機構出具的醫療費用收據、費用清單、出院證明、嬰兒出生、死亡、流引產醫學證明、專家鑑定證明等;

  5.異地生育的需提供單位證明及醫院級別證明;

  6.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證明材料。

  二、手術待遇申報所需材料

  1.本人的身份證及影印件;

  2.代為申領,提交申領人身份證和委託書以及受委託人的身份證及影印件;

  3.結婚證及影印件;

  4.門診病歷、處方、檢查報告、費用清單、醫療費用收據等;

  5.協議服務機構出具的計劃生育手術證明;

  6.實施復通手術的必須出具區縣***自治縣、市***人口與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發給的再生育服務證。

  二胎生育保險報銷流程

  一、生育保險待遇如何申領或支付

  1.生育生活津貼

  在生育或終止妊娠後90日內由生育職工本人或其書面委託人持規定材料到生育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申領。

  2.產前檢查費

  由職工個人全額墊付,在生育或終止妊娠後90日內由生育職工本人或其書面委託人持規定材料到生育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申領。

  3.門***急***診、異地及在非生育保險協議服務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

  參保職工生育、終止妊娠及治療併發症、實施計劃生育手術等發生的門***急***診醫療費用或在異地及非生育保險協議服務機構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全額墊付,並將相關憑證妥善儲存。手術或治療結束後90日內由生育職工本人或其書面委託人持規定材料到生育保險經辦機構一次性申領。

  4.生育、終止妊娠及治療併發症的住院醫療費用

  參保職工在其規定的生育保險協議服務機構分娩、終止妊娠以及治療併發症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應由個人支付的部分,由職工個人與醫院直接結算,應由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生育保險經辦機構與協議服務機構結算。

  二、參保職工申領生育或終止妊娠待遇需提供什麼資料

  1.本人的身份證及影印件;

  2.代為申領,提交申領人身份證和委託書以及受委託人的身份證及影印件;

  3.《***再***生育服務證》和影印件;

  4.協議服務機構出具的醫療費用收據、費用清單、出院證明、嬰兒出生、死亡、流引產醫學證明、專家鑑定證明等;

  5.異地生育的需提供單位證明及醫院級別證明;

  6.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證明材料。

  三、參保職工申領計劃生育手術待遇需提供什麼資料

  1.本人的身份證及影印件;

  2.代為申領,提交申領人身份證和委託書以及受委託人的身份證及影印件;

  3.結婚證及影印件;

  4.門診病歷、處方、檢查報告、費用清單、醫療費用收據等;

  5.協議服務機構出具的計劃生育手術證明;

  6.實施復通手術的必須出具區縣***自治縣、市***人口與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發給的再生育服務證。

  二胎政策官方說明

  官方檔案

  國家衛生計生委印發的《“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實施計劃》,主要圍繞學習先進找差距、健康促進為百姓、優質服務樹形象、提高群眾滿意度四方面開展。計劃要求,要進一步簡政放權,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深化醫改中破除“以藥養醫”、創新體制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三大內容,加強衛生計生行業作風和醫德醫風建設,加強綜合執法監督和基層醫療機構執業行為監管,打擊非法行醫。同時,要完善生育政策,適時出臺調整方案,加大計生特殊家庭獎勵扶助力度。

  公眾討論

  計劃一經發布,迅速引發公眾的討論。發現不少網友把“生育政策”理解生多少孩子。此前,有媒體報道稱,正在傳言多年的“單獨二胎”,即夫妻雙方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個孩子政策,放開二胎政策也被多眾多學者、專家重提。

  官方迴應

  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表示,很多人把生幾個孩子狹義地理解為生育政策,事實上,生育政策包括非常龐雜的內容,“如果把調整‘生育政策’簡單地理解為二胎又有放開的跡象這明顯是不正確的,這和是否放開單獨二胎或者二胎政策不是一回事。”

  此前,針對此前一度被熱炒的“單獨二胎”政策或重啟的訊息,毛群安曾明確表示,中國必須長期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動搖。“完善生育政策”是新組建的國家衛生計生委的一項重要職責。完善生育政策既要考慮維持中國的低生育水平,又要考慮群眾的生育意願、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結構變化等諸多因素。因此,本著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慎重穩妥、統籌協調的原則,國家衛生計生委正在組織調研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和分佈的關係,研究提出完善政策的思路和方案。

  專家觀點

  2013年8月6日人口學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國家衛生計生委檔案所提到的完善生育政策並非新的提法,早在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中中國已明確提出要完善。所謂生育政策,不僅包括媒體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單獨二胎”政策放開,還包括提高對執行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勵、對失獨家庭的扶持等多方面內容。

  陸傑華認為,根據人口形勢,中國生育政策已經迎來調整視窗期,原因是中國已長期處於低生育水平,總和生育率偏低。實行計劃生育政策30多年來,中國累計少生了4億多人口。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總和生育率降到1.8左右,已經低於國際公認的2.1的人口更替水平。進入21世紀,中國持續維持低生育水平。

  另外,少子化和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2000年“五普”的資料顯示,中國0~14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是22.8%,到了2010年的“六普”,這一比例快速下降到16.6%,少子化現象日漸明顯。與此同時,中國老齡人口還在持續增加。國家統計局釋出的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佔總人口的14.3%。

  另外,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公報還顯示,2012年中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首次下降。“這也從側面表明,中國的人口紅利已從豐厚時期進入到下行通道;按下降速度,可能到不了2030年,中國勞動力出現‘負債’。

  不過,完善計生政策不等於放開二胎。陸傑華明確表示,人口計生政策調整與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並不矛盾;而且“逐步完善政策”並不意味著要“放開二胎”。

  據瞭解,中國的計生政策一直處於調整完善中,比如允許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夫婦生育二胎,部分地區“單獨”家庭也能生二胎,部分省取消一二胎之間生育間隔時間的限制,允許再婚夫婦生育二胎或三胎等。“中國的生育政策最終應實現城鄉同策、地區同策。”陸傑華說。

  其他看法

  對於計劃生育政策是否放開,人口專家樑建章則建議徹底放開。樑建章認為,其他國家的經驗說明徹底放開人口政策不會造成人口爆炸。即使有擔心,也可以先放開,發現反彈嚴重再收回來。樑建章認為,計劃生育不利於國家發展。人口減少,尤其是年輕人口減少,會給經濟和社會帶來勞動力減少、創新活力衰退、養老負擔沉重、國家財政困難等負面影響,患上日本的“老年病”。

  樑建章認為,真正需要擔心的不是放開後出生人數的短暫反彈,而是幾年之後,新生兒數量又會雪崩式地下滑。原因除了生育率在補償生育結束會回落之外,是育齡女性急劇減少,這背後是1990年代生育率快速下降,導致90後母親在不到10年會減少約一半。這個大滑坡嚴重惡化老齡化程度,加劇未來人口的衰減。應對這個滑坡的最好方式是,在完全放開後,當生育率再度下滑到替代水平時,實施鼓勵生育的措施,力求把生育率提升至更替水平,維持正常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