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村養老保險政策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指為了保障農村勞動者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由政府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和管理,農村經濟組織、集體事業單位和各行業勞動者共同承擔養老保險費繳納義務,勞動者在年老時按照養老保險費繳納狀況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

  首先,籌資模式上,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雖然集體補助是不確定的,但政府補貼是實打實的。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地方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準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這樣,政府補貼對應於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較為公平,社會養老保險的社會性也體現出來了。

  其次,養老金待遇上,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一方面,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適當提高和加發。另一方面,國家為每個新農保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目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利率計息。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係數相同***。

  補貼全覆蓋

  舉例 一位一、二級重度殘疾參保人員,其繳納最低標準100元的保險費,政府要給予40元特殊補助,即個人實際每年只繳60元,加上重複享受每人每年30元的普遍繳費補貼,其個人賬戶每年儲存總額則為60元+40元+30元=130元。

  零繳費參保

  60歲以上不繳費每月領養老金80元

  新政策規定,在今年8月31日之前,年滿60週歲以上的城鄉居民,本人不繳費也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80元,比國家每人每月55元的標準高出25元。

  “以往各類養老保險政策都須補足一定年限的參保費用,而今後參加我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則可不補繳。”該負責人表示,但60歲以上老人不繳費享受基礎養老金也是有條件的,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必須按新政策參保繳費,已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則視為已參保繳費。

  同時,有條件的老人可自願按每月40元、60元、90元3個檔次選擇一次性繳納養老保險費,這樣,除能按月領取80元基礎養老金外,還能領取按所選檔次發放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待遇水平將大幅提高。

  舉例 一位65歲的參保人員,若選擇90元繳費檔次,他距75歲差10年,即120個月,一次性躉繳養老保險費為90元×120個月=10800元,再扣除政府每年補貼的30元,即30元×10年=300元,實際繳費10500元。每月領取的養老待遇為80元***基礎養老金***+9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170元,若享受獨生子女及高齡補貼,每月最多可領取190元。

  降繳費檔次

  增100元繳費檔次讓低收入者也能參保

  據瞭解,國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把年繳費標準分為5檔,分別是: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

  而我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原先只有200元、400元、600元、900元4個繳費檔次,為與國家標準對接,也滿足經濟收入較低的參保物件需求,新政策增設了100元的最低繳費檔次。

  該負責人說,保留高出國家標準的600元和900元兩檔,是為鼓勵多繳多得,為逐步縮小各項養老保險制度之間的待遇差距奠定基礎。

  舉例 一位選擇年繳費900元檔次的參保人員,60歲時,按目前辦法靜態測算,繳費15年,每月可領取養老保險待遇194元;繳費30年,每月可領取養老保險待遇353元;繳費44年,每月可領取養老保險待遇558元。

  取消繳費年限

  45歲以上參保者不設最低繳費年限

  按照新政策,45歲以下人員繳費年限須達15年以上,而對45~59歲人員,則不再設最低繳費年限,只要求按年繳費,到60歲方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15年個人賬戶總額/139個月***=248元。

  參保者每人每年均享30元政府補貼

  以往的政府補貼都是針對特殊人群,而我市此次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新政策的補貼範圍大幅擴大,將普通參保人員都納入其中。對參保繳費人員,統一按每人每年30元給予補貼。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對年滿16歲、不滿60歲的參保人員,在個人繳費基礎上,每人每年補貼30元,該補貼直接存入個人賬戶,不能用於抵扣繳費;對年滿60歲以上,且自願選擇一次性躉繳的人員,按一次性繳費年限,每人每年也給予30元補貼,但可抵扣繳費。”

  該負責人說,補貼涉及400多萬符合條件的普通參保人員,目的在於提高個人養老保險待遇。而特殊人群的待遇可重複享受。

  山東農村養老保險:

  ■參保補費規定

  1、1994年底前開始,在我省企業連續工作滿3年以上離開單位未參保人員,2010年底已達到或超過退休年齡,一次性補繳15年的養老保險費後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範圍。其中,從61週歲至70週歲每滿一週歲少繳一定數額的養老保險費,70週歲及以上人員按70週歲繳費額補繳。

  2、1995年以後開始,在我省企業連續工作滿3年以上離開單位未參保人員,2010年底已達到或超過退休年齡,一次性補繳15年的養老保險費後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範圍。

  3、在我省企業連續工作滿3年以上離開單位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0年底未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員,可按照距退休年齡繳費滿15年的差,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費。補繳後繼續繳費至退休年齡辦理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手續。

  4、原我省國有、集體企業固定職工經單位批准辭職一直未參保的,2010年底已達到或超過退休年齡,憑本人原始職工檔案,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認定視同繳費年限後,從2010年開始向前補繳不少於5年的養老保險費,連同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範圍。

  ■待遇計發規定

  1、沒有視同繳費年限一次性補繳滿15年即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繳費年限按15年計算。以全省職工平均工資100%為基數補繳養老保險費,月領取基本養老金630元;以全省職工平均工資60%為基數補繳養老保險費,月領取基本養老金495元。

  2、有視同繳費年限的補繳後即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按省政府辦公廳辦字〔2006〕77號檔案規定計算基本養老金。以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100%為基數補繳養老保險費後,實際計算的月基本養老金低於630元的,按630元標準計發;以全省職工平均工資60%為基數補繳養老保險費後,實際計算的月基本養老金低於495元的,按495元標準計發。

  3、2010年底未達到退休年齡補繳後繼續繳費人員,達到退休年齡且繳費年限滿15年時,按其達到退休年齡時的政策規定計算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按實際計算數額計發。

  4、自願申請參保補繳的人員,從補繳的全部費用到帳後的下月起計發基本養老金,按我省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內專案和標準發放,參與以後年度基本養老金調整。

  ■所需材料

  自願申請參保補繳的人員,應首先到本人戶籍所在地街道***鄉鎮***勞動保障事務站領取相關表格;之後按檔案規定準備所需材料,據實填寫相關表格並按要求加蓋公章;最後將所需材料、表格上報街道***鄉鎮***勞動保障事務站進行審查。

  據瞭解,自願申請參保補繳人員辦理參保納統手續,應提交以下材料並據實填寫相關表格,包括本人與企業存在勞動關係或事實勞動關係的原始檔案或有效證明材料;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影印件;戶口簿原件、戶口簿首頁及本人頁影印件;《河北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審批表》;《河北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基礎資訊認定表》***認定視同繳費年限人員和補繳距退休年齡滿15年的差人員填寫***;《唐山市企業未參保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礎資訊表》。

  據介紹,已經享受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的企業未參保退休人員,現又符合冀人社發〔2011〕49號檔案規定條件並自願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終止享受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按49號檔案規定參保繳費後即可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不得同時享受。